闻庆高空飞索
 
庆尚北道(闻庆市) ,
 韩国高空飞索(Zipline Korea)(株)是韩国首处山林高空极限设施,位于庆尚北道闻庆市佛井自然休养林内。Zipline最近在世界各国迅速走红,是一项新概念户外运动。闻庆Zipline正逐渐成为企业研修、青少年活动、家庭旅行时的新兴旅游项目。这里有难易度和长度(82m~360m)各不相同的9条路线供游客选择体验,以感受到多姿多彩的山林魅力。

月岭苧麻村
 
忠清南道(舒川郡) ,
*可体验製作苧麻的月岭苧麻村 太阳西下时,漫步于环绕村落的小散步道路,夜渐深,月亮高掛,此时才了解为何此村落称为月岭苧麻村。村落皆为平地,没有任何阻碍,可尽情沐浴在月光中,彷彿在这块土地上就只有月亮与自己一般。村落外观虽只是个平凡的农村,但是村落却传承著妈妈辈们一代代的好手艺,延续韩山苧麻的悠久传统。 村落内规划有以苧麻为主题的各种体验街,村内有许多编织苧麻的技能保有者,可体验珍贵的韩国传统苧麻。旅客们可参与割苧麻、编织苧麻等苧麻製作过程,还可品尝添加苧麻的年糕、茶饮等小吃,营养价值极高。 *珍藏千年历史的苧麻 苧麻拥有千年历史,其由来传说也非常神祕。百济时代的某位老人托梦在干芝山山麓发现苧麻,开啟了苧麻的历史。自三国时代发展的自然纤维苧麻被形容为蜻蜓的翅膀,是非常纤细的衣料。高丽时代韩山苧麻曾作为贡品送往明朝,朝鲜时代也曾作为进贡君王的贡品。 *月岭苧麻村的苧麻体验与韩菓製作 月岭苧麻村村内有许多编织苧麻的技能保有者,可体验珍贵的韩国传统苧麻。在三处苧麻体验区内可参加割采苧麻、编织苧麻等苧麻製作过程。亲自试穿由苧麻匠人所製作的苧麻服饰,可感受与现代大量生产的成衣布料有多大的差异。此外还有天然染色等与苧麻相关的各种丰富体验活动,小朋友们可製作苧麻毽子与手机吊饰,而妈妈们则可品嚐苧麻年糕与比牛奶钙质更丰富的苧麻茶、苧麻煎饼、苧麻麵包等。 月岭苧麻村另一个有趣的体验活动即是製作韩菓,韩菓製作与编织苧麻类似,也非常耗手工与精神,因为使用此村落的特产品─穀物。将短时间内油炸的杂穀与蜂蜜搅拌,等到适当变硬后用推桿擀平,再切割成块。除了製作韩菓的乐趣外,还有品嚐成果的乐趣,是最佳的传统体验活动。

甫吉岛洗然亭
 
全罗南道(莞岛郡) ,
朝鲜中期文臣兼诗人孤山尹善道(1587~1671)于丙子胡乱时听闻君王投降的消息,便愤然决定离开本土,前往济州岛,途经甫吉岛时,因岛上旖旎的风光而决定定居在这里。 尹善道自仁祖15年51岁起,13年间在甫吉岛上著书修身,创作了《渔父四时词》等名著,他为岛上岩石与山峰所起的名字,至今仍继续沿用。 穿过乐书斋,建有尹善道引水开渠的莲花池“曲水堂”。过了曲水堂,位于山脊上的房子名为洞天石室。在溪谷的东北侧有洗然亭,是尹善道与友人一起读书、划船、欣赏自然美景的地方。 在甫吉岛上处处可以感受到美丽的东方景致和性理学思想,自然与人工建筑融为一体,让人不禁要称赞尹善道独具慧眼。

向日庵
 
全罗南道(丽水市) ,
向日庵(第40号文化遗产)是四大观音庙之一,公元644年,即百济义慈王4年由新罗元晓大师主持兴建,原名圆通庵。高丽光宗9年(公元958年),尹弼大师将其改名为金鰲庵,后朝鲜肃宗41年(公元1715年),仁默大师将起改名为向日庵。壬辰我乱时期,曾助抗倭将领李舜臣一臂之力的僧侣军就在这里揭竿而起。大雄殿、观音殿、七星阁、读书堂以及醉醒楼重新经过修缮以后,这里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向日庵与金鰲山遥相呼应,山上的悬崖峭壁之间,冬青树和亚热带植物郁郁丛生。从村子通往向日庵的山路十分陡峭,中间一段需要攀岩前行,最后要通过两座巨大的岩石中间的石门,才能到达向日庵,攀登路线十分惊险刺激。

月出山温泉
 
全罗南道(灵岩郡) ,
月出山温泉位于小白山脉月出山的山脚下。月出山一带的山石主要为麦饭石,这里出产的温泉水也被称之为“麦饭石温泉水”。麦饭石有吸附,净化有害及污染物质的功效,所以对疲劳恢复有着良好的效果。同时月出山温泉水中含有丰富气泡,可以产生对关节有益的按摩效果。

高山自然修养林
 
全罗北道(完州郡) ,
位于高山面五山里的高山自然休养林,因四季皆能享受森林浴而受到瞩目。这里有落叶松、红果松、脂松等密实的森林,以及阔叶林与奇岩怪石等,喜欢静僻山林的人绝对不能错过。春季的山头,开满了山踯躅等各种野生花;夏季时浓密的树林与沿著溪谷蜿蜒的清澈溪水,能消去一身暑气;秋天满山的丹枫就像是整张摊开的火红毛毯,令人感叹;而冬季的雪景,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緻。 * 区域面积 692 ha(设施面积 50 ha)  

宁国寺
 
忠清北道(永同郡) ,
宁国寺位于忠清北道最南端,与忠清南道交界的天台山(海拔714.7m),原本此地隶属于沃川郡阳山面,后于1906年划分入永同郡。1914年郡面统合,将阳南一所面与部分南二面统合为阳山面,直至今日。天台山南部有条68号地方道路,东西向连接锦山郡济原与永同柯谷,为沿著锦江兴建而成的道路,因此道路两旁景色秀丽。此条道路与沿著虎滩川兴建而成的501号地方道路相通,从68号地方道路切入501号地方道路,可看到宁国寺与天台山的路牌,于此左转即抵达天台山下的停车场。从停车场沿著溪谷旁的登山步道行走,可达天台山。溪谷流经岩石绝壁间,沿途有珍珠瀑布、三端瀑布、三神岩等,风光明媚,而悬崖绝壁上可见来访过此地的文人墨客刻留下的文字。沿著登山步道步行,会看到辽阔的盆地,而宁国寺即坐落于盆地西南方朝东的山麓上,盆地边缘有两条溪谷汇流形成三端瀑布,瀑布水湍湍下流形成溪谷,而沿著溪谷有通往宁国寺的道路。宁国寺位于忠清北道永同郡阳山面楼桥里天台山深山内,周边景色秀丽。兴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推算为新罗末年宣宗时期所建,高丽中叶成为继承大觉国师义天天台宗的圆觉国师下山处后开始繁荣起来,持续至朝鲜时代前期,后因朝鲜的抑佛政策,势力逐渐减弱,但仍延续著名刹的命脉,但20世纪初期势力萎缩到短暂废寺的程度。1934年由朱奉祖师重建,使其命脉延续至今。目前宁国寺内的宝物有圆觉国师碑与宁国寺浮屠、大雄殿前的宁国寺三层石塔与望塔峰的三层石塔。此外包含大雄殿在内,石钟型浮屠与圆球型浮屠等被列入地方有形文化财名单之中。现存建筑物除大雄殿以外,还有寮舍与山神阁、楼阁,附属尼庵则有桂月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