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罗北道(南原市)

南原新官使道赴任行车活动是以南原代表的文化资源广寒楼苑为背景,将春香传中卞学道赴任南原的场景进行了情景再现。南原的代表景点广寒楼苑与春香主题公园将携手于每年的4~11月举行该活动,为游客在春秋两季提供更多的看点与玩点。从南原爱之广场出发的游行队伍到达广寒楼苑后,将举行卞学道妓女点考、吹奏表演、六房官吏表演、妓女扇子舞等环节。此外还有游客可直接参与的老虎椅刑法体验、卞使道民俗游戏、拍照留念等活动。该活动自2007年起,已连续十年被指定为常设文化观光项目。


济州道(济州市)

2007年9月1日开馆的济州现代美术馆是由本馆和分馆组成的。本馆是地下1层•地上2层的延面积1,773㎡的建筑,设有金兴洙画家赠送作品特别展示室和常设展示室,2个企划展示室和收藏库•资料室•艺术室等。分馆是地上1层的延面积166㎡的建筑,展示着朴洸真画家赠送的作品。 此外济州现代美术馆所在的约99,383㎡的楮旨文化艺术人村有20多栋艺术人创作建筑物,可容纳1,000多人同时参观,还设置了室外公演场和儿童室外雕塑公园等复合文化空间。


庆尚北道(安东市)

位于河回村的“安东河回养真堂”被指定为宝物第306号,是丰山柳氏的大宗家。这里悬挂的匾额“立岩古宅”中的立岩取自立岩柳仲郢(1515-1573)的号。堂号“养真堂”取自立岩的儿子谦庵柳云龙的第6代孙子柳泳(1687-1761)的雅号,意指“专心修炼自己的本性”。经过高高的大门,就能看到雄伟的韩屋,虽很壮观,但被磨得溜光锃亮的大厅廊台等却浸透着温情,带给人们亲切之感。养真堂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高丽时代建筑风格的舍廊房与具有朝鲜时代建筑风格的内房和谐并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推测是因为壬辰倭乱后对房屋进行了修缮,使其拥有了两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渗透着悠久历史的古宅被保留到今天,让住在这里的客人不禁心存感激。从精心拾掇的庭院可以看出柳氏后代们对此空间的珍惜和爱护。与雄伟的韩屋外观相比,客房装饰略显简朴典雅。历经漫长岁月精心保管的传统螺钿柜、装饰柜里摆得满满当当的餐具和四处摆放的陶瓷等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民俗博物馆。韩屋还准备了掷柶游戏、投壶、毽子、陀螺和风筝等各种游戏工具,客人在入住期间可以尽情体验传统民俗游戏。此外,还在不同时期运营和宗妇一起酿制家酿酒、制作年糕、茶点和花果茶等的体验项目。


蔚山广域市(蔚州郡)

肝月自然休养林位于有著岭南地区阿尔卑斯山之称的肝月山上,园内处处设有山林浴场、森林锻鍊区、登山道、儿童游戏区、网球场、观景臺等多样的室外休闲设施。 此处不仅是身为21世纪主力的青少年进行自然修练教育课程与自然保护教育的场所,也是最近公司企业培养公司员工浩然之气的最佳场所,常举办教育训练、研修会及团结大会。此处也是大学生们作为新生训练、新生欢迎会、校外教学等活动场所的热门活动地点。此外,肝月自然休养林也经常作为教会、幼稚园、中小学、高中以及互助团体等举办各种活动与聚会的首选场所。


全罗南道(海南郡)

2016年地端梅花节将于3月19日至20日期间,在全罗南道海南郡山二面礼丁里Bohae青梅农园一带举行。届时,以“与梅花香气携手同行”为主题的家庭唱歌比赛、青少年摇滚节等各种公演及梅花体验活动将相继呈现在游客的面前。


江原道(平昌郡)

从珍富面经岭东高速公路向北行驶12公里有一处发掘于朝鲜肃宗年间的泉水池。泉水内含有碳酸、铁等30多种矿物质,其中铁元素对治疗肠胃病、贫血病、神经痛等病症有很高的疗效。泉水周围有100万棵沙松。另外还有松树、红松等七十余种树木,夏季适合在此进行山林浴、避暑。在品尝泉水同时,还能在此轻松漫步观赏美丽景色。  


全罗北道(扶安郡)

位在全罗北道扶安郡边山面的茅项海水浴场,是外边山和内边山相连处的海水浴场。规模虽小,却可以欣赏到有别于韩国西海岸的其他海边,水质清澈、沙滩白皙。在茅项海水浴场旅客也可以尽情享受钓鱼的乐趣。


庆尚北道(高灵郡)

沿着36号国道(江边道路)往洛东江下游走,路上您可以看到用雕刻和美术作品布置的“江边风景”。这里的老板是一位著名画家,他经营的餐厅同时也是画廊。您在品尝美味嘉肴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高水准的美术作品及有品味的音乐。料理的种类和普通餐厅一样,但是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服务员用心去对待客人的真诚,以及舒适整洁的餐厅气氛,还有波光粼粼江水和美丽的庭院,让您感觉像是来到了著名修养之地。这里是家人及恋人度假的好去处。


首尔(钟路区)

国立民俗博物馆为迎接2016丙申年,将自2月6日(六)~2月10日(三)为止,举办为期五天的“国立民俗博物馆春节特别活动”。今年为迎接猴年,特别准备了与猴相关的各种民俗体验,特别公演等丰富的春节岁时体验活动。幸福的丙申年,猴年春节不妨就到国立民俗博物馆参加春节特别活动,让新年有个充满活力的开始吧!


仁川(江华郡)

江华仙源寺是在1976年东国大学江华岛学术调查团关于江华岛一带地区的调查中最初发现的。发现当时这个地方只有几个地基柱为主的保相花纹石头,刻着梵字的瓦和搁置在屋顶的杂像。鉴于仙源面都监村,都监山的寺址具有学术性和历史性的价值,1977年被指定为第259号遗址。 1996年开始经过了4次发掘调查(东国大学博物馆)发现了建筑地,筑台,排水设施,出土了莲花纹瓦,金铜诞生佛,青铜罗汉像,炭化的金泥史经,墨书史经等,和寺址相关的遗址逐渐闻名于世人,但由于无法确认《朝鲜王朝实录》传下来的八万大藏经的仙源寺址的考古学资料,关于仙源寺还应进行长期的调查研究。 关于遗址的四次调查(1996年~2001年)确认了独立的建筑地21个和附属的行廊7个。建筑都位于北高南低的地势上,东西走向,长4个层段。中央部位是大型的建筑地(地基长38米)能看到支撑三尊佛的佛坛残余结构。5个建筑遗址分别有暖炕和排水设施等,但是无法确认塔址。 展开挖掘调查地区的建筑遗址集中于中部地区,南北长180米,东西宽约180米。 出土遗物主要有瓷器类,瓦片类,小型青铜佛像,炭化的史经等。瓷器类(共2300多件)大部分是12世纪后期到14世纪制成的青瓷(94%),瓦片类中的塀瓦最多,另外也出土了瓦当,鹫头,杂像等,其中瓦当类大部分为莲花纹,梵字文,鬼目文, 朴氏•刘氏铭瓦,鹫头片共有21个。 * 面积 - 11,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