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门最早建于朝鲜太祖5年(1396年),1398年2月完成扩建。崇礼门是朝鲜时代汉城都城四大门中位于南侧的正门,因此也被称为南大门。1448年大规模修建,此后虽然历经壬辰倭乱及丙子胡乱,但都没有受到波及。1962年依据文化财保护法,被正式指定为国宝第1号。
有关崇礼门匾额题字者的传说有好几种,有传说为,太祖时期(1335-1408年)李成桂修建都城时发现从风水上看来首尔的安山即冠岳山火气太过旺盛,认为会危及都城甚至引发景福宫火灾。崇礼门的礼字在阴阳五行中属火,将它与崇字竖列,则形似火苗呼呼燃烧,当时认为这样就能以火克冠岳山之火,故将匾额竖写。崇礼门匾额题字既庄重又淡雅,既有力又优美。崇礼门是现存诸多城门中规模最大的,是典型的多包式建筑,以坚实木造建筑为典范,被列为韩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
1997年初首尔市为了让城阙景观更能突显其特色,因此放置照明设备。首尔中区政府办公室也于2005年10月起开始进行修路工程,以及对虹霓门入口等5处实施地标调查,并挖掘推测为朝鲜世宗时期的石墙基座和地基石等。1907年贯通南大门的地铁线路挖掘时,城门周围约堆积了1公尺左右的泥土,可见基石等石头完全被泥土盖住的事实。最后为了让游客欣赏到比地基还要低1.6米的地形构造,决定在中央通路试掘部分选择保持当时原貌以供欣赏。沿着崇礼门中央通路往虹霓门方向步行便可以围绕整座崇礼门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