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道(济州市) , 中文旅游区

济州特别自治道为了帮助岛内中小企业开拓销售渠道,对济州特产品进行整合营销,特地在济州道中小企业综合支援中心1楼设置了这个卖场。这里只展示和销售采用济州原料在济州生产的特产品,现在有138个企业的2,200多种商品在此销售,包括农、水、畜产品、加工食品、工艺品、香妆品等,是全国最大的单一地区特产品卖场。 通过生产者直销的形式,价格便宜,为顾客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务,建立起消费者们信得过的品质管理系统,将在线-离线卖场联系起来,正在逐渐发展成为济州的购物胜地。


全罗南道(木浦市)

* 曾被称之为迎达山的木浦的象征,儒达山 * 芦岭山脉的山势一直延伸到务安半岛的南端。儒达山虽然高只有228.3米,但却是芦岭山脉的尽头、最后的高峰,它是一直连接到多岛海,也就是西南陆地尽头的山。儒达山自古就是充满灵气的地方,曾被称为迎达山,高高矗立在城市中央,能将多岛海尽收眼底,是给人们带来无数灵感的山。 被称作'湖南的皆骨“的儒达山上拥有大韩楼、达城阁、儒善阁等共5处亭台,山下立有歌手李兰影歌唱的“木浦的眼泪”纪念碑等。1982年组成的促进委员会进行了泛市民性的儒达山公园化事业,建立了拥有100多副雕塑作品的雕刻公园以及兰公园,给儒达山增添了很多看点,此外,在山周围开通的长达2.7公里的儒达山循环道路上兜风的话,还能尽赏木浦市与多岛海的风光。 * 能深切体会忠武公战术的露积峰 * 儒达山正门左侧方向有一块大石小峰。位于木浦市大义洞2街1的120番地的露积峰据说是体现了忠武公李舜臣优秀战术战略的地方,被介绍在小学课本中,因此更加有名。壬辰倭乱当时,李舜臣为了打击大于我军几倍数量的倭寇,在小山峰上铺满草毡,佯装我军士兵诱惑倭寇,最后倭寇心生畏惧而潜逃。  


首尔(中区) , 南大门・首尔站

地球村民俗教育博物馆是隶属首尔特别市教育厅(首尔特别是教育研究信息院)第48号1种的专门博物馆。 地球村民俗教育博物馆是展示世界各国多样的民俗文物,帮助学生、家长和来访的游客进一步了解各地文化及完善人们教育素养的地方。馆内收藏有1,500件文物,其中包括亚洲地区的922件、欧洲228件、美洲162件、非洲121件及大洋洲64件等。按功能可分为民俗艺能遗物512件、民俗信仰74件、民俗生活625件、灯火器具86件和小品16件及武器37件、其他150件等。 ※ 被指定为首尔市体验学习场所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食客们可在拥有60年传统的牛膝骨汤专卖店中享受美食带来的悠闲与自得。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仁寺洞也有不少氛围不错的茶铺。用过餐要想再品一杯茶, 我们向您推荐“美丽的茶博物馆”! 茶种类多达百余种, 产自韩国、中国、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除茶铺外,茶博物馆内还开设有博物馆和画廊,展放着茶具和现代作家的作品。


4.0/1
忠清南道()

百济文化节是1955年以扶余遗址为中心形成的“百济大祭执行委员会”筹集市民们的捐款,以“百济大祭”为名称而进行的传承百济精神的水陆祭祀。1966年公州市也参与到祭祀中来,1975年~1978年当时道厅所在地大田市也参与到其中,由此形成了三个城市同时进行的庆典。后来根据百济文化的世界化战略,从2007年开始,成立了忠清南道主管的百济文化节促进委员会,庆典转换成了扶余市和公州市共同主办,2010世界大百济典的成功举办等一系列活动,使得百济文化节成为国内最高的历史文化庆典和世界级优秀庆典。于1965年第十一届时正式更名为“百济文化节”并沿用至今。


首尔(江南区) , 江南・三成(COEX)

每當想見到姜丹尼爾,想爲他加油的時候,希望能夠毫無負擔地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並得到休息。爲此,今年5月粉絲們在首爾市中心營造了一個小小的「丹尼爾樹林」。這個小樹林在PICKY PAPA咖啡館的院子裡。每一棵樹、每一朵花都是由粉絲親手種植,並自發組織管理的。這裡滿是姜丹尼爾的照片和寫滿應援訊息的卡片,還有親手繪製的圖片。粉絲們在不斷更新,每次去這裡都會發現不一樣的變化。


庆尚南道(金海市)

* 铁器时代的伽倻文化, 凤凰洞遗址* 作为伽倻时代代表性的贝壳墓地,2001年2月5日将1920年由考古学家最初发掘的会贤里贝塚及金冠伽倻最大的生活遗址-凤凰台合并指定为历史文化遗迹。另外在遗址地还发掘出有关黄洗将军和如意娘子的如意阁、黄洗石、伽倻时代的房屋,住址等历史遗迹。 作为铁器时代最早的,高7米,东西长度达130米,南北宽度达30米的凤凰洞位于一座丘陵的山腰上,丘陵的南边临近会贤洞的村落,东北边角落下露出的断层面和丘陵之间则堆积了许多白色贝类外壳。而这里的情况最早是在1907年便被得知,1920年才正式开始启动发掘工作,并且经过数年、数次的学术讨论及调查,才得知这里是铁器时代伽倻文化的重要遗址地,它的成功发掘也为韩国考古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庆尚南道(居昌郡)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李孝石文化村是韩国单篇文学作品——《荞麦花开时》的创作背景,也是可山李孝石先生的出生地。上世纪90年代这里被文化观光部定为“全国第一号文化村”,每年以孝石文化村为背景都要举办“荞麦花开时孝石文化节”,2016年将于8月末至9月初举办。李孝石文化村内有李孝石祖屋、水路磨坊、可山公园、李孝石纪念馆、荞麦乡土资料馆等。 李孝石祖屋是江原道地区很平常的民居样式,据说原来是草房民居,现在是庭院内有一颗刺桐的拐角式白铁皮房。李孝石出生于江原道平昌郡苍洞里273号(现为苍洞4里南岩洞681号),父亲是李石厚(音)、母亲为姜红景(音)。李孝石是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