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罗南道(顺天市)

兴轮寺是大韩佛教曹溪宗花严寺的布教堂,寺刹坐落在顺天市内,位于深受市民们喜爱的休闲处“竹岛峰”公园的南边。一直到1984年为止,都曾被作为国弓场使用,后来经建筑物迁移,修建法堂等一系列改建后,拥有了目前的规模,现在供奉着释迦牟尼,香火不断。 因是近年建成的布教堂,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财之类,又因位于市里,方便了信徒们的到访。 * 历史和沿革 兴轮寺是大韩佛教曹溪宗第19教区花严寺的末寺。传说寺刹建成于宣祖年间,在壬辰倭乱时是守军的射箭场,和花严寺、松广寺、松严寺3大寺刹一起,都曾是胜军的根据地,但是县没有相关的记录保存下来。解放后的20余年里,一直被用作射箭场。现在所存的建筑都是1986年宗远师傅主持建造的。后来经宗、宗三、宗西师傅的努力,不断发展大,现在由宗谷法师担任主持,起着布教堂的作用。


全罗南道(求礼郡)

万福台是位于求礼郡山东面和南原市界线处智异山西部的山峰,山如其名,智异山全部由丘陵组成,充满福气。万福台是智异山上最大的紫芒生态群落地,秋季时山峰全部被紫芒所覆盖,景象宏伟壮观。春季时,在山洞面山茱萸村观赏黄色山茱萸花的同时,顺便游览一下万福台和智异山温泉世界,是个不错的选择。


全罗南道(海南郡)

地角村位于海南郡,这里是韩半岛的最南段。是陆地上距离首尔最远的地方,同时也是三千里锦绣江山的起点和终点。 地角村的正式地名是海南郡松旨面葛头里。一开始是“再也不能走了”之意的“渴水里”,后来因名字对水比较珍贵的村子不好,便改叫“葛头里”。 这里既可以看到日出也可以看到日落,每年举行迎日、送日庆典,展望台上可以看到葛头山烽火台,往下走500多米就可以看到三角形的地角塔。  


全罗南道(海南郡)

全罗南道海南的驾鹤山自然休养林位于黑石山的山脚下,于1999年7月开始对外开放。黑石山每逢春季,遍山开满山踯躅,美艳动人,并且,到了5月,这里还会举行山踯躅庆典等活动。海南地区第一处自然休养林驾鹤山休养林,岩石林立,外形特别,是韩国国内最早的松树林区。 休养林内有散步路、体力锻炼设施、野生花园地、大坝围成的水游戏场等设施,以及可以举行宴会的草坪广场,可住宿的森林之家、野营场等。具体预约信息请电话咨询。预约)+82-61-535-4812(韩) * 住宿费 森林之家 – 4人 40,000韩元 / 5人 50,000韩元 野营场 2,000韩元


全罗南道(长兴郡)

耽津江是从全罗南到有治面与长东面起源的全南三大江(荣山江、蟾津江、耽津江)之一,全南三大江总长56㎞,流域经过夫山面还有长兴邑的中心部位。耽津江原本被称做汭阳江,后来因为是耽罗岛的人们,最先在此停船登陆,故后又改称为耽津江。 耽津江到目前为止都尚未受到任何污染,江水就如同白玉一般晶莹,与岸上的茂密森林与江畔的奇岩怪石融合成一片天然美景。以前在此欣赏每条江流的美景,议论著时局的人们,也因为这片风景而停下了脚步。


全罗南道(潭阳郡)

鸣玉轩苑林位于全罗南道潭阳的生态村后山里,是朝鲜时代吴希道(1583~1623)旧宅的庭院。也是其第四子吴以井(1619~1655),继承父亲才气,进行阅读、著述的地方。庭院内建有“鸣玉轩”,前面是一个四角形的莲池,周围种满了花木,景色优美。鸣玉轩是一座环境雅致的亭子,作为教育场所而建,取水流声似玉石溅落之喻义而得名。莲池周围种着赤松和百日红等树木,上方水边的大石头上刻有“鸣玉轩癸丑”的字样,十分显眼。鸣玉轩苑林右边是“后山里银杏树”,也被称为仁祖大王大王系马杏。还有一颗树龄已逾300年的古木,据说是仁祖曾于(1623~1649在位)登上王位以前,游览全国,并到此寻会吴希道时,在下马的地方种下的。鸣玉轩苑林与潇洒园的美景在伯仲之间,是一座美丽的民间庭院,2009年被指定为名胜第58号。


全罗南道(顺天市)

为了传承八马精神文化而举办的“八马文化节”与一起举办的“市民日”活动,作为顺天的代表文化活动在秋高气爽的10月展开庆典的篇章。由街头庆典搞起气氛,更有音乐、美术、戏剧、民俗游戏和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待游客的到来。


全罗南道(务安郡)

务安海滩酒店(Muan Beach Hotel)位于距务安CC仅3分钟车程的锯头里海滨浴场内,是一家同时经营客房、KTV、生鱼片店、美术馆、研讨会室、咖啡厅等的酒店级汽车旅馆。旅馆位于海滨浴场内,入住于此,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海滨的乐趣。旅馆拥有60坪型的单元公寓型客房——VIP间,一次可以入住四家人。除此以外,旅馆还拥有21间11坪型套房、3间15坪型豪华间、7间18坪型特级间,共拥有32间空间宽敞的客房。停车场可停放50台车辆。


全罗南道(丽水市)

丽水海上缆车是一处连接突山(岛屿)和紫山(陆地),横跨大海上空的海上缆车,分为水晶缆车和普通缆车,水晶缆车的底部透明,可俯瞰到下面波澜壮阔的大海,惊险刺激。


全罗南道(丽水市)

奉祀忠武公李舜臣的忠愍祠(史跡第381号)位于马来山(385.2m)山麓,是宣祖34年(1601)体察使李恒福(1556~1618)于壬辰倭乱结束后,领受王命体察民心所向,命统制使李时言(?~1624)建设而成。1919年日据时期被强制拆除后,1947年以2间房屋延续祠堂命脉,最后在地区居民的努力下重建,并于1993年6月1日被列为史跡第381号。 * 忠愍祠下马碑 忠愍祠入口设有一座高1.4m、宽42cm、厚10cm的小石碑,上书「下马碑」三字。下马碑主要设于宫闕、宗庙、文庙、圣贤诞生地或墓地前,以表示对君王或圣贤的尊敬之意。而立在忠愍祠前的下马碑,也正显示了此处的重要性。此碑原本位于东山洞石长丞旁,距忠愍祠100m处,后因开设右转专用道而被迁移至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