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加平郡) , 议政府

位于京畿道加平的有明山自然休养林,距离首尔近,大树与溪谷下环境优美。可以轻松登山,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休养林内有美丽的“有明溪谷”,周边还有许多小溪。住宿设施有丛林之家、山林休养馆、野营场等,需提前网上预约。预约请点击此处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利川陶艺村是韩国代表性的生产传统陶瓷的陶艺村。这里之所以成为韩国传统陶艺的中心, 主要是因为朝鲜500年间, 瓷器的历史首先在以利川和光州为中心的地带开始, 还因为在利川可以轻易买到制陶的原料和颜料。利川陶艺村是古代制作朝鲜白瓷的中心地带。现在这里大概聚集了80多家陶瓷工厂及300多座陶窑。在陶艺村不仅可以了解整个制作陶瓷的过程,也可以直接购买瓷器。尤其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有陶艺界民间文化遗产之称的老陶匠的得意作品。其中不仅有青瓷、白瓷和粉青等观赏性瓷器,也有现代感的生活用瓷器。其中,海刚陶瓷美术馆是国内唯一的一家瓷器美术馆,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不少有关陶器的知识。利川陶艺村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性的“利川陶瓷节”,将韩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是来此游览的观光客们不可缺席的盛典。陶瓷节上为游客准备了展示陶器的陶艺室,烧窑及出窑演示,单件陶器及陶群展等各种节目。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水原华城是朝鲜后期建于京畿道水原市内的邑城。水原城的轴城于朝鲜第22代王正祖18年即1794年开工,1796年完工,是为了向父亲庄献世子表示孝心以及显示经济实力而建造的新城市。水原华城城墙全长5.52公里,安装了各种在其它城内看不到的军事设施。城墙上方建造了女墙,上面有多个射击口,可以既掩护自身,又能监视和攻击敌人。东西南北四个方面都有城门,北门称长安门,南门称八达门,东门称苍龙门,西门称华西门。水原城内还有小溪流经,小溪与城墙相遇处则设置了水门,共有7个拱形水门可供小溪流过,其上修建了名叫华虹门的楼阁。华城建设时参考了实学家柳馨远和丁若镛的意见,并以此为设计的基本方针,被认为是韩国城墙中最科学的城墙。特别是修建城墙时同时使用了石材和砖块,其结构既能防御敌人的弓箭和长枪,也能向敌人开枪发炮,可谓十分优秀。此外丁若镛发明的起重机使用了多个滑轮,能经很小的力气拉动沉重的石头,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效率。水原华城在长久的岁月中城墙多处损伤,韩国战争时更有许多设施遭到破坏,1975年至1979年的重建使这里基本恢复了原样,但是从八达门到东南角楼的491米却未能恢复。水原华城于1963年1月被指定为第3号史迹,1997年12月与昌德宫一起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另外,还会进行定期公演,每年秋季还会召开水源华城文化节宣传华城。 


京畿道(高阳市) , 一山

KINTEX是为解决国内展示、会议场所面积不足,实现国内展示和会议产业的国际化而由政府和自治团体共同出资建设的。和2005年4月29号开放的场馆一起,KINTEX全程规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地上3层,占地足有6万8千坪的展示和会议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以前在国内展示场馆难以进行的大型物品展示以及大型活动的举办等,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Heyri艺术村是一座韩国作家、电影人士、建筑师、音乐家等多领域艺术家们聚居的文化村。这个共同体内除了一般的居家住所外,更有文艺工作者的工作间、美术馆、博物馆等,形成一个创作、展示、交流的复合型空间。至今,Heyri艺术村内共有博物馆、展览馆、音乐厅、书店等共40多座艺术功能建筑,预计3-4年间该数字将会扩增10倍左右。此外,艺术谷内还有10多家咖啡厅和餐厅。Heyri艺术村内的建筑在最大程度保存自然地形的基础上,依规格严格建造而成。所有的建筑均不超过3层,由专业的建筑设计师按照不同艺术领域的氛围设计、建造。因此,仅仅欣赏艺术村内的建筑物本身,也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京畿道(广州市) , 盆唐

曾拥有守护首尔外廓的4大要塞。北边是开城,南方是水原,西面为江华,东北临广州。在位于东部的广州,内有南汉山城,位于首尔东南方24km处,距城南市东北部6km的南汉山上,总长为11.76km(本城 9.05km,外城 2.71km),高度为7.3m。位于南汉山的南汉山城原是2000多年前高句丽时期的土城,经多年的翻修加固,终于在朝鲜时代光海君(1621)年间得以最终建成。登上城内的最高峰日长山,远至仁川的夕阳,近到首尔及京畿道一带的景色全都进入游客的视野。整个城郭周边高而险,中间则低平易守。城内居住舒适方便,可说是山城的有利条件。城内曾建有皇帝避难时的行宫及各种设施,但都未能保存下来。 * 主要文化财1) 南汉山城(城廓) – 国家史迹第57号,南汉山城行宫 - 国家史迹第480号2) 守御将台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1号,山城在主城当时,在东西南北建立了4个将台中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保持至今的将台,是一处从城廓向下望,可监视到敌方动态的2层建筑。3) 崇烈殿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2号,供奉百济的始祖温祚王的祠堂,正祖19年(1795)开始被称为崇烈殿4) 清凉堂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3号,南汉山城建城时,为纪念逝去的李瀤而建立的祠堂5) 显节祠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4号,为了纪念丙子胡乱时,誓死不向清朝投降的三学士:洪翼汉、尹集、吴达济的灵魂和爱国情怀而建立的祠堂6) 长庆寺 -  京畿道文化材料第15号,南汉山城筑城、维持、修复时,在山城内修建的9处庙宇之一,彰显了当时的原貌7) 枕戈亭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5号8) 演武馆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6号9) 地水堂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14号10) 望月寺 – 京畿道纪念物第111号11) 开元寺 – 京畿道纪念物第119号


京畿道(坡州市) , DMZ・板门店

1974年9月5日根据归顺韩国的朝鲜人金富成(音)透露的谍报,从1975年开始了汶山地区探察,起初一无所获。1978年6月10日,试锥孔中有一爆裂,在进行坑道作业后,1978年10月17日坑道贯通,在离板门店南方4km千米的地方,第3地道被发现。地道位于离首尔不过52km远的地方,规模和第2地道差不多,但从侵透性看,远比第1.2地窟更富危险性。从临津阁向北4km即是,统离一村民家只有3.5km,从首尔乘车只需45分钟即到。坡州市郡内面点元里境内的第3地窟,以南北走向贯通,宽2m,高2m,总长1,635m,离韩国警戒线只有435m,每小时可通过士兵3万名,到汶山只有12km。2002年开设了搭乘迷你列车,游览此地的旅游线路。但车队承载量有所限制。2004年6月,开通了宽3m的步行路,可供更多的游客参观。循环游览车收取成人3,000韩元,青少年2,000韩元,敬老对象1,500韩元的费用,往返需18分钟,并有时间限制,在现场不能购票,只可在临津阁购票。* 规模 – 全长1635m,高2m,宽2m,深73m (军事警戒线南435m)* 面积 - 6,188m²(1,872坪)* 发现时间 – 1978年10月17日(1个小时可通过军人3万名)* 公告需出示身份证,禁止个人车辆入内,可搭乘班车或火车游览。团体乘旅游大巴到访时在经检查后可入内。


京畿道(坡州市) , DMZ・板门店

板门店位于首尔以北50公里、开城以东10公里处,是非武装地带(demilitarized zone)中南北韩军事分界线上的共同警备区域,自然部落名为里门里。自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缔结休战协定以后,板门店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根据停战协议,四方直线距离不过800米的板门店由联合国驻军同北韩军队共同守备。 自1971年9月20日南北韩红十字会在板门店举行会晤以来,板门店不仅是军事停战委员会的协议场所,也成为南北双方交流互通的渠道, 担负着连接南北双方的桥梁作用。并且作为一种历史教育,再体验国土分断悲剧和同族相残,感受到韩民族的沉痛历史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作为韩国电影《JSA共同警备区》的拍摄地,板门店更加备受世人的关注。2001年6月15日,南北正常会谈时,金大中总统与金正日委员长一致主张“重建旧时代产物-板门店,使之更好地发挥贯通南北韩重要桥梁的作用”。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乌头山统一眺望台,位于临津江下游河口处的海拔118米的高地上,临津江最终汇入首尔的“母亲河”汉江,自1992年开放以来,到2000年7月游客数已超过1,000万,其中不乏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立于乌头山统一眺望台,可远眺到北边开城的松岳山和南边首尔的63大厦。统一眺望台是一座5层的砖石建筑物,建筑面积2545坪,形似战舰,从建筑学角度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也常有建筑学者前往观赏。其中1楼是进行各种展示的企划展示馆;2楼是北韩视频馆(300个座席),这里每周日(15:00)都会举办主题传统公演及现代舞蹈表演,此外这里还有脱北者主持的北韩日常生活问答栏目;3楼300个座席,4楼170个座席(外国人专用讲解馆),全部为玻璃构成的圆形眺望室。还专门为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配备了英语、汉语、日语讲解服务,室外及屋顶设置了高性能望远镜,可以远眺北韩日常生活场景。


京畿道(华城市) , 水原

  * 隆陵 隆陵是朝鲜第22代皇帝正祖的父亲(庄祖:思悼世子 1735-1762)和其妃子(献敬王后 1735-1815) 洪氏的合葬陵。庄祖是朝鲜第21代皇帝英祖的第二个儿子,1736年(英祖12年) 被册封为王世子(太子)。作为王世子,庄祖在各个方面都才能出众、出类拔萃 。但是1762年,因英祖的命令而被关到“丢卒”(音译,装米等谷类的木柜子)里,活活闷死了。 庄祖的陵原来位于京畿道杨州郡拜峰山,其子正祖一即位,就为父迁陵,并给新墓园起名为显隆园。并追封父亲为庄祖,迁陵后,改用新陵号(陵的名字)隆陵。献敬王后1744年被册封为世子妃。在丈夫不幸丧命后,王后过着孤独的日子,1795年在其花甲之际,应侄子洪守荣之请,以思悼世子惨变事件为中心,写了一本自传性的回忆录《闲(恨)中录》,流传于世。《闲(恨)中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仁显王后传》一起,是宫中文学的两块奇葩。隆陵所在的京畿道华城市安宁洞的墓园中,立着刻有牡丹和莲花花纹的屏风石碑,将王陵隔成了上界和下界两部分。上界有陵寝、魂游石(为灵魂出来游荡准备的石头,设在王陵封坟前面的正方形的石头)、望柱石(望柱石,墓前两边立的一对石柱)整齐的安放着,下界有文人石(陵前所立的文官模样的石像)、武人石(陵前立的武官模样的石像)、石马(陵前用石头做的马)等。* 健陵健陵是正祖(1776-1800在位, 1752-1800)和其妃孝懿王后(1753-1821) 金氏埋葬的陵墓。当时依照正祖的遗言,在他死后,将其安葬在了父亲埋葬的隆陵附近。正祖是庄祖和献敬王后(惠庆宫洪氏)的次子,1959年(英祖35年) 8岁被册封为王世孙。在党派之争漩涡中登基的正祖,在位24年间实施了荡平策(为了消灭党派之争,在各党派内,挑选人才,予以重用的政策),实现了国家安定,并在王室内设立了图书馆“奎章阁”,在学问研究方面,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正祖之妃,孝懿王后是朝鲜后期文臣金时默的女儿,1762年10岁时被册封为世孙妃。1776年正祖即位后,成为王妃。她一生过得都很简朴,1821年(纯祖21年)昌庆宫慈庆殿去世,享年69岁,无子嗣。健陵作为合葬陵,遵循了隆陵的规制,没有屏风石(陵上方像屏风一样安放的四角形阔石),栏杆石(像栏杆一样围在陵周围的石头,每块石头上都雕刻着莲花图案)间间距不大,和健陵的构成相似。正祖的陵,从华丽度来说,比父亲的陵稍逊一筹,这反映出了他一片的孝心。健陵和隆陵同时被指定为国家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