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麟蹄郡)

精品山谷家庭酒店(Fine Valley Family Hotel)位于雪岳山国立公园内雪岳的代表性寺庙百潭寺入口处,坐落于林中溪谷之间。您可以在百潭溪谷的溪水和空气中享受宁静、舒适的休息。酒店分为3个建筑,周围有草坪广场和停车场。从地下200m深处的岩层中喷出的水达到1级饮用水的标准,可供饮用。客房分为床间和炕间,备有多种大小的客房。客房内部的装修营造回家般的温馨氛围,基本备品设施齐全。附属设施包括足球场、排球场、散步路、溪谷小路、KTV等,还拥有可以简单做饭的公用厨房。周边的旅游名胜有百潭溪谷、连接雪岳山大青峰的登山路和十二仙女池。


忠清北道(永同郡)

1987年开馆的兰溪国乐堂位于永同郡永同邑内,整个国乐堂分为地上1层,地下2层,占地面积608坪,设有528个坐席,拥有94坪的舞台、15.5坪的化妆室及影像室、音响室等设施,可举行各种公演与文娱活动。


釜山广域市(北区)

2007年2月23日开馆的釜山渔村民俗馆,是釜山海洋自然史博物馆的分馆。馆内展示主题为「由河川进入大海的渔村文化之旅」,分成洛东江渔村民俗室与釜山渔村民俗室,以釜山的母亲河──洛东江为基础,展出祖先的生活、各时代釜山渔村的捕鱼活动、传统捕鱼方式、文化遗址、渔村民俗等相关资料。


仁川(中区)

这家Guest house是一个复合文化空间。Guest house、咖啡厅、派对场、社区空间都是独立的建筑。在派对场备有超大型圆桌烤肉架,也有具备KTV设施的独立派对屋。


全罗南道(顺天市)

为了传承八马精神文化而举办的“八马文化节”与一起举办的“市民日”活动,作为顺天的代表文化活动在秋高气爽的10月展开庆典的篇章。由街头庆典搞起气氛,更有音乐、美术、戏剧、民俗游戏和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待游客的到来。


忠清北道(丹阳郡)

仙岩溪谷由丹阳八景中有名的上仙岩、中仙岩、下仙岩组成,是一个幽静的山谷。山谷自月岳山蜿蜒而下,沿途有不少奇异的巨岩,从古代起就是有名的观光景点。其中,下仙岩一带的景色是整个山谷中最美的。3层楼高的巨岩宽3公里,上面还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圆形的大石头,与周围的景色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在这里,春天可以欣赏到杜鹃花和踯躅,秋天则能观赏美丽的红叶。下仙岩上可以露营,适合想戏水的游客。经下仙岩来到中仙岩,水势并未转急,溪边还有树荫,抽一天时间在溪边游玩也不错,但这里并不适合露营。从中仙岩的桥往上流方向行走就来到了上仙岩。上仙岩附近也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岩石。上仙岩再往上是特仙岩,特仙岩处辟有专门的野营场地,吸引了众多露营客。这里的岩石形态俊美、溪水清澈,是休息游玩的好地方。尤其夏天,山谷的青山绿水吸引了不少观光客重回自然的环抱畅游一番。


庆尚南道(梁山市)


忠清北道(堤川市)

堤川观光饭店位于忠清北道堤川市是3级水平的饭店,拥有能够使顾客住的更舒适一系列配套设施。客房宽敞明亮,装饰风格时尚,卫生和服务质量一流,饭店服务人员向客人提供周到的服务。床具整洁干净,客房分双人间,单人间,韩式客房等类型,洗浴设施完善,卫生条件很好。附带设施有蒸汽浴、夜总会、宴会场、咖啡吧和餐厅等。


江原道(麟蹄郡)

芳台山自然休养林内以清净的溪谷,茂密的森林,优雅的环境而闻名。这里栖息着兔子、野鸡、松鼠等很多野生动物,树木种类繁多。一到春天这里是是一片茂密浓郁的森林,而到了秋天则又变成红彤彤的一片枫叶林。溪谷里还有大大小小的莲池和奇形怪状的岩石,清净的溪水中还可以看到只在净水中生活的热目鱼等珍稀鱼类。休养林里建有山林文化休养馆和野营场,周边还有许多民宿。山林文化休养馆根据房间的大小价格从4万到8万五韩元不等,但这里更受欢迎的是野营场,就在溪谷旁边,可以在休息的同时欣赏到周围美丽的景色。


忠清南道(公州市)

* 天地人间首屈一指的寺庙-甲寺 * 甲寺是位于老松与櫸树森林茂密的鸡龙山西北方山脚的寺庙,距离公州市19km处,距离东鹤寺徒步约3小时左右。就像春麻谷、秋甲寺这样暗示的话一般,甲寺的秋天枫红是无比美丽的。三国时代初期,百济久尔辛王元年(420年),从高句丽前来的阿道和尚创建了这座寺庙。历史上的甲寺又被称为鸡龙甲寺、甲寺、甲士寺、鸡龙寺等,曾为统一新罗时代华严宗十大寺庙之一的名寺。 甲寺取自于‘天地人间首屈一指’的甲等之意,其名称如此流传下来。正如其名,有如头一个寺庙般,朝鲜世宗6年(1423)的寺庙改组合併中被屏除在外,算是很早定下名字的寺庙。世祖时,因王室的庇护拿到了‘月印释谱’的木刻匾额。1597年壬辰倭乱烧毁,宣祖37年(1604)开始重建大雄殿与振海堂,直到今日。寺庙周围有龙门瀑布、水晶峰、天真宝塔、君子臺等秀丽名胜,特别是南边溪谷中的9曲特为绝景。 * 大雄殿 道指定有形文化财第108号。此建筑为甲寺的本殿,于丁酉再乱时烧毁,宣祖37年(1604)重建、高宗12年(1875)补修后才成为现今的样貌。原本的位置在现今大寂殿的附近,重建时移至现在的位置建造。 * 甲寺讲堂 道指定文化财第95号。为僧侣们讲解佛经之处,建筑物上悬掛著鷄龙甲寺的匾额,整体架构为没有繁复技巧的雄伟感朝鲜建筑形式。 * 甲寺功牛塔 这座塔位于过了流经大雄殿到大寂殿间小溪后的溪谷边山麓上,传说是从原本甲寺的附属庵子移到现在的位置。塔由3层的塔身与基坛部所构成,塔身第1层刻著建立塔的内容,2、3层则是塔名,皆以阴刻方式雕刻。塔建立的过程从塔身上刻著的铭文判断,是为了讚扬重建时期的功绩而建。铭文内容如下:‘卧塔起立,人道偶合﹔三兮乙乙,厥功居田(重新扶起倒下的塔,是人道偶然的配合﹔三次的努力再努力,其功之最)’。 * 甲寺浮屠 此浮屠(供奉僧侣舍利或遗骨的墓塔)为宝物第257号,原来位于甲寺后山,而后移到现今位置。不仅是新罗时代的代表样式,雕刻技巧更是卓越,为研究新罗末期与高丽初期浮屠样式的重要资料。 * 甲寺铜钟 为宝物第478号,此钟位于过了甲寺解脱门后右手边的新建四角屋顶钟阁内。钟体上有铭文,建造于朝鲜宣祖17年(1584),可从此得知甲寺的寺名在当时叫做甲士寺。钟高127cm、口半径为91.5cm,日制时期因献纳的名目充公上缴,解放后才归还,是与整个韩国民族一同受难的梵钟。于1584年(朝鲜宣祖17年)建造的钟,大致上维持著从新罗以来的传统梵钟样式,也同时有著不用甬筒就敲打发出声音等朝鲜时代的特征。龙钮(绑著钟的弔环)上刻著写实的龙纹、肩部有9个轮廓(突起的装饰),以及莲花形式的撞座(敲响钟的部分)等皆是新罗以来韩国梵钟的传统要素。撞座间雕刻著地藏菩萨,钟体上有标示著製造时期的铭文,除了是能够解韩国钟变迁的重要资料外,上头标示著的'甲士寺'也能看出当时与现在不同的寺名。 * 甲寺铁幢竿及支柱 宝物第256号的甲寺铁幢竿与支柱是是架设寺庙的铁竿与柱子。幢竿是庙前竖立的旗竿,标示著佛祖或菩萨的威信与功德,是为了悬掛赶走邪恶东西旗帜-幢的旗竿,而幢竿支柱则是为了在左右支撑著幢竿的支撑柱子。甲寺铁幢竿是由半径50cm的铁桶24个连贯而成,高约15m。但1893年时,其中4个铁桶断裂,因此变得比原本还矮。此铁幢竿与支柱的建造时期,可从甲寺是新罗义湘大师所创的华严宗第10代寺庙之一,与基坛侧面刻著的眼象雕刻来推测是新罗时代的物品。完整无缺保存下来的甲寺铁幢竿支柱,是研究幢竿型态的珍贵资料。   [文化财资讯] 甲寺铁幢竿及支柱(宝物256号) 甲寺浮屠(宝物257号) 甲寺三身佛掛佛帧(国宝298号) 甲寺铜钟(宝物478号) 宣祖2年刊月印释谱板本(宝物582号) 甲寺石造药师如来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财50号) 甲寺石造菩萨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财51号) 甲寺史蹟碑(忠南有形文化财52号) 甲寺讲堂(忠南有形文化财95号) 甲寺大雄殿(忠南有形文化财105号) 甲寺大寂殿(忠南有形文化财106号) 甲寺表忠院(地方文化财52号) 甲寺三圣阁(地方文化财53号) 甲寺八相殿(地方文化财53号) 甲寺天真宝塔(地方文化财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