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瑞草区)

5月中旬,在有油菜花妆扮的盘浦汉江公园瑞来岛将举行“汉江瑞来岛油菜花庆典”。庆典将有多样的文化公演和为小孩子们准备的体验活动和照片区等。其他事项可咨询汉江事业本部文化观光科(+82-2-3780-0796)。


全罗南道(康津郡)

高丽青瓷博物馆开馆于1997年,旨在系统展出、保存、宣传康津青瓷窑址(国家史迹第68号)和高丽青瓷文化遗产。馆内经常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展示及教育活动,在高丽青瓷的研究中起到核心作用。在2015年,这里增设了可观看到高丽青瓷色彩、形态、纹样的设计展示空间和利用现代数码技术打造的高丽青瓷数码博物馆,游客可自行参加各种有关青瓷的体验活动,享受青瓷所带来的乐趣。高丽青瓷博物馆可谓是一处可以观赏到青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遗址。


釜山广域市(海云台区) , 海云台

海云台站于1934年7月15日东海南部线(釜山镇-海云台间)开通时正式开始运营。使用新罗末期学者崔致远先生的号-海云,命名为海云台站。由人口15万名的新市区发展到40万人口,是京釜线的部分列车的始发·终点站,亦是观光特区的重要关口。


釜山广域市(东区) , 釜山站

釜山站于1908年4月1日起正式投入使用,2004年为配合高铁的开通,站内进行了扩建及改建工作。为了配合京釜高速铁路第二区间的开通,对2楼的候车室及停车场也进行了扩充。釜山站不仅只是京釜线高速列车及一般列车的起始与终点站,在东北亚物流网中更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江原道(襄阳郡)

 位于江原道襄阳郡巽阳面东湖里的襄阳国际机场,是岭东地区唯一的一座国际机场。襄阳国际机场作为包容雪岳山与东海的韩国代表性休养地特色机场,很好承担了国际航空客运服务。不仅如此,襄阳国际机场还向广大游客提供旅游向导和交通向导服务。 由于机场周围没有山的阻挡,来自东海的强风可以直接吹拂过来,襄阳机场几乎没有雾,能见度相当的高,所以它在2002年取代了停航率只有30%的束草机场和着陆设施极差的江陵机场后独自承担岭东地区的航空客运服务。襄阳国际机场具备导航台,根据1997年韩半岛能量开发机构(KEDO)签订的南北通行议定书,正在积极促进连接北韩咸庆南道宣德机场的南北韩直航路线的开设。


首尔(江南区)

可以吃到用炭火烤制济州黑猪肉的店家。位于首尔特别市江南区的韩餐专门店。主打菜品是黑猪五花肉。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镜浦湖,顾名思义,像镜子一样清澈,也称为镜浦或君子湖,位于江陵的东北方6公里之处。镜浦湖是与大海相连的自然湖(沙石由于海潮和波浪的作用而堆积,堵塞海湾的入口,因而形成湖),也因系冬天季鸟栖息地而闻名。过去外围周长达12公里,可谓是大湖,但现在由于土沙的涌入沉积,面积和深度都大大减小。镜浦湖有先史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足迹,也流传着花郎的故事,湖中的岩石岛(鸟岩)上修建的亭子中挂着据说是宋时烈题写的“鸟岩”牌匾。镜浦湖还有四五个月亮升起的有趣传闻。即天上一个,海中一个,湖里一个,酒杯中一个,再加上心爱之人的眼瞳中一个。镜浦湖自古因湖水清澈而成为有名的钓鱼场所。但是如今为了保护湖内的鱼类资源,镜浦湖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区,钓鱼已被禁止。


光州广域市(东区)

锦南路最早是政府机关聚集而形成的官厅街,如今则发展为银行、保险公司、官公署等大楼林立之处,成了光州的中枢。每当纪念518民主活动时,市民们也会齐聚于此,以告慰光州的魂灵,化当年的痛苦为推动民主与国家的力量。而随著地下商街的落成,喷水池下方的会面广场也自然而然演变为各种小型表演的舞臺,是备受市民喜爱的休息空间。 * 长2.3㎞、宽30~40m


全罗北道(全州市)

自然和人和谐共存的韩国道路公社树木园位于湖南高速公路顺天基点170.38Km处,海拔20~30米的相对比较温暖的地带。拥有176科3210余种植物,分为湿地园、教材园、溪流园、无穷花园、野草园、竹林园、一般植物园、药草园、南部树种园、玻璃温室玫瑰园、岩石院等12个主题园。由韩国道路公社运营的这座非盈利目的的树木园向所有人免费开放。为了恢复1972年因建筑高速公路而毁损的自然环境,以建造提供树种和草地的苗圃园为目的,这里从1983年起开始种植培育植物直至1992年才正式向一般人开放。现在年间迎来20万名游客前来这里享受大自然。  


忠清南道(扶馀郡)

古坟群位于海拔121m的陵山里一脉的腹地位置。作为古坟的所在地,这里不管是从风水上还是地理位置上看都是龙尊虎卧之宝地。坟群后方是主山,墓群周围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阴阳五行原理,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有山脉环绕,盐仓里的山位于南侧朱雀的位置,坟地前方约200m处坐落着王室们的陵墓群,陵山里河川就从这里缓缓流淌而过。古墓主要由2列组成,第一列3座,后一列3座,最后面的高地上还有一座,共7座。这里的坟都是圆形土坟,按照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种。第一列3座大型古坟直径约25~30m,后一列的坟径约20~25m,最后面的1座古坟直径约20m左右。1号坟东下塚是由长方形玄室和羨道构成的单室墓。玄室和羡道四面的石壁用巨大的花岗岩和片麻岩石板建成。在石室中央部分的地面,采用模砖石铺成,上面是长238cm,宽125cm,高17.5cm的棺台。上前细看内部的话,可以发现这曾是座1人用的棺台,后来两侧经扩建,被改修成了2人用的。2号坟中下塚也是由长方形的石室和相对较长的羡道组成的单室墓。顶部为隧道形结构,壁体是用狭长的长台石建成的。和松山里6号坟和武陵王陵的构造样式一样,只是壁石材料换成了长台石。石室全长672cm, 玄室长349cm,宽215.1cm,壁高130.4cm,坟顶高234.3cm,羡道长290cm,宽112.2㎝,顶高126.1cm。 3号坟西下塚则是由长方形石室和相对较短的羡道构成的单室墓。顶部四四平平,整个就是一块巨大的石板盖在坟顶。这种构造是7世纪时扶余地区的主流坟墓建筑模式。石室顶部长471.6cm,玄室长314cm,宽136cm,壁高131cm,顶部高约165cm,羡道长131cm,宽22cm,顶部高131cm。4号坟西下塚、5号坟中上塚、6号坟东上塚等是单室墓,坟顶是平四顶构造。7号坟是有长方形石室和短羡道构成的单室墓,壁体和坟顶各用4块板石构成。石室顶长355cm,玄室长139cm,宽62.5cm,壁高100cm,顶高145cm,羡道长55cm,宽90cm,顶高100cm。 最近在古坟群西方200m远处发现了陵寺(愿刹)的遗址,百济金铜大香炉和王铭石造舍利龛从那里出土再次说明了陵山里古坟是王室墓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