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龙山区) , 梨泰院・龙山

彩虹酒店(Rainbow Hotel)位于首尔龙山区,邻近首尔的购物及旅游名胜,拥有最佳的旅游选址条件。设施便利整洁,精通英语、日语的员工提供最佳的服务。酒店还专为残疾人准备的客房,使有残疾人同行的游客更加方便。酒店邻近首尔站、南营站、淑明女子大学入口站,便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首尔(中区) , 明洞

供应8种不同口味的五花肉。招牌菜是烤五花肉。位于首尔特别市明洞的BBQ烤肉专门店。 公社认证/推荐 none 管理者 八色五花肉(明洞店)(팔색삼겹살 명동) 营业时间 11:30-24:00 菜单介绍 菜单价格依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变动。具体咨询请直接与餐厅联系! 烤五花肉 洗手间 店内设有男女独立卫生间 预约 可能 禁烟/吸烟 禁止吸烟


庆尚南道(巨济市)

三星重工巨济造船所从1977年开办至今,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年180万吨的产量以及至今已生产出360余艘各种船舶的记录,让它跻身于韩国造船业的前列。巨济造船通过多年积攒下来的丰富经验和尖端技术,使它能够建造LNG船、超高速旅客船等多种高性能船舶。并且,它拥有的海洋设备事业部在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也无疑让它能将事业扩展到海洋发电、海洋牧场等领域。然而自动化的全部实现让它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三星重工以1979年巨济造船所的第一造船厂为起点,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大生产效率,可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货船及LNG级船舶的大型造船厂。 巨济三星重工造船厂主要由船身工厂、液状喷漆工厂、设计工厂、木工厂、海洋工作场、造船厂等组成。但并非所有工厂均可参观,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开放的参观路线时常会有所变动。这里的参观方式是乘坐指定大巴,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解说下,进行厂区参观。 首先参观的地方是船身工厂,这里是裁剪厚重金属铁板的地方,这些铁板将被用于制造船身。造船厂主要生产采油船、集装箱货船、天然气运输船、大型客船等,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最先进的机器人自动化产线。曾经仅在银屏中看到过的机器人,在这里却忙碌于造船工作当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在自动焊接LNG船舶货物舱的蜘蛛机器人,看着眼前晃来晃去忙得不可开交的机器人,定会让人觉得非常有趣。此外,还会有检查管道焊接状态的机器人以及清扫残留物的清洁机器人陆续登场。这里非常适合对机器人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进行参观,是一处绝佳的教育场所。


京畿道(龙仁市) , 龙仁

韩国民俗村雪橇场拥有成人路线和儿童路线,学习韩国民俗村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在白色的雪地里尽享欢乐。 


江原道(平昌郡)

  位于太白山脉的发旺山山麓的龙平度假村开放于1975年,是国内第一家滑雪场。年均降雪量250厘米,气温6.4℃。由于温度底,从11月到4月初都能滑雪,比其他滑雪场开放时间长。距首尔215公里,岭东高速公路扩建为4车道后,缩短了近1小时车程,现在驱车只需2小时。滑雪季节结束后,从4月到11月可以打高尔夫球。1998年世界杯滑雪赛、1999年江原冬季亚运会在这里举行,具有得到国际滑雪联盟(FIS)认可的红色、银色、金色斜度的滑道,还有适合初学者的黄色滑道和粉色滑道,适合中等水平的新红色、绿色滑道等18种斜度和15架升降缆车、长3.7公里的8人乘封闭缆车。此外,室内还有游泳池、桑拿等附属设施。园区内有山岳雪橇场、室内高尔夫球场、生存游戏场、山地自行车道和6洞简易高尔夫推杆练习场、森林浴、射箭场、门球、曲棍球、网球、野营所等。住宿设施有宾馆、分套购置的公寓、学生旅店等共1078个客房。周围有五台山国立公园、大关岭牧场、大关岭博物馆等,滑雪季节有从首尔地区到园区的班车和直通车。


全罗北道(全州市)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清州市韩国工艺馆是专门展示和销售地方工艺作家的作品的地方,坐落于仁寺洞的SSam Zie路上,这里还展示并销售着“直指”(直指:世界上用“金属活字”印刷中最古老的书籍)文化商品。在这个仁寺洞卖场里,有着余件商品,还可以从中了解到“直指”和工艺双年展的相关信息。主要销售商品为“直指”商品化的领带、陶瓷套装,还展示盒销售着用High Touch方法把韩国传统样式和“直指”书体结合起来设计出的商品和陶艺品、纤维制、品贵重金属等工艺作家的作品。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华城观光车是往返于八达山和练武台之间的观光车。前半部分的龙模样象征正祖大王的英姿,游客所坐的地方相当于架送龙的轿子。行程(从八达山至练武台总长3.2km,约需30分钟)没有城市旅游车(City Tour Bus)长,仅提供简单的中英日语音导览服务。


釜山广域市(水营区)

本店是一家有着26年历史的港口传统饮食餐厅,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安康鱼料理。最近,外国人们也为了品尝辛辣而美味的安康鱼而慕名前来。


首尔(广津区) , 首尔东部

世宗大学博物馆内分门别类地展有该校创立者朱宁河和崔玉子两位博士经过40多年所收集到的民俗品、木工艺品、装饰品、陶瓷、书画等物品。 该博物馆在1959年原本是附属于忠武路校舍的“首都画廊”,随着校舍于1965年搬至君子洞,1965年在世宗馆的1楼设置了民俗馆,1968年8月,在目前爱智轩的北侧重新扩建了民俗馆,作为一处常设展示厅,它为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1973年5月5日,带有韩国固有百济塔风格的4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竣工并开馆,1977年5月20日又实施了扩建。学校1979年正式更名为世宗大学,博物馆名称也改为世宗博物馆,并一直延用至今。该博物馆可为研究韩国文化、艺术、民俗、考古学等方向的学者及学生提供鲜活的历史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