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太白市)

咸白山为海拔1,573m的江原道东边最高峰,从山顶上可眺望太白山、白云山等地区整体与东海日出,登山起点为形成南汉江的地藏川上游杜门东岭、晩项岭与寂照庵三处。被咸白山环抱的净巖寺是西元636年新罗善德女王5年时由慈藏律师所建,境内有宝物第410号的水玛瑙塔与天然纪念物热目鱼栖息地。 从冬季登山最好的雪原看去,一望无际的红豆杉群落甚是壮观。咸白山主峰是东边的太白市与西边的寧越、旌善郡的边界,从杜门东岭往山顶的登山步道明显、远景宜人、赏心悦目。


全罗北道(茂朱郡)

雪国膳宿公寓位于自然景观保存完好的茂朱九天洞,在被誉为“雪之王国”的地方,采用纯木材料建造而成的膳宿公寓,坚持用最自然的材料,以最自然的形态建造而成。让您在德裕山的自然环境中彻底放松体内的疲劳,恢复体力。小型足球场和草坪为公司团体游客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德裕山山行可以让逃离都市的城市人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冬天还可以来这里滑雪。周围景点有茂朱九天洞溪谷、赤裳山红酒洞、茂朱德裕山等。


全罗北道(扶安郡)

蝴蝶之梦是位於边山半岛来苏寺的韩屋住宿设施。在元岩村有着一定名气的蝴蝶之梦在90年代建成,翻新成现代韩屋後,保留了韩屋幽静的气氛之馀,同时亦具备现代科技的便利。再加上铺满草被的辽阔庭院里种满了松树,令整个环境更有怀旧风情。以花朵命名的客房可容纳2~12人不等,並具备多款客房结构以迎合不同客人的需要。大部分客房均可以煮食,并具备厨房和煮食用具。每间客房的前院亦放置了烧烤炉供使用。


忠清北道(忠州市)

水安堡温泉的岩层主要由千枚岩和麦饭石构成,放射远红外线,呈弱碱性,可以溶解健康所需的各种矿物质,无色无味,常年水温53摄氏度。水安堡地区也可以作为饮用水源,是深受游客喜爱的疗养温泉区。餐饮采用预约制,每天用最新鲜的食材提供最美味的料理。靠近长途客运站,交通便捷。著名的旅游景点月岳山、闻庆乌岭、丹阳八景、槐山山脉路、弹琴台等。


忠清北道(清州市)

韩国的伟大画家,故“云甫”金基昶先生度过花甲之年的地方,是一座以莲池和庭院为背景的传统韩屋建筑,里屋和美术馆经全面整修后,盆栽、水石、雕刻公园等都旧貌换新颜,景色更加美丽了。3万坪的土地上摆放着金基昶先生的美术作品,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以韩屋为中心,云甫美术馆和云甫工房、盆栽和兰花展示场、户外陶瓷及各种造型的喷泉静静的呆在院落里。 云甫美术馆里,展示着故“云甫”金基昶先生和故“雨乡”朴来贤先生的作品,并定期举行各种研讨会、云甫文化体验夏令营、全国儿童写生大赛等就活动,为地区文化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庆尚北道(郁陵郡)

位于庆尚北道鬱陵郡苧洞里的苧洞港是鬱陵郡最大的港口,也是大部分鬱陵岛魷鱼的集散地,并且在1967年1月被指定为渔业发展基地。渔船为了要捕捉魷鱼而纷纷打开集渔灯的景象,甚至被誉为鬱陵8景之一的「苧洞渔火」,进而变得相当有名。此外,位于港口防波堤旁的烛台岩,也被称做孝女岩。因为这里有著老爷爷与孙女一直等著去捕鱼却没回家的父亲,最后却成为了石头的传说。 苧洞在刚进行开垦的时期,因为泥滩上有许多苧麻聚集,形成了自然的苧麻林,于是便被称为「苧麻滩」,「苧麻滩」的意思是「有著许多苧麻的泥滩」,于是渐渐便成为了此地的地名。而为了要用汉字表示地名,于是便取苧麻的苧,形成了「苧洞」的地名。而朴正熙总统也在1961年的5.16革命之后来到了苧洞港,并与当地居民承诺要建立防波堤。现在的苧洞港则是做为渔业发展基地,不仅形成了鱼市场,也是一个总是充满活力的地方。苧洞以苧洞川为中心,分成了道洞3里与苧洞1里。道洞3里被称为「大苧麻滩」;苧洞小学所坐落的苧洞1里则是被称为「中间苧麻滩」;而从苧洞1里到内水田之间的苧洞2里,则是被称为「小苧麻滩」。


首尔(中区) , 明洞

3月末开张的大厅店是生活奔波忙碌的商务人士们的最佳购物场所,在这里可以从早到晚享受一天的购物乐趣。酒店大厅放出的美妙音乐更为您的购物增添了几番情趣,酒店的氛围让你体味到高品质的免税购物享受。


全罗南道(康津郡)

”康津夜之梦”是享受康津郡夜间旅游资源的观光活动。有驾牛岛、五感通、世界牡丹公园、康津湖水公园的饮茶体验、诗朗诵、手提韩纸灯散步到街边公演、放飞夙愿风灯等多姿多彩体验活动,为旅程带去无限的感性。


首尔(江南区)

1954年起以首尔图书展开始,1995年改用首尔国际图书展,并沿用至今。以韩国出版的世界化,加强出版业的竞争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扩大国民文化共有机会为目标,由大韩出版文化协会主办,每年在首尔市COEX举行。   首尔国际图书展会为大众提供一个通过图书参与并沟通的平台。将邀请文学,人文学,艺术,以及针对各年龄性别的各种领域的国内外作家,扩大宣传出版社以及各种企划活动,也将 进行各种文化活动。


全罗北道(金堤市)

文殊寺位於全罗北道金堤市黄山洞凤凰山,初建于642年新罗时代。950年因火灾全数烧毁,957年王师于距原地约350m距离的现址重建寺庙。之后1705年又重建当时已成为废墟的文殊寺,之后继续发展至今。现存的建筑物包括有大雄殿、冥府殿、山神阁、寮舍斋等,文殊寺前的榉树推定种植于1202年,树底部圆周530cm,占地面积约为47.6㎡。每年阴历正月14日晚上会举行木祭,庙里也会一同举办山神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