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江陵市)

在正东津,可以洗海水浴的地方有三处,即正东津站前的大海、漏沙公园旁的海、以及正东津防波坻所在的海域。而其中,较为便捷的是正东津站前的和漏沙公附近的海域。漏沙公园昼夜明亮,其南边有雕刻公园和鲜花路。正东津站前的海域,岩石林立,随处可以摘吃到海贝、红蛤、海带等,因此深受游人喜爱。作为世界上距海最近的火车站,迎着东海的青波,听着海浪拍岸之声,仿佛在聆听一场演奏的清晨音乐会。正东津海边位于江东面正东津1里,拥有长250m,占地1万3000㎡的沙滩。自从1997年正东津日出观光列车运行后,这里变得格外拥挤。据说曾经这里的一个村庄,有座突出的山,名为高城山,每年都会从江原道的高城征收税金,后因高城一个神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一问题,从此就再也不用上税了。而这座山,为了使游人能更好的欣赏日出美景,于1999年6月在山顶建了个八角亭子,叫做迎仁亭。


庆尚北道(庆州市)

2017 贞洞剧场-庆州世界文化博览会联合策划演出《Basilla》 隆重归来! - 贞洞剧场庆州品牌演出升级《新罗:Basilla》 一千年的历史,新罗王国被隐藏的故事 只有在庆州才能看到的唯一精彩演出 -      隆重归来的2016年贞洞剧场庆州品牌演出《新罗:Basilla》  只有在庆州才能看到的唯一精彩演出    (财)贞洞剧场(剧场长在庆州世界文化博览会文化中心音乐厅上演了庆州品牌演出【SILLA】的升级版《Basilla》。于2015年首演的《Basilla》,以历史内容改编,创作波斯史诗《Kush Nama》故事的作品,其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很有吸引力,以新的舞台技巧表现黄金帝国波斯和黄金国度新罗的华丽文化之邂逅,同时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2016年通过升级,舞蹈更加稳重,影像表现技术更精致,给戏剧音乐补充叙述性,舞台效果更强烈,隆重归来。 贞洞剧场从2011年起为振兴地区文化旅游事业,为了正式拉开传统演出事业的专用剧场时代,推出庆州      品牌演出【SILLA】,在地方城市展现高完成度的传统创作演出,同时在文化·旅游市场提出代表庆州之历史      和文化的未来型表演观光内容,结果在2015年累计观众超过20万人次,巩固了作为庆州代表品牌公演之      地位。     此外,通过升级,补充优雅的舞台表现和充满艺术性的表演,作为“艺术性高,看点丰富的演出”,试图突出与地方常设演出的差异化。艺术性高的舞蹈能展现故事,舞台服饰及道具直接再现新罗和波斯的华丽文化,影像和照明超越实际和虚拟世界,传达故事的音乐叙述性等,更华丽、更扣人心弦的因素将使此演出更上一层楼。 长达1500年隐藏的新罗的秘密被揭开,贞洞剧场庆州品牌演出《Basilla》将成为代表庆州的地区常设演出。      历史故事与想象力相遇,重新完成的世界 “Silla” 1500年隐藏的新罗的秘密,以现代感重新诠释。 《Basilla》基于古代波斯口传史诗《Kush Nama》,讲述了沿着丝绸之路从波斯到新罗的文明之间的邂逅、波斯王子和新罗公主的爱情和保卫两国的英雄之历史。《Kush Nama》描述了波斯薩珊(Sasan)王朝灭亡后 “Abtin"王子和他的儿子“Faridun”的故事。当时波斯人把新罗认为是一个乌托邦, 因此称之为“Basilla”,波斯语“Basilla”的意思是“更好的新罗”。基于原作《Kush Nama》出发的演出在1500年前历史故事基础上结合想象力,以共10个章节的精彩表演完美再现。 组成《Basilla》的10个章节的主题包括启航、爱情、离别、对决、诞生、复仇、血月亮、大战争。表现各个主题的10个章节在全体故事范围内相互有机连接。按各个主题展示空间的变化、舞台表演、音乐的变化,无时无刻为观众带来极致的视听盛宴。 波斯和新罗,通过空间背景的转换,两国华丽文化以舞蹈和舞台设计精美再现。波斯王子Abtin在航海中碰到风浪,在此场面中的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以写实的影像技术逼真呈现,给舞台增添了壮丽奇观之气势,应用“悬吊技术”和“照明装置”也是组成演出主要场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失重状态中的身体表现使观众感觉到了神秘感和奇幻性。  以韩国舞蹈为主追求现代化的美丽编舞,在世界各国乐器中增加韩国传统节拍编制的全新音乐,表现文化交流活跃的新罗的舞台,反映新罗和波斯色彩的华丽服饰和时代特征的道具,使《Basilla》的看点更丰富,更精彩。 尤其,编舞家Kim Yoonsoo功不可没,因为舞剧很难传达故事,但他以细致具体的编舞结构,让任何人都能看懂。以国乐作曲家闻名的Hwang Hojun给戏剧的叙事和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赋予了戏剧性。至于戏剧音乐,在新罗和波斯分别使用自己国家的传统乐器表现不同空间,按照剧情和人物的内在情绪妥善安排,提高了对观众的吸引力。    贞洞剧场庆州品牌演出《Basilla》将历史故事和想象力结合,加上精致舞台的表现技术,完成现代式“表演”。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壮丽的舞台、充满感动的此次演出使人对韩国前所未有的“秀”门类“表演”更加期待。  


首尔(城北区)

李相刀切面推出的锅巴炖鸡是在一般白煮鸡里加入锅巴,既有益于健康,又可同时领略不同风味的锅巴汤。本店是家人/恋人聚会、商务招待的理想场所。


忠清南道(礼山郡)

位于忠清南道礼山郡德山面德崇山的修德寺是早在百济时代建筑的寺庙。修德寺大雄殿正确的建筑年限是1308年,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修德寺到目前为止仍保存着原貌,其大雄殿从1528年到1803年,进行过4次的修复。除了大雄殿外,修德寺还保留了3层石塔等众多文化财。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利川陶艺村是韩国代表性的生产传统陶瓷的陶艺村。这里之所以成为韩国传统陶艺的中心, 主要是因为朝鲜500年间, 瓷器的历史首先在以利川和光州为中心的地带开始, 还因为在利川可以轻易买到制陶的原料和颜料。利川陶艺村是古代制作朝鲜白瓷的中心地带。现在这里大概聚集了80多家陶瓷工厂及300多座陶窑。在陶艺村不仅可以了解整个制作陶瓷的过程,也可以直接购买瓷器。尤其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有陶艺界民间文化遗产之称的老陶匠的得意作品。其中不仅有青瓷、白瓷和粉青等观赏性瓷器,也有现代感的生活用瓷器。其中,海刚陶瓷美术馆是国内唯一的一家瓷器美术馆,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不少有关陶器的知识。利川陶艺村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性的“利川陶瓷节”,将韩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是来此游览的观光客们不可缺席的盛典。陶瓷节上为游客准备了展示陶器的陶艺室,烧窑及出窑演示,单件陶器及陶群展等各种节目。


釜山广域市(水营区) , 广安里

  广安里渔坊节是釜山春季最具代表性的庆典活动,由原先的民乐洞海鲜街的民乐活鱼节、广安里海岸的庆典及南川樱花节在2001年合并而成,举办至今。其中,祈求渔民平安、丰裕的传统民俗表演--左水营渔坊戏更是为渔坊节涂上浓厚的地方色彩,每年都吸引10万人次左右的游客前往观览。


京畿道(龙仁市) , 龙仁

珍宝商务酒店位于便于进入的京釜高速公路和岭东高速公路新葛交叉路口附近。旁边就是爱宝乐园,韩国民俗村和京畿道国乐堂,步行前往白南准艺术中心﹑京畿道博物馆也仅需2分钟时间。从酒店前流过的乌山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适合散步和慢跑﹑骑自行车等休闲活动。


京畿道(河南市) , 议政府

韩彩堂是一家结合韩国传统及现代美感的宫廷料理专业餐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风味的清爽感及幽雅的氛围,包含著韩国风味、精心调理的高格调宫廷料理,让您感受到韩彩堂优雅的品格。以大自然的美及韩屋的美为重点打造的韩彩堂,总是尽最大的心意努力呈现出健康、高贵、高尚的韩国传统风味料理。


忠清南道(扶馀郡)

古坟群位于海拔121m的陵山里一脉的腹地位置。作为古坟的所在地,这里不管是从风水上还是地理位置上看都是龙尊虎卧之宝地。坟群后方是主山,墓群周围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阴阳五行原理,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有山脉环绕,盐仓里的山位于南侧朱雀的位置,坟地前方约200m处坐落着王室们的陵墓群,陵山里河川就从这里缓缓流淌而过。古墓主要由2列组成,第一列3座,后一列3座,最后面的高地上还有一座,共7座。这里的坟都是圆形土坟,按照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种。第一列3座大型古坟直径约25~30m,后一列的坟径约20~25m,最后面的1座古坟直径约20m左右。1号坟东下塚是由长方形玄室和羨道构成的单室墓。玄室和羡道四面的石壁用巨大的花岗岩和片麻岩石板建成。在石室中央部分的地面,采用模砖石铺成,上面是长238cm,宽125cm,高17.5cm的棺台。上前细看内部的话,可以发现这曾是座1人用的棺台,后来两侧经扩建,被改修成了2人用的。2号坟中下塚也是由长方形的石室和相对较长的羡道组成的单室墓。顶部为隧道形结构,壁体是用狭长的长台石建成的。和松山里6号坟和武陵王陵的构造样式一样,只是壁石材料换成了长台石。石室全长672cm, 玄室长349cm,宽215.1cm,壁高130.4cm,坟顶高234.3cm,羡道长290cm,宽112.2㎝,顶高126.1cm。 3号坟西下塚则是由长方形石室和相对较短的羡道构成的单室墓。顶部四四平平,整个就是一块巨大的石板盖在坟顶。这种构造是7世纪时扶余地区的主流坟墓建筑模式。石室顶部长471.6cm,玄室长314cm,宽136cm,壁高131cm,顶部高约165cm,羡道长131cm,宽22cm,顶部高131cm。4号坟西下塚、5号坟中上塚、6号坟东上塚等是单室墓,坟顶是平四顶构造。7号坟是有长方形石室和短羡道构成的单室墓,壁体和坟顶各用4块板石构成。石室顶长355cm,玄室长139cm,宽62.5cm,壁高100cm,顶高145cm,羡道长55cm,宽90cm,顶高100cm。 最近在古坟群西方200m远处发现了陵寺(愿刹)的遗址,百济金铜大香炉和王铭石造舍利龛从那里出土再次说明了陵山里古坟是王室墓址。


忠清南道(扶馀郡)

圣兴山城是为了守护百济首都熊津城和泗沘城,与建在锦江下游附近的石城。站在山顶上可以将江景下的下游一带的美景津收眼底,于百济东城王23年(501)卫士士佐平白加所兴建,当时此地为加林郡,因此曾曾被称为加林城。依据『三国史记』记载,建造此城的白加将东城王困于此地,不满欲叛乱而将东城王杀害的地方,武宁王登上王位后才平定此事并处死白加,因此可以得知此山城在战争上的重要性。城的形态要在山顶用石材及泥土筑城的圆环形建筑。城內的南、西、北门、军仓及水井三地用石材筑城了可起到保卫作用的堡垒。此外,也是百济复兴运动军的据点。663年当时攻击此地的刘仁轨就评断此地险峻坚固,是个非常难以攻占地要塞地。高丽初期庾黔弼和甄萱此大战,使这里成为难民区,因此庾黔弼将军在此扶民救贫,并设祠堂,每年固定举行祭祀。这座城是百济时期兴建的的城中唯一有确切年代的,是得知昔日地名的重要遗迹。比起锦江北岸百济时期的土筑山城,石筑的马鞍形山城,以及南、西、北门、军仓及水井,更具有堡垒般的保卫作用。城的外观呈马鞍形,城墙约高3∼4公尺,土筑,外墙部分用花岗岩以水平方向堆砌而成,只有东墙是由土建成。一部分內部用泥土填满,外墙用石筑的内托建筑方式,因此被挖掘的地区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壕沟。为了坚固西侧城璧的石筑部分,在原来的基础上比其他城牆加厚了1.5公尺左右,土筑部分主要依照山陵线而建。主要城门南门的宽4公尺,至今仍残留有基石。城内约600余坪的平坦台地,从在此设置的将台看來,就可以推测此地为重要的站略要地。城的东墙内侧可见到一口沿用至今的水井。在南门前的土城山有个环状约200公尺的堡垒,另外还有两个附属在此的小堡垒。由此可推知百济大大小小山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