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西大门区) , 新村・梨大

象征“INNIS(小岛)”和“FREE(自由)”的悦诗风吟(Innisfree)化妆品店,主要销售天然无公害材料制作而成的自然主义化妆品。悦诗风吟所有产品中浓缩了从济州岛的绿茶、柑橘、油菜、百年草四种植物中萃取的能量和精华,针对各种皮肤,以自我净化的自然生命力解决各种肌肤烦恼,还原身心的健康和愉悦的心情,让肌肤变得更加富有活力。位置位于繁华的梨大街区,卖场内宽敞明亮,深受中、日游客的欢迎。


首尔(中区) , 乙支路・忠武路・南山

从母亲那里尽得真传的儿子如今执掌着这家自猪蹄街诞生之初便存在的店铺的营业。该店的猪蹄口感尤其清爽。猪蹄肉少见油腻, 肥肉部分特别柔嫩、鲜美。店家附送清淡的豆芽汤配猪蹄, 也是与其他店铺不同的地方。此外, 该店的平壤式冷面和年糕饺子汤也值得一尝。 店虽是老店,里里外外却都很整洁,让人印象深刻。餐厅共有3层,即使团体客前往也无需担心。


仁川(中区) , 仁川市区

探访仁川的历史文化名胜——济物浦俱乐部 对于计划访问韩国仁川的外国游客来说,济物浦俱乐部是一处不容错过的历史文化地标。这个俱乐部不仅是近代文化交流的见证者,而且也是仁川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济物浦俱乐部建于1901年,最初是为了服务于居住在开港期的仁川的外国人,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以及少数的中国和日本人。这些建筑作为他们的社交场所,旨在促进不同国籍人士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这座两层高的砖石建筑,具有典型的当时建筑风格。它的内部设施齐全,包括社交厅、图书室、台球桌以及网球场,为当时的外国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         ​ 随着时间的推移,济物浦俱乐部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1914年外国人居住区被废除后,它曾被日本在郷军人会馆和妇女会馆等机构使用。1945年光复后,这里一度成为在韩美军的使用地。1953年至1990年间,它转变为仁川市立博物馆,1990年至2006年间又成为了仁川文化院。2007年,这个历史悠久的建筑重新被命名为济物浦俱乐部,从而恢复了它的原始面貌和功能。 济物浦俱乐部原名“济物浦俱乐部”,但随着租界制度的废除,“俱乐部”一词被日本式的漢字表记所取代,成为今天我们熟知的名称。 今天的济物浦俱乐部不仅是历史爱好者的理想目的地,也是那些对建筑和文化感兴趣的游客的宝贵财富。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跨越时代的文化交流,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如果您计划前往仁川,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独特的历史地标,它将为您的旅程增添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仁川(延寿区) , 仁川市区

在过去的60年里,市立博物馆一直是仁川市民的文化空间,2006年7月10日,大幅增加了设施和展示遗物并重新开馆。在博物馆里可以观看展览、音乐会以及公演,还可以与家人一起在舒适的图书室和咖啡厅内一边休息一边眺望八尾岛前海风景。这里保存着仁川的历史与文化遗产,并举办提供各种教育与体验机会的活动。历史室内展示着从先史时代到朝鲜时代以及1945年光复期间的历史文物。特别是经历了港口开放事件的仁川过去与现在的资料非常多。另外在工艺室、书画室、小展览室内还可以欣赏到从古美术作品到近现代美术的各种作品。


首尔(麻浦区) , 汝矣岛・永登浦・麻浦

研究、调查、开发韩国固有的传统礼仪与现代生活礼仪,并对此进行传承、记录,同时进行现代人正确礼仪生活的相关教育活动。


首尔(麻浦区)

这是一家由拥有40年中华料理经验的王陆成(音)厨师所开的传统中餐厅。旨在向大众宣扬中国传统美食,培养餐饮界后辈而开的“津津”位于西桥洞,店内菜品价格合理,色香味俱佳。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Diadem是一家专营婚礼饰品的商店。 本店卖场呈开放式,商品一目了然,便于挑选。 卖场的墙壁上挂满了绚丽闪亮的项链、耳环、王冠等饰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所有商品均出自本店设计师之手,不仅作工精巧,而且持久不褪色。 畅销商品为项链和耳环。除此之外,胸花与新娘手套也很受欢迎。 本店还提供定制服务,许多喜爱独特设计的顾客前来本店定制自己心仪的饰品。


首尔(龙山区) , 梨泰院・龙山

USMANIA是位于梨泰院的一家巴基斯坦餐厅,除去肉类和蔬菜,其它材料全部从巴基斯坦进口,保证绝对正宗的巴基斯坦风味。据说在巴基斯坦,每户人家的厨房里都会有一种泥制烤炉(Tandoori)。可在本店品尝用这种巴基斯坦泥炉烤制出的各式菜肴。


首尔(中区) , 市厅・光化门

德寿宫美术馆是能体验韩国近代美术的形成和展示过程的美术馆,在这里能充分体会到近代美术中展现出来的美的认识和历史观,再现了韩国民族的正体性。德寿宫美术馆作为近代美术专门机关,主要进行近代美术的调查研究,近代美术相关的企划展和收藏品展示,各种教育机关的开发和运营,学术活动和出版,近代美术相关信息的国际交流等各种事业。1998年开馆以来,到2005年共进行了共38次策划和展品展示,约有250万人游客到这里参观。举办了多次作品说明会,演讲会等学术活动,促进了对于美术的理解。并同时进行各种教育项目的开发、运营,承担着城市中心的复合文化空间的作用。


京畿道(坡州市) , DMZ・板门店

1974年9月5日根据归顺韩国的朝鲜人金富成(音)透露的谍报,从1975年开始了汶山地区探察,起初一无所获。1978年6月10日,试锥孔中有一爆裂,在进行坑道作业后,1978年10月17日坑道贯通,在离板门店南方4km千米的地方,第3地道被发现。地道位于离首尔不过52km远的地方,规模和第2地道差不多,但从侵透性看,远比第1.2地窟更富危险性。从临津阁向北4km即是,统离一村民家只有3.5km,从首尔乘车只需45分钟即到。坡州市郡内面点元里境内的第3地窟,以南北走向贯通,宽2m,高2m,总长1,635m,离韩国警戒线只有435m,每小时可通过士兵3万名,到汶山只有12km。2002年开设了搭乘迷你列车,游览此地的旅游线路。但车队承载量有所限制。2004年6月,开通了宽3m的步行路,可供更多的游客参观。循环游览车收取成人3,000韩元,青少年2,000韩元,敬老对象1,500韩元的费用,往返需18分钟,并有时间限制,在现场不能购票,只可在临津阁购票。* 规模 – 全长1635m,高2m,宽2m,深73m (军事警戒线南435m)* 面积 - 6,188m²(1,872坪)* 发现时间 – 1978年10月17日(1个小时可通过军人3万名)* 公告需出示身份证,禁止个人车辆入内,可搭乘班车或火车游览。团体乘旅游大巴到访时在经检查后可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