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北道(庆州市)

位于庆州“韩国历史饮食文化学校”内的罗膳斋,能品尝到正宗的新罗传统饮食,吸引了大批客人前来就餐。韩国历史饮食文化学校秉承韩国的历史和传统,作为韩国食文化的代表学校,历经数年对新罗“尼师金”饮食的研究,特开设罗膳斋餐厅以供研究所用。罗膳斋“尼师金” 正餐原是新罗时代(公元前57-935)专供皇帝享用的饮食,采用9种珍贵的药材“九珍味”制作而成的健康饮食,来罗膳斋的话可品尝到这种珍贵药膳。罗膳斋内部装修采用象征皇室的黄金色调,完美再现皇宫场景。服务员的服装也不同于普通饮食店,穿的都是新罗传统服装,更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新罗尼师金(이사금)  - 餐前料理:调理胃和肾脏的饮食  - 粥料理:调理肺和肝的饮食  - 餐后饮食:调理心脏的饮食


庆尚北道(庆州市)

皇龙寺址位于庆州市九黄洞芬皇寺的前方,是新罗时期最大的寺庙。作为护国寺庙的黄龙寺可谓是古新罗时代佛教文化精髓的所在地。相传,新罗真兴王于553年想在月城东侧打造一处新的宫阙,但却在宫阙新址中出现一条黄龙,于是便将其改建成一座寺庙,命名为皇龙寺,寺庙历经17年于569年建成。此时,率居在寺庙的墙壁上绘制了古树,使得这座寺庙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寺。584年建立了金堂。此后,曾前往唐朝留学的慈藏律师在经过泰和池时遇到仙人现身,仙人说道“皇龙寺护国龙乃我长子,受梵王之命,保护寺庙,你返回本国后,在寺中若能建成九层塔,则可保佑邻国幸福,造福九天,成就王业,天下太平。建成九层塔后,举行八关会,解救罪人,则可不受外敌侵略之苦。”于是慈藏回国后,奏请善德女王建立九层塔。百济名匠阿非知受命建塔,他利用木材和石料进行建塔,由龙春雇佣299名小工进行作业。慈藏将100颗佛祖舍利供养在塔中,645年该塔完工。在建造石塔的过程中,百济建筑师阿非知在立石柱的当天梦见百济亡国,开始对慈藏的话有所怀疑,正在他停工犹豫之时,大地开始颤动,天空变暗,有一年长高僧和力气巨大的壮士从安放六丈尊像的金堂中走出,将石柱立稳后消失。阿非知被他们的举动所感动,在反省的同时将石塔建成。善德女王在石塔建成的23年间,统一了新罗三国,此后众多贤哲都认为九层塔充满灵性,新罗的统一得力于九层塔的保佑。被誉为新罗三大国宝的黄龙寺六丈尊像、皇龙寺九层塔和真平王玉带,有两个都藏于皇龙寺中。原本新罗最大的钟也在皇龙寺中,后因蒙古入侵而丢失。慈藏、元晓等新罗高僧均在皇龙寺中宣扬过佛法,而真兴王、真平王、善德女王、宪康王、真圣王都在此听过佛法。1969年7月,随着遗址发掘工作的进行,金堂、讲堂以及塔址基石被挖掘了出来,从1976年3月起,历时8年,在发掘工作中发现了伽蓝配置一塔一金堂式构造,并出土了4万多件遗物。虽然建筑的下部构造及用材已经得到确认,但上部的用材还不明确,因此没法进行整体复原工作,只将基坛部分进行了复原。在挖掘的寺址中可以测出寺庙的面积多大8,800坪,是佛国寺的8倍。目前该寺被指定为史迹第6号。


庆尚北道(安东市)

月映桥的桥身中央有着月映亭。月映桥的名称有很多缘由,一是因为水坝建设而被迁移至此的月映台,二是参考月谷面、阴月谷的地名所致。围绕洛东江的山势和水坝所构成的篱笆地形,如同夜空中的明月涌入心怀般的感觉。月映桥是突显自然的人工造景,但带给人的美妙感受胜过自然景致。


庆尚北道(庆州市)

圣德大王神钟是现今韩国流传下来最大的钟,高3.75公尺,底宽2.27公尺,厚11~25公分,重量于1997年经国立庆州博物馆精密测算过后确定为18.9吨。这个钟是新罗景德王为了让世人称颂其父圣德王的功绩而製造,但没能如期完成,最后是在其子惠恭王任内的西元771年完工,并被称为圣德大王神钟。又因一开始钟被悬掛在奉德寺,也被称为奉德寺钟。另外,传说当时为了造钟将小孩投入熔炉锻造,所以此钟敲击时常发出类似小孩哭声的「emilre」声,因此也被称为emilre钟。(后被证实只是谣传) 在钟的最上方有个协助发声的音筒,这是韩国铜钟才有的特殊构造。钟的吊环──龙钮是由龙头的模样刻製而成。在钟的主体上,上下各有两个环状带,带上刻有花的纹路。而钟的上部有四个方型区,里头各浮刻有九朵莲花。在钟的中部,共有两个飞天仙女像,敲击的部位-撞座设计为莲花的模样,另外还有两处刻著此钟的来历。钟的下延有几处菱角,这种特别的设计成为圣德大王神钟的特色。这个钟是统一新罗经过各种淬炼,艺术达到全盛期时所製的钟,其华丽的纹路及雕刻法足以代表整个时代。此外,保留在钟体上1000多字的铭文,不论书写的句子或雕刻手法都相当出色,经过一千三百餘年至今都未损坏,相信这个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财,今后也一定会被妥善保存。


庆尚北道(浦项市)

浦项制铁所是在以农业为中心产业的60年代,为发展重化学工业而建立的。从1970年到1981年,耗时11年,这个钢铁巨人便毅然屹立在了迎日湾的怀抱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POSCO历史馆中,可以看到浦项制铁是如何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跻身成为钢铁业中佼佼者的,也可以了解到钢铁的相关生产知识和技术。参观完历史馆后,可乘坐观光车,进入制铁所的内部进行观光,此参观路线深受游客的喜爱。


庆尚北道(庆州市)

* 善德女王陵(史迹第182号)位于庆州市普门洞的善德女王陵,是新罗时代(BC57-935年)第27代王——善德女王(632-647年在位)的陵墓。真平王无子,善德女王是其大女儿,也是新罗历史上第一个登基做皇帝的女王。在位16年间,前后建设了芬皇寺和瞻星台,特别是新罗最大的皇龙寺九层石塔的建成,宣告了新罗时代佛教建筑全盛期的到来。而且,善德女王还扶持培养了大将金庾信和后来登基做了皇帝的金春秋等一干栋梁,这为统一三国打下了基础。但,正是由于女性皇帝这个弱点,其统治期间王权不稳,暴乱不断,善德女王也最终在此过程中去世。善德女王陵,周长73米,是一座圆形的土坟。坟的底部是用天然石块打的地基,没有任何装饰物,比其他的王陵要小。王陵下方,是作为护国寺庙而闻名的新罗四天王寺(사천왕사)遗址和神文王陵(신문왕릉)等。


庆尚北道(庆州市)

石冰库的意思就是用石头做的冰库,是古代的冰箱。这个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古代冰库在新罗(BC 57-AD 935)的首都庆州的半月山上。这个优秀的古代遗迹的外观非常简陋,但是不要因此而失望。走到石冰库的入口附近,就会有阵阵冷气袭来,吓人一大跳。石冰库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这种神奇的结构体现了韩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石冰库建在地气寒冷的地方,地面和墙壁是花岗岩的,顶部是拱形,有通风口。建石冰库的时候,最后用了很多很多的石灰,起到了防止外部的湿气和雨水进入的作用。另外,冰库地面是倾斜的,可以使冰融化后的水流走,花岗岩的顶部最后又抹了一层泥土,只留出了通风口。在这样的冰库里储藏冰的时候,使用了稻草来隔热。现代的科学家在这里做过试验,用稻草隔热保存冰时,6个月后冰只减少了0.4%。在古代,这里保存的冰在夏天是上层社会最高级的零食。因此,韩国的很多历史书上都有王下令储藏冰块的记载。由此可推算,韩国至少在1500年前就开始建筑并使用石冰库。现在庆州的石冰库建于朝鲜英祖14年(AD1733年),内部长12.27米,宽5.76米,是原貌保存较好的石冰库之一。庆州的石冰库是国家管理的遗迹,被指定为宝物第66号。


庆尚北道(庆州市)

位于庆州市区的“两角韩牛(TOO BBUL)”结合了西式现代建筑与古色古香的韩式装潢,是一家楼高3层的烤韩牛专卖店。1楼拥有足够的停车空间,方便顾客随时前来用餐。而店内有一般西式桌椅与传统韩式矮桌座位,适合团体聚餐或家庭聚会。所有餐点都使用韩国最高品质的精选韩牛,如果午餐时段选择特选午餐,还能以35%的优惠折扣享用肉质鲜嫩的美味韩牛料理。


庆尚北道(安东市)

 历史悠久的河回别神巫俗假面游戏,被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第69号。每年从3月开始,到年底的10个月里常年公演。主要借助各种假面,通过和尚的破戒行为等,讽刺和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性、当时社会的不公平以及人民生活的哀苦。共有12场,演出时间为1个小时。假面游戏自1997年被定为常设公演以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令各国游客赞叹不已。


庆尚北道(庆州市)

金冠冢位于庆州市路西洞,是新罗时期(BC57-AD935)的古坟,属于庆州市内三大古坟群之一的路西洞古坟群。据推测,金冠冢大概是6世纪初的智证王(500-514年在位)前后的国王的坟墓,但坟墓的主人究竟是谁,尚未探明。1921年9月一处民宅扩建平整土地时发现了这一坟墓的封土,金冠冢随之被发现。冢内最先挖掘的文物是一个金冠,因而就将坟墓称为金冠冢。这里出土文物有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时期,后676年为新罗统一)的国王或贵族戴过的金冠、金腰带、耳环、手镯等手饰以及马具、武器、土器等。其中仅珠子类就达3万多个,可谓是文物汇集之地。金冠冢的圆形土堆直径50米,高13米,这里出土的文物被送至国立庆州博物馆内保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