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北道(义城郡)

*既神秘又美丽的冰溪溪谷* 冰溪溪谷属于庆北八大名胜之一,并于1987年9月25日被指定为国立公园。因此地有冰穴以及风穴,所以又被称为冰山,而环绕这座山的溪流就被称为冰溪,附近的地区亦被称为冰溪里。冰溪溪谷位于冰溪3里的书院村,其是在夏天的三伏天也会有凉爽的清风吹拂、结冰;在严冬时却会有阵阵的热腾腾的蒸汽出现的神秘溪谷。 位于溪谷内的宝物第327号的五层石塔为高8.15公尺的花岗石製的高丽初期的石塔。而位在村庄对面、深达数十公尺的如刀削一般的绝璧,就像是屏风般围绕著,在底下的清澈溪水中耸立的大小不一的岩石所展现出的壮观景象,也让冰溪溪谷不负于1993年10月4日被封为庆尚北道八景之一的盛名。另外,据说在溪谷中高达10公尺、周长达20公尺左右,写著「冰溪洞」三个大字的唯一一座巨大岩石,是在壬辰倭乱时,由名家李如松所提的字。 在其旁边也有一座写著冰溪溪谷为庆北八景之一的石碑。 * 闻名的美丽八景──冰溪八景 * 冰凉的溪水沿著冰溪溪谷陡峭的岩壁流淌,在此有著美丽的冰溪八景。冰溪八景是指位于位于入口的龍湫,以及水礁、风穴、仁巖、义阁、石塔、冰穴、佛顶。 龍湫是冰溪溪谷中的水池;水礁则是附近居民为了使用溪谷的溪水,而建造的 水礁。冰穴以及风穴则是位于冰溪里入口的岩石间的缝隙,夏天时会结冰并且维持零下4度的低温;冬天时则是维持零上3度的温度,并且会吹著暖风。另外,只要到了中午,在仁巖上就会出现「仁」字的影子;义阁则是为了纪念尹殷辅而建设的碑阁。最后,佛顶是位于冰山山顶的洼地,据说是佛祖与龙相斗后留下的地方。


庆尚北道(星州郡)

布川溪谷是位于庆尚北道星州郡伽泉面,绵延7公里长的溪谷。 此地不仅是以前星州的儒生们修养身心与学问的去处,溪谷的上流更是朝鲜后期的文臣及当代最有声望的儒生──凝窝李源祚老师,渡过晚年的晩归亭的所在地。这也让布川溪谷更添一分雅致。 布川溪谷也因为在茂密的森林以及岩石间流淌的清凉溪水以及秀丽风景而闻名。


庆尚北道(闻庆市)

庆北闻庆的佛井自然休养林位于水晶峰和鸟峰之间,从水晶峰上流下的一挂长瀑掩映在葱翠的山林中,瀑布下溪水潺潺,并有游泳池。以优良的水质而闻名的云岩寺药水和纸幕谷药水是游客们一定要到的地方。从休养林入口往里,一路上都是缤纷盛开的鲜花,附近还有静谧幽深的庭院、游泳池、草地广场、散步路、展望台、游乐园、炊事场、健身等设施,住宿和露营设施也很完善。


庆尚北道(庆州市)

位于庆州市皇城洞的明洞刀削面,内有刀削面和饺子等多样美食,另外提供外卖服务。


庆尚北道(蔚珍郡)

佛影寺溪谷位于近南面、西面交界处,全长15公里,这里怪石嶙峋,溪水清澈,景色秀丽。溪谷中间一带设有两个瞭望台,站在瞭望台上,可将周围的优美风光尽收眼底。溪谷中还有新罗时期的佛影寺,以及佛岩、乌龟岩、所罗山等多处景观。夏季,这里是有名的避暑胜地,春秋两季又是郊游的好去处,冬季的雪景更是美不胜收,一年四季都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来此观光旅行。


庆尚北道(盈德郡)

可以看到竹岛山的渔村,因从这里的前海海域所捕的螃蟹样子像竹子,所以也被叫做竹蟹,因此村子也被称为竹蟹元祖村,并建立了纪念标志。景汀里名称的由来是因这里有长长的沙滩海岸,因此称这里叫Baet-bul或者景汀。景汀2里车踰洞村是11世纪中期(1060年左右),宁海府使来巡视村落的途中乘马翻过山岭,看到这村子的样子很像是牛马车的鞍,因此命名这儿为车踰,但至于村子是有何人何时所建立的就没有人知道了。  朝鲜时代是属于宁海府南面地区,但甲午改革后,1895年(高宗32年)5月26日下令第98号地方管制改订时,宁海府改为宁海郡,此时景汀里编入宁海郡,1914年3月1日根据时期府令第111号将行政区域与梅洞车踰洞的一部份地区合并,被陈为景汀洞,并且编入盈德郡丑山面,其后1988年5月1日,按郡条例第972号将洞改称里,景汀洞就改改称为景汀里,并沿用至今,现在行政区域上分为景汀1、2、3里。 Ma-jjok:Baet-bul南边的村落 车踰洞:Dal-bu岭另一头的村落 乌梅:Baet-bul南边的村落  


庆尚北道(庆州市)

庆州乡村俱乐部位于普门观光园内,可远眺普门湖及普门观光园的全景,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高尔夫球场。离庆州市区仅15分钟的车程,正朝着韩国最高水平的大众高尔夫球场而迈进。庆州乡村俱乐部值得骄傲的是其灯光高尔夫,这里具有夜间打球的全程照明设施,在清晨和夜间也可尽情享受高尔夫之乐趣。由于这里地处观光城市庆州,对于喜爱打高尔夫的游客们来讲不愧为一处颇具魅力的球场。


庆尚北道(星州郡)

位于海拔560m高地的伽倻山观光酒店远离尘世,坐落在清净地区伽倻山国立公园内,临近神秘的海印寺和大伽倻文化遗址地。伽倻山天然美丽的自然景观下让人感受到自由与宁静,这里生态保存完好,空气清新。


庆尚北道(闻庆市)

* 美丽创建传说之地-大乘寺 * 四佛山大乘寺即使拥有美丽的创建传说,仍保有相对丰富的事蹟。创建以后的纪录并不详尽,但依据<大乘寺事蹟记>记载,朝鲜37年(1604年)西聪大师重建了大雄殿西边的僧堂,孝宗2年(1651年)敬穆大师重建了大雄殿东边的禅堂。 之后仁祖8年(1630年)至肃宗29年(1703年)间,又经过桂潭大师、角仁大师、先林大师、惠弹大师、宗水大师、元应大师等历届住持的重修。当时寺内有大雄殿、应眞殿、观音殿、十王殿、金堂、寮舍、钟阁、一柱门、楼阁、水阁、厨库、门廊等殿阁填满四佛山,可以说是岭南的大哥林。高宗12年(1875年),木刻后佛帧j从浮石寺移安至此,虽然此后仍一直有争议,但最后仍归大乘寺所有。 1922年夏天,一场无名火将许多建筑烧毁。因此义云、翠月、德山大师等募款,于1927年将寺庙复原。但1956年1月又再次发生火灾,仅剩极乐殿、冥府殿、山神阁等建筑保存下来,随后南仁、大休、雪月、正岩大师等又合力重建大雄殿、应真殿、大房、一柱门等。 * 大乘寺的创建传说 * 四佛山原本的名字叫做功德山,但 根据<三国遗事>第3卷<四佛山、掘佛山、万佛山>的内容来看,“竹岭东方百馀里处有座山。眞平王9年(甲申年),突然有个用红布包著,四面约10尺的大,四面刻有佛像的大石头从天降至山顶。王听了这件事就乘车前往参拜,并在石头旁边盖了大乘寺,且请了一名读颂法华经的不具名比丘来主管这座寺。他将石头的週边清扫乾淨,并加以供奉,之后香火不断。山的名字叫做德山或四佛山。而比丘死后入葬,在其墓上长出了连花”。寺庙因此以"天降四佛"及"地涌双莲"的传说而声名远播。


庆尚北道(清道郡)

云门山自然休养林位于大邱到庆南彦阳之间的地方道路旁边的云门山脚下,周围有文福山和加智山等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环绕,是夏季避暑和登山,以及享受森林浴的好地方。 休养林设施地区内有20米高的龙尾瀑布和碧溪水山谷,景色优美。 自然生长的锦绣树等各种树木茂盛,夏季可以到繁茂的树林中,秋季可以欣赏奇岩绝壁和各种丹枫,冬季可以观赏深山溪谷的自然雪景和龙尾瀑布的冰壁景观。东面2.5km处的云门岭上可以观看东海的日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