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 由走向衰退之路的巷弄,重新变为春川观光胜地之处 * 育林岭是连接已停业的育林剧场与春川中央市场的山坡路,在1980~1990年代,是春川的主要商圈。然而之后因新市区开发与商圈移动之故,造访的人变少,空店舖也随之增加。2015年,春川市推动马格利村特化街专案时,将此地设为青年MALL,藉此促进这一带的经济发展。原本关门的店舖一一重新开业,街头的风景也焕然一新。有将老旧住宅改造的老屋咖啡厅;有新形态的马格利酒吧;有青年农夫们提供健康饮食的餐厅;有散发欧洲氛围的红茶专卖店……一间间充满个性的新店家入驻此地。在这些店家中间,还有鞋店、蝌蚪麵店、油店、爆米香店等老店仍屹立不倒地守在原位,形成新旧交错,既復古又新潮的育林岭独特风景。


江原道(旌善郡)

高丽末期侍奉高丽王朝的7位儒臣,隐居于旌善。某天创作了一首思念国王与故乡的律诗,地方的儒生听到后,将诗讲解给听不懂的人并流传出来,继而成为地方上充满感情的口传歌谣。旌善阿里郎是江原道无形文化财第1号,为了保存、培养并继承发展乡土固有文化,于2001年10月7日建立了旌善阿里郎传授馆。


江原道(原州市)


江原道(春川市)

申壮节公墓域为平山申氏的始祖──壮节公申崇谦将军之墓。申崇谦是于西元918年与裴玄庆、洪儒、卜智谦一同推翻泰封国(后高句丽)国王弓裔之暴政,拥戴王建登基,建立高丽王朝的开国功臣。 西元927年,申崇谦将军与高丽太祖王建于大邱公山一带遭后百济国王甄萱率军包围。危难之际,申将军换上太祖王建的衣物吸引敌军注意慷慨赴死,被视为高丽时期尽忠报国的代表人物。之后侥倖逃过一命的太祖收殮遭敌军斩首的申将军尸身,并以黄金製作头颅将之下葬。又因担心后人盗墓,虽然仅有一具尸身,却盖了3座坟加以掩饰,形成了特殊的一墓三坟之墓域。 此墓域所在地为韩国四大风水宝地之一,位于茂密的松林内。除了坟墓外,还有供奉将军肖像的影禎阁、说明墓主功绩的神道碑阁、纪念馆、斋室等建筑。


江原道(宁越郡)

高氏洞窟名称的由来是壬辰倭乱时倭军和高氏战争时,高氏家族曾于此避难因而得名。洞窟内留有高氏家族在避难时生火做饭的痕迹。该洞窟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石灰岩洞窟,据推测,大约形成于4~5亿年前,从中可以看到石钟乳的形成过程。整个洞窟的主洞窟长3,388m,其中仅有长达620m的区间对外开放。


江原道(江陵市)

自古以来,先祖将元宵节,春节,端午及中秋做为四大节庆。元宵节2天前(正月十三)有吃五谷饭,在酱缸上喂食喜鹊等习俗祈求丰年。 正月十四晚上吃白米粥,晚上彻夜通宵,正月十五元宵节凌晨进行安宅告祀,给土地施肥,打井水等活动,早晨有不赤脚下地,不拿针,不喝凉水,晚上望月祈福等习俗祈求丰年,丰裕及无病长寿。现在正样的风俗也在逐渐消失,因此自1991年开始临瀛民俗研究会每年通过举办江陵望月祭来重现古老习俗。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可品尝到新鲜活鱼料理的店家。主打菜品是水拌生鱼片。位于江原道江陵市的日本料理专门店。


江原道(旌善郡)

旌善郡咸白山的天然野生花是韩国最大规模的野生花群落,“古汉咸白山野生花庆典”每年8月在此举行。庆典宣传野生花特有的食用性和药理性,从废矿城市发展成活跃景点。在白天最高气温20℃、海拔1330m的咸白山,可与家人、情侣、朋友享受凉爽的夏季夜晚。


江原道(江陵市)

船桥庄最初是由世宗大王的兄长孝宁大君的第11代孙茂卿李乃蕃建造的,历经10代的发展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面貌。船桥庄不仅有超过100间的房子,还有划分为东、西、外的别堂和舍廊房、中舍廊、行廊斋、祠堂,共同使用12座大门,一个篱笆内建造的建筑物的数量、总面积和占地面积都是韩国最多最大的。船桥庄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大的规模,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就是《关东别曲》。 松江郑澈创作《关东别曲》后,朝鲜后期的士大夫们开始认为游览关东是身为儒生必须体验的潇洒经历,船桥庄就位于儒生们必经路线的中心地段。 船桥庄曾经也一度面临危机。甚至在空旷的房子里只有3个人居住。船桥庄现任馆长李康白为了拯救祖先留下的灿烂遗产而四处奔波,最终得到了行政支援,因此所有洗手间和浴室都变得现代化,让客人住宿更加便利。此外,还对客人入住的建筑内部进行了改造,不仅散发出古朴韵味,对于习惯了现代建筑的客人来说,生活上也没有任何不便,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舒适地生活。 走进船桥庄,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活来亭,还有挂着俄罗斯领事馆赠送的充满异域风情的遮阳蓬的悦话堂、端雅气息扑面而来的莲池堂和西别堂等多幢建筑物。特别是活来亭的牌匾上留下了诸多当代文人的笔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秋史金正喜题写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