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永登浦区) , 汝矣岛・永登浦・麻浦

63广场(63大厦)是位于首尔市永登浦区汝矣岛的摩天大楼,共有地上60层,地下3层楼,楼高249米(海拔264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公尺,高高矗立于空中,坐拥不少景点,是首尔数一数二,极具象徵性的观光景点。在此可将孕育首尔的汉江从广渡口至幸州大桥景色尽收眼底,面朝南山、北岳山和冠岳山,亦可远眺美丽风景,当然首尔江南江北的全区风光也能在此一览无遗。每到傍晚时分日落西海,晚霞与江边道路车灯的光线相互辉映,形成63广场不同凡响的绝景。目前的63广场,是在经历内部整修后,于2006年1月21日以崭新面貌重新开幕营业,才呈现今日的样貌。


首尔(松坡区) , 蚕室(乐天世界)

这里的积石冢是在开发蚕室地区之时挖掘出来的,由于毁坏严重,虽无法确认整体规模,但其中的3号坟墓呈现出公元前后高句丽时代的墓冢形态,是一处祭坛式的积石冢。3号墓地是将略微突起的地形整平后,在其下侧布上边框,用大而长的石头围在四周,用自然石堆积基坛,以此塑造出的三层墓冢。该古坟是继曾位于高句丽地区满洲通沟的将军冢之后的第二大古坟,东西长49.6米,南北长43.7米,高4米。据推测,这里可能是高句丽人南下在汉江流域建立百济时初期领导者的墓地。4号坟呈正方形,与3号坟的建造方式相似,均为积石冢,在这里出土了众多百济初期的软质土器碎片,古坟的附近还发现了一只用黄金制成的细环式耳环。5号坟目前还未能彻底进行挖掘调查,虽无法确认其中墓阁的构造和遗物,但据推测,这里大概与1、2号坟属相同构造。在古坟群中被指定为史迹第243号的坟墓是3号和4号积石冢。推测建于百济初期的积石冢对于研究百济全盛期4世纪的对外关系及三国时代文化有着极高的价值。尤其是与高句丽的积石冢相比,这里的古坟在规模及完成度上毫不逊色,由此可以推断出三国时代初期百济盛世的情况。此外,还可推测出百济统治阶级拥有高句丽的血统。


首尔(松坡区) , 蚕室(乐天世界)

 位在汉江支流边上的百济土城,为利用自然地形建造的泥土堆叠城牆。北边城牆做成坛的地方,发现曾建筑木栅的痕迹,可得知过去曾使用木制栅栏做为防御设施。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梦村土城",建于百济筹画建立古代国家根据地的汉城时代,即西元3~4世纪时期建造的居城之一,推测是河南慰礼城。被列为史迹第297号,利用从南汉山延伸下来的丘陵地,建筑构造为外城与内城重叠交错的城牆。城内保存展示有梦村土城内挖掘的百济文物(三足土器、长颈瓮、蛋型缸、圆筒状器皿托盘等生活用具),而房屋地基与储藏洞穴等都依照挖掘当时的样貌展示。


首尔(松坡区) , 蚕室(乐天世界)

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首尔奥林匹克纪念馆是为纪念88年首尔奥运盛会的成果和重大意义、发扬奥运精神而修建的。进入纪念馆一层大厅,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名为亚细亚龙的飞翔模型,而经过大厅最先来到的则是和平之场展示馆。该展示馆内介绍了奥林匹克的起源、历史、近代奥林匹克复兴后至现代奥林匹克100年间的发展史。游客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各运动会的盛况和赛后花絮,也能从中学习到一些有关奥林匹克的常识。除了和平之场,1层还有企划展示室和音乐欣赏室。上到2层,游客可以重温自首尔申办奥林匹克成功之日起,一直到传递圣火、开幕式、闭幕式,整个奥运会进行的过程。此外,还能看到各国对首尔奥运会的评价及奥运会的吉祥物小老虎。而在可容纳100人的simulation放映馆里还可以欣赏到浓缩在70mm 胶片上的88首尔奥林匹克大会。2层还设有自助餐厅。纪念馆的3层是资料室,内有关于奥运会的刊物、影片、记录片等各种记录资料。最后,位于地下1层的是运动馆。举重、排球、足球、滑雪、滑板、射击等竞技游戏器械可供游客使用。


4.0/1
首尔(江南区)

酒店位于首尔繁华地带江南区驿三洞德黑兰路中心。德黑兰路聚集着韩国综合贸易中心、都市机场巴士客运站等各种贸易以及金融相关设施,且与清潭洞、狎鸥亭洞等尖端服装以及文化街相邻。通过圣水大桥、东湖大桥、奥林匹克大路与江北都心相连。离梨泰院以及东大门购物地区乘车30分钟、离仁川国际机场约需要1小时30分钟、离金浦机场约需要50分钟。


首尔(钟路区)

1992年对外开放的公平艺术中心上下两层,约500坪的面积分为4个展厅。定期展出西洋画、韩国画及雕塑等作品的艺术中心,是仁寺洞上不可忽视的大型画廊。艺术中心尤其重视韩国画展,每年都举办2-3次大型的定期韩国画展。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首尔灯节”每年从11月第一个周的周五开始举行,为期大约两周,是照亮首尔夜空的首尔代表性庆典,庆典期间数百座花灯将清溪川华丽地装饰起来。首尔灯节从2009年开始举办,今年已迈入第7届,将在首尔清溪广场至水标桥一带约1.2km的清溪川上展开华丽盛宴。今年的主题为「耀眼的首尔观光」,在2015年的秋季介绍向海外游客突破2000万大关跃进的观光都市首尔,以灯光点亮清溪川,呈现首尔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各种美丽风情。首尔灯节是结合过去的传统与尖端技术、展现地区居民互助美德、充满艺术性与可看性的庆典,灯节的点灯时间为下午5点至晚间11点,可免费参观。 


首尔(中区) , 市厅・光化门

贞洞教会竣工于1898年,是韩国最早的基督教堂。竣工当时贞洞教会占地115坪,1926年对教会两侧进行增建后面积扩大为175坪。贞洞教会被指定为第256号历史遗迹,红色的砖墙呈现出北美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教会内则有创建人Appenzeller牧师的半身像和50周年纪念塔。贞洞教会于1889年发行了韩国国内最早的月刊杂志《教会》,并最早设立了暑期圣经学校,在传教方面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 贞洞教会位于街景优美的贞洞,尤其秋天落叶纷飞,景色最为迷人。贞洞教会附近的旅游景点有贞洞剧院、德寿宫、首尔市立美术馆等。


首尔(钟路区)

史迹第465号的京桥庄既是曾经韩国临时政府的活动空间,又是凡溪金九先生与世长辞的历史现场。首尔市将韩国临时政府的最后厅舍、凡溪金求先生的离世之地进行了复原,使其成为首尔市民了解近现代历史的教育空间。在京桥庄的内部展有临时政府时期的历史资料,它于2013年3月2日(周六)起开始对外开放。 自1948年白凡金九先生逝世后,京桥庄曾长期被当作大使馆及医院使用,此次复原工程将原本变形的内部结构进行拆除,重点对遗留下来的建筑本身面貌进行了修复。部分无法修复的地方则根据《朝鲜与建筑》(1938年8月刊)中收录的京庄桥的图纸进行了重建。目前,京桥庄内主要展有韩国临时政府时期的遗物、影像,设有信息搜索广角,为市民提供多种了解历史的渠道。


首尔(东大门区) , 东大门

坐落于东大门区的首尔药令博物馆是韩国最大的韩药材流通中心,前身则是朝鲜时期救济和医药中心的普济院。博物院现今在展示韩国传统韩医药相关遗物和韩药材的同时,它还是充分发挥继承,保存,发展优秀韩医药作用的文化空间。2006年9月13日开馆的韩医博物馆全馆面积达2,335㎡,其中展示空间达733㎡,相关设备设施有500余件,韩医药相关遗物有420余件,以及还有350余种各式韩药材。除此之外,馆中还陈列着许多与韩医药相关书籍,到访的游客可以在此了解到韩药材的历史和功效,馆内朝鲜时代普济院原始样貌,韩方体验空间,多功能会议室,纪念品店等也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