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位于钟路区孝悌洞的牛小肠专门餐厅,各种韩药粉(红参、白何首乌、山药、黑豆等)帮助分解脂肪,稻草火则去掉了小肠的异味。是一家在各个媒体上介绍并得到肯定的有名美食餐厅。


首尔(城北区)

在茂盛的树林深处,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恋人们喜欢开车兜风的著名北岳山游览路线的中途上,有一家专门经营烤海鲜和肉的西餐厅,这就是有30年传统的熊家。这里韩国历史最悠久的西餐厅,空气新鲜,还能欣赏北岳山的美景,缺点是上到这里来不容易,但是一旦上来,美丽的山景不会让你后悔。餐厅开业当初,主要是政界和商界人士的高级社交场所,现在仍有很多人士来体验那种气氛。由于餐厅位于公园里,受有关法律的限制很多,餐厅无法进行改扩建,所以这里和最近新建的西餐厅氛围相差很大,但是这里环境安静,厨房的卫生管理也很彻底。这里可以说是继承了50年代釜山西餐厅的代名词Hosu Giril传统的西餐厅。西餐融合着历史和传统,服务也是最高级的。


首尔(西大门区) , 新村・梨大

加味是1975年开始营业的面食店,一直以来都十分受欢迎。除了有乌冬面和拌面外,还有蛤仔面、牡蛎刀削面、鸡肉刀削面、鲣鱼乌冬面、劲道冷面、石锅拌饭、大酱汤、泡菜汤等。现在仍有的团饭也一直是受欢迎的菜单,这里的沙冰是炎热夏季的美味。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道伴”位于首尔三清公园入口处附近,店内材料均采用应季蔬菜,这里的韩定食尤为出名。店名“道伴”源于佛教,乃“同伴”之意。店面是由普通家用房改建而成,在它外墙壁上挂有醒目的“道伴”牌匾,方便识别,很容易找到。 “道伴”饭店的最大特色是其材料均采用时令鲜蔬,让都市生活的人们可以体验到吃乡村饭的感觉。这里主要的特色菜是包含5种主餐和9样小菜的“伴”定食。主餐的沙拉、拌菜、生菜包肉、饼等貌似简单,但味道各有奥妙之处。而9种小菜则由苦菜、蕨菜等应季蔬菜组成,味道可谓一绝。“伴”定食的午餐菜品虽然仅仅到下午3点就停止供应,但这期间,足以叫食客们领略到”道伴”的独到之处。 除此之外,这里的一品、二品、三品等菜谱也是谈生意或家族聚会时的上上之选。


首尔(松坡区)

受人喜爱的南原美味,从以前起就是市民们享用的补身料理泥鰍汤内充满了南原的美味与乡土人情。在砂锅内咕嘟咕嘟沸腾的泥鰍汤,放上切得细小的青阳辣椒与花椒粉,吃上一口的热呼呼的甜辣美味,堪称绝品。


首尔(中区) , 明洞

 “本”寿司是一家以“江户前寿司”为特色菜的寿司专门店,店面采用东京店铺式装饰,看起来古色古香、干净整洁,店内有特地为工薪族准备的10,000韩元的寿司套餐。并有回转带传送,每天都准备有15种以上的新鲜鱼贝和其他食材,是味道极好的寿司专门店。


首尔(中区)

马福林奶奶店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 算得上是新堂洞辣炒年糕的始祖。1953年, 马福林奶奶开始在路边卖辣炒年糕。渐渐地, 老奶奶的好手艺一传十、十传百,吸引越来越多的食客。其它的店家也陆续进驻,便形成了今天的辣炒年糕街。马福林老奶奶在90年代拍摄的辣椒酱广告中称“(秘方)媳妇也不知”,成为当时经典的广告词。马福林老奶奶的辣炒年糕之所以能掳获人心,秘诀就是辣椒酱中加入的甜面酱。在过去这可是天大的秘密, 现在不仅是媳妇知道,连一般大众也都知道。当然,不是加了甜面酱就一定美味,怎么也得需要一点手艺才能做出真正美味的辣炒年糕。该店现在由奶奶的媳妇继承管理。TIP> 对此店的评价,顾客反应不一。要想品尝独特口味,不妨试试。


首尔(江南区) , 江南・三成(COEX)

1980年代利用家中代代相传的蟹酱秘法与风味泉源的33年酱油,成为韩国最早将花蟹做成的酱蟹商品化的店家。不仅韩国,连日本与中国等海外国家也都认可这个味道,并被首尔市指定为“韩国推荐料理餐厅”。目前经营的分店有国内新沙总店、三城店、釜山海云台店与日本东京、大坂直营店等,配合韩食世界化的脚步,目前也积极规划将店面扩展至中国、美国等海外市场。  


首尔(芦原区)

位于孔陵洞的第一豆家开业已有25年的历史, 是一家传统的豆料理店。采用来自江原道洪川地区产的优质大豆, 配上各种材料制作。味香清淡, 有纯豆腐、豆腐脑、清国酱、豆腐汤等各种料理。特别适合夏季饮用的冷豆面极受欢迎,祛暑清凉,深受喜爱。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钟路有条知名的醒酒汤胡同, 因陆续增加的醒酒汤店而闻名。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有着“始祖”之称的清进屋。该店自1937年开始营业, 至今已传了三代。 清进屋选用筛骨,熬煮24小时以上后加传统大酱去掉异味。再放入豆芽等蔬菜和嫩滑的牛血豆腐。当然,还有美味的牛肠。将饭泡在汤里,营养又鲜美。 餐厅24小时营业,通常的就餐时间以外也有不少顾客。很多顾客甚至大早上就到店里去享用醒酒汤。 TIP> 不喜欢牛肠的顾客应提前告诉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