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罗南道(珍岛郡)

位于尖察山(高485m)北侧的双溪寺由道詵国师创建于857年,1648年又经义雄重建。寺庙清幽雅致,宽石铺成的小路在香树、樱桃树、柿子树等百年老树的陪伴下向远处延伸,庭院景色让人难忘。 沿寺庙后的溪谷往上步行10分钟左后,就能看到被指定为第107号天然纪念物的50多种常绿林覆盖了3,700坪大小的地方。双溪寺右侧就是朝鲜末期著名画家许维先生居住过的云林山房。


忠清南道(礼山郡)

参观礼山的华岩寺可以感受到秋史金正喜先生的魅力。朝鲜后期代表文人秋史,出生于礼山,距华岩寺不远的地方,建有秋史古宅及其生出的家,房屋风格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位于海拔较低的乌石山上的华岩寺,是一座与秋史有着很深渊源的寺庙。因为这座寺庙是金正喜先生的曾祖父金汉荩所重建。作为英祖驸马的金汉荩,与英祖的二女儿,庄祖的妹妹和顺翁主结婚,死后二人合葬于龙山脚下的鹦鹉峰,将生前与这座寺庙的因缘,一直延续下去。 现在的华岩寺,即便近看,也因其入口处挤满了整洁干净的寮舍而失去了原有的寺庙感觉。古色古香而又历史悠久的寮舍,彰显了秋史的风采,且随处可见秋史的遗物。 最近比丘尼高僧在此修道,更为这个位于市郊的古寺带来一份安详。建议热爱秋史的朋友,不妨来访一次。 * 历史 关于这座寺庙的由来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考证的是在三国时代,便有了此寺。在寺庙的后方,有屏风岩,相传古寺曾在屏风岩的下方。随时间的流逝,寺庙渐渐消失,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塔,后挪移到现在的位置。 关于华岩寺的历史文献几乎没有,因此具体缘由不得而知。但目前在遗物展示馆所藏的<华岩寺重修记>中,有关于寺庙的记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重建记记述了1848年(宪宗14)金命喜(1788~?)建寺,在金相喜使用后曹錫臣重建。金命喜是著名的书法家及碑铭研究家,乃秋史金正喜的弟弟,满腹经纶,学术略有建树。根据这部文献,虽然不知此寺庙最初是何时修建的,但在1752年庆州人金汉荩(1720~1758)为管理其父金兴庆(1667~1750)的庙宇,将其重建。在华岩寺西北部约20m处,有一块近100余坪的腹地,据庙中僧侣所言,是华岩寺的原址。 原来寺庙建于屏风岩之前,闭寺后仅剩下一塔,在和顺翁主与月城尉金汉荩重建后,英祖给其命名为华岩寺。即在英祖壬申年,其驸马月城尉金汉荩将寺庙重建。虽然名字是英祖赐予的,但牌匾则是月城尉亲笔写的。 月城尉在重建此寺的95年后,宪宗丙午年,寺庙再次受到损坏,以致僧侣无法寄居,于是金秋史一家再次出资重建,便有了现在我们所见的华岩寺。


全罗南道(长兴郡)

位于长兴郡大坝最上游的独角仙村主要收入来源于天然香菇。独角仙村保持着原生态天然环境,这里的香菇学习厂、生态体验厂、独角仙饲养厂等,既可以用做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场所,也可给城市人提供一个体验和休息的空间。 农田面积:82.3公顷(高地33.7公顷 稻田48.6公顷) 山林面积:31.5公顷


济州道(济州市)

神秘道路离机场约有11.5公里之远,位于海拔500米的济州山麓道路边,在连接5.16道路和1100道路的地方。在此若把车停在下坡处,车不但不会往坡下滑行,反而出现往上坡爬行的神奇现象。但这实际上只是视觉上产生的错觉,因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致。


庆尚南道(陕川郡)

名列陕川8景中第5景的涵碧楼是在高丽忠肃王8年(西元1321年)由陕州知军金某所建,又曾经过数度重修。这里位于翠积峰山麓,可以俯瞰黄江正阳湖的秀丽风景,因此许多诗人墨客都在享受风流,如退溪李滉、南冥曹植、尤庵宋时烈等的诗文都掛于楼内,在后方岩壁上所刻的「涵碧楼」就是宋时烈的真跡。 涵碧楼为正面3间、侧面2间、2层楼的5樑构造,并以其歇山式屋顶木造建筑、以及能让水顺著流入黄江的楼阁屋簷而著名。


京畿道(涟川郡)

临津江发源自江原道以北,为北韩领土的平康、伊川郡地区,江水越过休战线,流经涟川郡、坡州,最后流入西海岸。临津江也是提起南北韩分裂之痛时,首先被想到的江。 临津江江钓主要盛行于涟川的郡南桥与临津桥一带。临津桥在4月穀雨(24节气之一,农曆4月20日)前后,以「钓竹篙头(鱼名,又名重唇鱼,学名Hemibarbus labeo)」驰名。 而郡南桥一带水源丰富,在水流湍急之处盛行以捲线器钓鱼。在此以钓竿钓鱼时,由于用浮标判别鱼是否上钩十分困难,需注意钓竿尾端的变化,且以蛆做为鱼饵较佳。


京畿道(高阳市)

京畿道枫洞的Any谷是京畿道指定的饮食文化街。这里的餐厅氛围雅致,主要是销售大麦饭、烤鸭店、火锅等的传统饮食店,有的还兼为咖啡厅和住家。还有自由歌手和乐队歌手驻唱到 2~3点的咖啡厅,也有可和歌手一起演奏、唱歌的地方。而且到处都有以1970~80年代的20岁青年们熟悉的场景为主题的空间。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三涉永庆墓是朝鲜太祖第五代祖母穆家李氏之墓。高宗光武3年(1899)在离太祖第五代祖坟濬庆墓不远处翻修重盖后而成,并修建了齐阁和碑阁。周边树木茂密,景色秀丽。每年4月20日全州李氏都会在此祭祀,而离此处4公里的活耆里便是濬庆墓。


全罗南道(珍岛郡)

全罗南道珍岛郡的南辰美术光是书法家长田河南镐先生于2003年建立的,地上有3层,一共有5个展示馆,馆内展示着书法、东/西洋画、雕刻、陶瓷等作品300余件,共有350多藏品,其中大部分是韩国已故作家和元老级作家、现代作家的国宝级美术作品,还有高丽青瓷、李朝白瓷等按主题分类展示的作品。作品精美高雅,令人赞叹。 美术馆的名字“南辰”是取河南镐先生名字中的“南”字和夫人名字中的“辰” 字而组成的。美术馆旁边的山丘上是一片繁茂的松林,周围溪水清澈,风景优美,和美术馆完美的组合在一起,仿佛一幅美丽的写意画。美术馆每周一休馆,早10点开门,晚六点闭馆。


全罗南道(康津郡)

朝鲜时代地方军事组织全罗兵营城位于全罗南道康津郡兵营面城东里,在壬辰倭乱与丁酉再乱时担当西南部地区军事本部的重要角色。全罗兵营城是建筑于朝鲜太宗17年(1417)长1,060m左右的平地城,目前保存下来的有城壁地基的下半部,以及城郭设施部份的尸躯门3个、龙城7个、建筑地基、础石与25个碑石(面事务所内),是韩国南海岸地区兵营中保存状态最为完整的。朝鲜孝宗7年(1656)至显宗4年(1663)间,荷兰船员Hamel因漂流至此地滞留归国后撰写了’Hamel漂流纪',内部详细记载了韩国当时的政治、文化与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