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北道(荣州市)

高28m的喜方瀑布位于庆尚北道荣州市丰基邑水铁里小白山喜方寺底下,小白山山腰海拔700m处的瀑布是小白山美丽景点之一,被选为岭南地区的第1瀑布。发源于小白山峰中的莲花峰(1383m),连接喜方溪谷,从垂直山壁上倾洩而下的水柱,发出奔腾声响并扬起水花,甚为壮观。


忠清南道(保宁市)

忠南保宁市的乌栖山自然休养林,位于保宁与洪城交界处的乌栖山南侧。休养林与乌栖山南侧流淌下来的明垈溪谷相贯通,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并且,这里秋天的紫芒尤为出名,来此观赏的游客逐年增加。林内有水游戏场、赤脚体验场、自然观察路、散步路等休闲娱乐设施,以及森林之家、休养馆、低层住宅等住宿设施。可通过主页进行预约。预约请点击此处


京畿道(城南市) , 龙仁

由城南市运营的银杏植物园位于城南市中院区银杏1洞,它是一处将养苗场和废弃排水场进行再利用而建的生态公园。植物园内拥有各种植物、野生花和昆虫,作为附近学生们的天然教育场,深受当地市民的喜爱,是附近居民经常光顾的自然休闲空间。 * 设施面积 - 34,760㎡ (10,533坪) / 游客中心面积 210㎡ (61坪) * 植物 : 89种 2,317株, 灌木 : 78种 13,689株, 花草类 : 209种 94,329株 * 昆虫 - 七星瓢虫、黄钩蛱蝶、黄刺蛾、点蜂缘椿象、黑尾大叶蝉、大斑宽盾蝽等


江原道(杨口郡)

第4地道是朝鲜为了侵袭韩国而挖的,在1978年韩国发现了第3地道,时隔12年后被发现的,位于杨口东北部26km的非武装地带,距军事分界线1.2km。整个地道高和宽均为1.7m, 深达145m, 总长2,052m。在陆军白头山部队发现地窟后,截止到1992年2月,先后投入37亿韩元来建造安保纪念馆和维护其中的坑道设施,来作为安保教育场而使用。在地道入口处,立有在发现当时,为搜索朝鲜军埋藏的水中地雷而牺牲的军犬而建立的忠犬碑,地道内部则有透明玻璃制成的15人用电动车,比起第1、2、3地道,更加方便了游客的观览,并且车内装有广播设置。在地道内的花岗岩层流出的地下水,未经任何污染,可以直接饮用。


仁川(江华郡) , 江华岛

2003年6月12日开馆的江华农耕文化馆,是位于仁川广域市江华郡佛恩面三成里的农耕文化教育机关。为提供都市人们易于接触欣赏的展览内容,以及教育成长中的儿童们农业公共利益价值而建立。有挖马铃薯、摘辣椒等农村体验活动,并销售人蔘、芜菁等江华农特产品,消费者还可通过文化馆与农民直接交易。


庆尚北道(安东市)

知礼艺术村是随着安东临河坝的建造而形成的一个村庄。安东市临东面知礼里曾几乎被水淹没,而经现在的知礼艺术村村长金原吉从1986年开始,将被水淹没的义城金氏枝村派的宗宅、书堂、祭厅等十余处建筑移到了村庄后山脚下。 这个村庄在1990年,被文化部指定为艺术创作村,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和研修的天地。虽然在国内建有多功能大坝的地方也不少,但是通过个人的创意和努力,建成的大坝,并跻身于文化财而受到保护,这里实属先例。 每到夜晚降临的时候,这里的星星显得格外耀眼,而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以及虫鸣凤吟声也是此处的一大亮点。而清晨的湖水,浮上层薄薄的水雾,恍若仙境。 这里无论是春、夏、秋、冬,总会给人以无穷的乐趣。游人可以在此处体验挖野菜、捕鱼、摘水果、拔蘑菇等活动,也可以品尝到安东地方特有的饮食,亦可以在被指定为庆尚北道文化财的,拥有三百五十年历史的木质古宅中感受来自古香的风趣。这里的石阶、吱吱作响的门、庭院中放置酱缸的平台,处处彰显着古典美的风韵。 知礼艺术村虽然是一处学艺术人执笔和研修的空间,但目前也被用作外国人的韩国文化体验场所,以及一般市民感受传统生活的体验场。 这里采用了太阳能淋浴设施以及配备网络,女性游客和外国游客也可以很轻松的进行操作使用。每年大约有5千余名游客来此参观。


江原道(杨口郡)

头陀渊位于禁止一般民众出入的方山面乾率里水入川支流地区,水量虽然不大,但因周边的山势形成了美丽的风景。另外头陀渊因未受污染,为著名的天然纪念物细鱗鱼之最大棲息地。 头陀瀑布流淌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瀑布周边地区的事先即使在白天也被笼罩在浓密的水雾中。在瀑布的底端便是头陀渊,其被20公尺高的石壁像屏风一般围绕着,而在东侧的3坪左右大小的凹穴中,则有像是留下发梳与马蹄印的岩盘。


江原道(杨口郡)

杨口统一馆位于民间通行禁止地区最北端的杨口郡亥安面,是为了实现统一而向国民展示朝鲜的实际情况,增加国民对统一的认知,达成统一共识而建立的统一教育场。统一馆在第4地窟前方的5公里处,在Punchbow盆地的左端,于1996年开馆。统一馆内主要由第一展厅、第二展厅、农特产品卖场组成,并建有可容纳100多台车的停车场。


忠清南道(礼山郡)

秋史古宅是朝鲜后期,实学者及书法大家秋史金正喜生前居住的古宅,此宅乃其曾祖父月城尉金汉荩所建立。秋史古宅占地面积266.11m²(80.5坪),内有门间斋、“ㄱ”字形的舍厅,”ㅁ” 字形的主卧以及供奉秋史先生的祠堂。“ㄱ”字形的舍厅南边的一间和东边的两间房,为地暖房,其余均是大厅和地板的。而主卧内则有6间大厅、2间内房以及对房。除此之外还有秋史先生的庙、其曾祖父金汉荩及夫人的合葬庙,以及和顺翁主红门。在秋史古宅的北侧,上行600m左右,即可看见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第106号的白松,此种松树产于中国北部地区,在韩国仅有几棵而已,因此十分珍贵。礼山的白松是秋史先生,在清朝时,从燕京带回来的树种,植于高祖父金兴庆的庙前入口处,原来从下方五十厘米处,有三个树干,但后来西侧和中央的两个均干枯而死,只剩下了东侧的树干。1980年,对树干进行了外形的整合手术,此后开始全心的进行保护和管理。


()

有一座小岛,它可以阻挡住进入方鱼港的巨浪,在海风、海浪的击打下发出如琴瑟般的声响,这座岛屿便是瑟岛。从大海上远眺瑟岛,其模样犹如扣在海上蒸笼,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蒸笼岛。而由于整个岛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故而也被人称为鹅卵岛。其中,环绕在瑟岛周围的海浪声—“瑟岛鸣波”被列为方鱼津12景之一。上世纪50年代末建成的无人灯塔孤独地守护着瑟岛,这片海域栖息着多种鱼类,是钓鱼爱好者们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