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道(西归浦市) , 旧济州

  1408年(太宗8年),为了供奉贤儒的牌位和地方人民的教育,教化,在大静县城内创建了大静乡校。1652年(孝宗3年),迁移到现在的位置,1835年(宪宗1年)为止,三次重修了大成殿,并于1772年(永宗48年)重建了明伦堂。现存的建筑中,有东斋•西斋•神三门•正门•大成门和各有5间的大成殿•明伦堂。大成殿中供奉着5圣,宋朝四贤,韩国18贤等的牌位。朝鲜时代的大静乡校,是从国家领取土地和典籍•奴婢,由教官教授学生,甲午改革后,根据新学制的实施,不再有教育功能,只在春秋两季奉行释奠,在初一•十五进行焚香。大静乡校于1971年8月被指定为济州岛有形文化遗产第4号,1948年4月开设并育婴文明学院。其收藏典籍有≪大静乡校节目≫等18种37卷,儒教经典的集注类成为主流。目前由济州岛乡校财团负责运营。


全罗北道(群山市)

位于群山市锦江Hagudok地区的锦江候鸟眺望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锦江湖为背景,是鸟类的乐园,是群山市民的和全世界人们的财富,作为国民生态观光地被保护起来,是一处绿色生态公园。锦江候鸟网带是每年到此栖息的数十万候鸟提交的自然生态报告,这里地理位置好,交通条件优越,人们很容易就可找到。这里还展示着各种昆虫/鱼类/动物等标本,以候鸟眺望塔为代表,周围环境和户外候鸟生态公园是以人类和大自然共存为主题建成的良好的教育场所,它超越了简单的标本展示馆的作用,也可活用为教育空间,是一家人出游的好去处。


庆尚南道(居昌郡)

位于渭川面黄山里黄山村前面龟渊洞的搜胜台是三国时期新罗和百济的国界,朝鲜时期属于安义县,日侵时改编为行政区域编入居昌郡直到今天。搜胜台在三国时期百济和新罗对抗时,百济送别派往新罗使臣的地方,开始担心回不来所以用担心愁字、送去送字,称为愁送台。愁送台又含有圣经中能够忘却世俗之虑的意思,所以也可以比喻成佛教的名字。后来,朝鲜中宗时期,乐水慎权先生在这里隐居,建立龟渊书堂培教指徒弟。柱的样子向乌龟,所以叫岩龟台,境内叫渊洞。现在的名字是1543年退溪李晃先生到安义县三洞游览时,在马利面迎胜里滞留时,听到它的来历,但因紧急政务换政,没能来到此地,他觉得名字不好听,送去提议改成同音搜胜台的四律诗,乐水新权先生刻到了柱上。 境内有龟渊书院、祠宇、内三门、观水楼、典祠厅、乐水亭、涵养齐、旌闾、山高水长碑和遗迹碑、岩龟台等,这些都由柳林和居昌慎氏乐水一族共同来管理,松林与水、岩石相融合景色优美,而且有自生自古岩和周边包括皋兰草的稀有植物。


忠清北道(报恩郡)

报恩郡和槐山的地形差不多,山地很多。三国时代,在三雄顶立的时局下,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山城成为当时的主要建筑形式,在当时各地修建的山城当中,最为壮观、实用。三年山城于慈悲麻立干13年(470年)建成,因在仅仅3年的时间内就建成了,所以得名为三年山城。据史料记载,在炤知 麻立干8年(486年)间,将军实竹还曾征发3千名苦力,对山城进行了改建。在新罗西部地方势力的扩张时期,起到了战初基地的作用。在三国统一战争时期,太宗文武烈王(654∼661年在位)还在此迎接了唐朝使节王文度。高丽太祖王建(918∼943年在位)也曾试图夺下此城,结果却大败而归。作为公认的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山城建筑,三年山城周长为1.7㎞,城墙高13m、宽8∼10m。西、北、东三面设门。特别是城墙各处建有很多谷仓,对古代建城方法的研究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城内众多大大小小的莲池,周围的城壁上还刻有玉笔、峨嵋池等字样,据说是出自与堪舆王羲之齐名的书法家金生的墨迹。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龙化海水浴场位于三陟市区往蔚珍方向约24km处,一旁有龙化川流入大海,后方则有茂密的松林。呈半月型的美丽海岸线向左右延伸,结合两旁的奇岩怪石,形成壮观的景色。 每到海水浴场开放时间,各种设施与民宿、生鱼片店、摊贩齐聚,相当便利。海水浴场水深1~1.5m,沙滩长约1km,虽然规模较小,但比起其他人来人往的海水浴场显得更为寧静,吸引许多喜好渔村悠闲气氛的游客前来造访。由于深入渔村,海水浴场风平浪静,没有明显的涨退潮,相当适合小朋友们在此奔跑嬉戏。又因海边有溪水流入大海,在海边嬉戏之餘,还能一併享受淡水浴的乐趣。


全罗南道(海南郡)

位于大海与蓝天交汇处的地角是白头大干南侧向南延伸的地方,它既是白头大干埋于韩半岛海水之中的终点,又可谓是韩半岛诞生的起点。地角是一处充满灵气的地方,据说这里是天门的打开之处,众多的先人和艺术家们都会在此举行神圣的仪式。在地角村中,传闻只要站在地角处,面对大海和蓝天许下心愿,定会心想事成。也正是得于此传说,地角深受韩国国内游客的喜爱,因为它象征着希望的开始,亦是国土巡礼的始发地。此外,地角还是韩国海洋文化的中心枢纽和传播的必经之路。


庆尚南道(昌原市)

首尔,釜山(釜田站),顺天(木浦)方向的火车停靠马山站,2010年12月15日起,利用KTX,无需换乘即可直达首尔站。  


忠清南道(瑞山市)

属于忠清南道四大名寺之一的开心寺,位于距离海美面约6km处的象王山(307m)茂密森林内。从停车场到寺庙院子的弯曲山路静僻而美丽,每到春季樱花娇艳绽放。开心寺大雄殿是正面3间、侧面3间的单层悬山顶式房屋,其结构为多包屋系统与柱心包系统的折衷式混合建筑技法。建于1484年(成宗15年),被指定为宝物第143号。使用无经修饰的弯曲树木为柱子,非常引人注目。


全罗南道(丽水市)

兴国寺的意思为“国家兴盛,则寺庙兴盛”,是为了祈求国家的昌盛而建立的寺庙。1195年(高丽明宗25年)由普照国师在灵鹫山深林中建立,兴国寺里有大雄殿、圆通殿、八相殿等文化遗产。兴国寺大雄殿的所有殿门都可以被打开,成为其特征,大雄殿后佛帧画被指定为第578号宝物,兴国寺入口的虹桥以秀丽的姿态展现了宝物的价值。此外还有兴国寺卢舍那佛挂佛帧、水月观音图、十六罗汉图等3件宝物。壬辰倭乱时期有300多名僧兵水军在此训练,兴国寺也因此而出名。每年4月初旬开始的一个月里,灵鹫山便成了一片火红。兴国寺大雄殿后面海拔439m的灵鹫峰和510m的进礼峰之间的山脊上到处都开满了金达莱花,形成一片壮观的景象。这一时期还会举行灵鹫山金达莱庆典活动。


庆尚北道(庆州市)

感恩寺是新罗第30代王文武大王完成三国统一大业后,为了借助佛祖的庇佑赶走日本海盗的侵袭而开始修建,但文武王在寺庙还没建成时就已驾崩。他的儿子神文王依据遗言,在即位的第二年将该寺庙修建而成。文武王临死前留有遗言,希望自己死后化为海中之龙,继续保卫祖国,神文王依其父亲所言,将文武王葬于大王陵,并将为其父而建的寺庙称为感恩寺。目前的寺庙是在1792年通过两年考察研究,依据当时建筑物的风格模仿而建的。并且还在金堂之下发现了象征文武王成为海龙的特殊构造及东侧通路的痕迹。寺中高耸的两座三层石塔建于统一新罗时代,为可分割成数十个部分的组装式结构,高13.4米,是新罗三层石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