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南道(巨济市)

玉浦大捷纪念公园是为纪念仁辰倭乱(1592—1598 日本侵略朝鲜引起的战争)中抵抗倭寇取得木浦海战胜利的李舜臣将军(1545-1598 朝鲜中期武臣)而修建的。木浦海战中,李舜臣将军带领将士击沉来侵的26艘日舰,不仅取得木浦海战胜利,也对后来的战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木浦大捷纪念公园竣工于1996年6月,内有陈列朝鲜时代武器及李将军遗物的纪念馆、悬挂李将军遗像的祠堂、高30米的纪念塔和可眺望周边海景的玉浦楼等建筑。玉浦公园靠海,海岸边到红、白两色的防海堤相对,后面即是大宇造船所。随着游客的增加,为安全起见,目前防海堤禁止游客通行。


忠清南道(牙山市)


江原道(宁越郡)

朝鲜民画博物馆于1998年动工兴建,并于2000年7月29日开馆,馆内收藏有3千多件朝鲜时代的民画。内部还有可以直接体验于木板上画民画的体验区,以及只有成人可以进入参观的春宫画展示馆。宁越除了民画博物馆外,还有金斗笠文化馆与印度美术博物馆等。


京畿道(安山市)

2006年10月开馆的京畿道美术馆以生机勃勃的生态湖水为背景,建筑正面为明亮的玻璃构造。馆内展示收藏着国内外艺术家们的各种作品,并提供研究、教育、宣传等各种文化服务。这里还可以举办专业性,艺术性、地域性以及世界性互相融合的各种企划展示。


江原道(麟蹄郡) , 江陵

 内麟川发源于襄阳的伏龙山,是与小桂芳山流出的桂芳川及县里的芳台川合流后流淌40多千米融入昭阳江上游的溪谷。奇岩怪石和沙滩、砾石,发着银光的白沙场与处处可见的清澈见底的溪水形成了神秘的融合,只是看看就会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去内麟川的路也是非常平坦的,到处都是游园地,休息所和停车场。可以野营和尽情的玩水,是适合家庭旅游的地方。另外,也被认为是漂流的最佳去处。 


庆尚北道(高灵郡)

  大伽倻时代的主要史迹地,高灵池山洞古坟群 高灵是曾古代伽倻国的都邑,从拥有六伽倻的盟主金官伽倻的兴盛到灭亡,这里留下了众多的一击。其中的代表性池山洞的200余座古坟中,经1977年庆北大学和启明大学博物馆和考古人员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文物,为研究当时的墓葬文化、历史背景、文化技术水平、生活面貌等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拥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古坟群中出土的伽倻时代文物 池山洞古坟中出土了大量在研究伽倻文化方面的珍贵文物。其中有陶制器皿、矮脚盘、陶缸等反映了伽倻时代以泥陶制器皿为主的生活方式。并有枪•弓箭•刀•斧头等铁制武器和伏钵形马镫•马蹄掌等驭马用具。伽倻时代军事和武器情况由此可略见一斑。此外,还发现了很多玉器和像金铜冠之类的金银饰品,可见当时身份地位的分化已十分明显。   [文化财现况] 指定号  史迹 第79号   指定年度  1963年1月21日   所在地  庆北高灵郡高灵邑池山里 山8    时代  伽倻   面积  81万3227㎡,200余座  


忠清北道(堤川市)

* 承载人类愿望的地方-绫江苏台文化空间 * 从清风沿著如画般美丽的湖畔道路往玉笋大桥前进,途中会看到吸引过客目光的绫江里Sotdae展览馆。村庄入口处设置了上头有鸭或鸟塑像的苏台,苏台源起于古朝鲜时代,原本是为了将人们的心愿(村庄安宁与丰饶)传达给上天而以树木或石头製作的长杆。绫江苏台文化空间在韩国传统苏台上加了现代塑像,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昇华成艺术的苏台雕刻为尹荣镐(音)的作品,数百件苏台展示于室内外,成为可品味苏台艺术精髓的文化空间。 * 绫江苏台文化空间邻近好去处-绫江溪谷 * 文化空间所在地绫江里有著闻名堤川的绫江溪谷,其发源于丹阳郡赤城面与堤川水山面交界的锦绣山(1,015m),长6km贯穿西北后流入清风湖。溪谷有着蜿蜒于茂密松树林间的沁凉溪水、鬼斧神工的峭壁、清澈见底的潭水,以及倾洩而下的瀑布等绝美景色。上游区域由于地势较高、日照时间短,据说夏天也会结冰,因此被称为冰谷。冰在初伏时最多,中伏只有在石缝间看得到结冰景象,末伏时则要将石头拿起才能发现冰的踪影。溪谷左边稜线岩壁下就是新罗文武王时期由义湘大师所创建的淨芳寺。


京畿道(金浦市)

    爱妓峰 爱妓峰是描述丙子胡乱时平壤监事和爱妓的凄美爱情故事的地方。位于金浦半岛最北端西部全线的首都圈临近位置,越过北部境地便可以看到。每年的圣诞节,这里的圣诞树,释迦诞辰日的时候,点燃的大型灯盏都会照亮整个北部。 现在进入展望台,是国民安全教育现场。 为望拜失乡民,1993年建立了望拜团。还是有名的海兵队顽强抗战作战地。 爱妓峰观光及考察所得收入的全部由在乡军人会作为报勋基金之用。 * 出入顺序 1) 只有机动车辆可在检问所出入(步行或自行车均不可) 2) 由1名代表在出入申报处填写申请书(申请书自带),持带身份证,由检问所确认后方可出入 3) 外国人访问时(除了填写国籍之外)需携带护照 * 观览区域 1) 利用望远镜及观览景可以观览北部领土和朝鲜名地 2) 观览金浦地区海兵队战绩碑纪念塔 3) 海兵队观览VTR 视听(讲堂300多坐席) 4) 爱妓峰的简单介绍实习(需在1 ~ 2天前预约)    


仁川(西区) , 仁川市区

黔丹地区自1999年起开始了文化遗跡的发掘调查,并发现了大量青铜器时代的遗物,以及旧石器时代至朝鲜时代的各种遗跡与遗物。以这些调查成果为基础,黔丹先史博物馆于2008年11月27日开馆,并将先史时代的生活依照时代别、地区别展示,另外也开设可以直接体验先史时代的体验学习活动。


全罗南道(康津郡)

位于万德山山脊上的茶山草堂,是朝鲜时代实学家丁若镛先生在流放时居住过的地方。茶山原为康津橘洞后山的山名,在此生活的丁若镛先生将此作为了自己的名号。    朝鲜后期的代表实学家茶山先生于1801年被流放康津,在这18年间,他撰写了《牧民心书》、《经世遗表》等500多卷书籍,将朝鲜时期以理论为主的性理学研究升华到了实用性的层面。 茶山先生是晋州牧使丁载远的第四个儿子,28岁考取文官,前后担任艺文馆检阅、兵曹参知、刑曹参议等官职,在1801年受到辛酉迫害而被流放到庆尚道,后经黄嗣永帛书事件被流放至康津。 起初,他在位于康津邑东门外的酒庄以及弟子李学来家中度过了8年,于1808年的春天迁至堂山草堂,在这里度过了10年的时光。他在教导弟子的同时,写书著作,茶山的众多伟绩都出自于这里。 随着岁月的洗礼,茶山草堂因年久失修而有所损坏,在1957年由茶山遗址保存会进行复原后,在茶山先生居住过的地方建立了东庵,在其弟子们留宿的地方建成了西庵。 除茶山草堂外,茶山先生还留下了茶山四景。其中包括茶山先生亲自刻下“丁石”的石头,亲自寻找水源泡茶的药泉,泡茶用的盘石茶几以及莲花池中的假山。此外,这里还有茶山先生在怀念故乡时所建的天一阁。 茶山先生于1818年57岁时解除流放,重返故乡马才,在享年75岁时离开人世。在阅读茶山先生的独白书时不难发现,他在返回故乡后仍对茶山的生活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