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北道(安东市)

陶山书院位于庆尚北道安东市陶山面土溪里,为了悼念李滉(字退溪)的学识和德行,在1574年(宣祖7年)建立的。朝鲜中期的性理学大家李滉先生在明宗16年(1561),亲自建立了陶山书堂和农云精舍,在此修养身心,研究学问,通过讲学,培养为国家百年大计有用之才,形式上和现在的私立学校有异曲同工之处。书院的建筑风格整体上来看,朴素简洁,恰到好处的反映了退溪本人的生活作风以及研究学术书生们的高风亮节。书院大体上分为陶山书堂和陶山书院,其中陶山书堂是退溪先生居住和传授弟子知识的场所,而陶山书院则是在退溪先生去世后,建立的书堂和书院。陶山书院建于1561年(明宗16年),据说是在退溪先生归乡后,为研究学术问题而建,内部较古老的建筑,都是退溪先生亲自设计的。并且,当时还修建了供儒者居住的宿舍“农云精舍”,以及下库直舍。在退溪先生去世4年后的1574年,他的弟子为了追悼先生,继承和发扬他的学术,合力在原陶山书堂后侧建立了陶山书院,并在次年1575年,宣祖韩锡俸亲笔为其提名“陶山书院”,并成为了赐额书院。1969年这里被指定为史迹170号,在宣扬先生的文学思想和爱国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忠清南道(公州市)

* 邂逅旧石器时代生活面貌,石庄里旧石器遗跡 * 公州石庄里旧石器遗跡与公州市直线距离约6㎞,是位于长岐面石庄里锦江北岸冲积沙丘的韩国旧石器时代代表遗址,被指定为史跡第334号。遗跡于1964年至1974为止由延世大学博物馆主持10次调查,据结果表示,旧石器文化共形成27个地层,其中有遗物的文化层约有11个。而后于1990年至1993年间再度进行具体的发掘调查,随著更多文化遗跡的确认,此遗跡的性质也被明确定位。 依地质层来看,石庄里遗跡可分为河床、河边、山坡三种堆积层,位于下方的各堆积层分别于两个不同的间冰期与第4冰河期堆积而成。由河边堆积层最上方的树木根系,可证明其为于温暖气候之处生长的树木,而将出土的木炭以放射线定年法推断,可知其生长年代早于5万270年前。此外,由山坡堆积层1号房屋遗址的火窑残渣,可知其为2万630年前的遗物。最下方的河床层,则推测可上溯至30~50万年前。在12~14个文化层中,由下至上展现了当时石材与石器製作手法的发展过程,以石器的特征来看,旧石器前期的直立猿人多以石英与片麻岩粗略打製成沉重的单刃石器与两刃石器,旧石器中期的早期智人在此之外还以斑岩打製更进一步的刮削器、锥子、切刀、刨刀、锯刀等石核与剥片石器,并使用转动敲打的手法。旧石器后期的晚期智人则使用极先进的间接打片-石刃剥离手法,以更细緻精密的作业製作出石切刀、石刮削器、石刮擦器、石雕刻器等,石材更采用由远处取得的黑曜石与水晶。


江原道(杨口郡)

Punchbowl是位于杨口郡亥安面海拔400∼500m高地上的盆地,约在杨口郡东边22km处,盆地整体像一个Punchbowl而得名。盆地往北渐宽,南部偏窄,又像盘子。地形奇特。经勘察分析盆地的花岗岩后,发现盆地的主要岩石花岗岩由长石71%、石英22%、云母5.7%的成分构成。长石比石英、云母更容易风化,在常温下,迅速粘土化,盆地地处岩层比高处岩层,更快风化,最终形成了如此奇特的盆地地形。 盆地所在的江原道杨口郡亥安面有6个里,470余户人家,1,700余名居民。 大岩山是6.25战争中兜率山战役等曾经激战过的地方。现在立有战争纪念碑,当地还有处处都有战争间留下的地雷的传言,令初到者空吓出一身冷汗。当地还生长着天然纪念物苦参,并有许多珍贵的植物物种。海拔1,300m的大岩山山顶还有韩国唯一的一个高地沼泽“龙泽”,是极好的青少年教育场所。盆地西北边有1990年3月3日发现的第4洞窟,和第1、2、3 洞窟不同,第4洞窟可乘车参观。想参观第4洞窟和乙支展望台时,到统一部杨口统一馆填写出入申请书后即可出入。


京畿道(安山市)

2006年10月开馆的京畿道美术馆以生机勃勃的生态湖水为背景,建筑正面为明亮的玻璃构造。馆内展示收藏着国内外艺术家们的各种作品,并提供研究、教育、宣传等各种文化服务。这里还可以举办专业性,艺术性、地域性以及世界性互相融合的各种企划展示。


忠清南道(青阳郡)

 位于忠清南道清阳郡的七甲山,海拔561m,于1973年被指定为国家道立公园。七甲山虽然不太高但山峰和峡谷此起彼落,另外还有苍郁的树林。 在七甲山四季都有不同的风貌,春天的寺庙和樱花,夏天的避暑林,秋天的枫叶,和冬天的迷人雪景,所以一年四季都很适合人们游玩。而且七甲山道立公园还设计了7条不同的登山路线供游客选择。


庆尚南道(金海市)

太和江流淌于蔚山境内,将城市由中心分为两部分,如母亲河般哺育了两岸的蔚山市民。太和江环绕火龙渊,途经鹤城二水三山,最终汇入东海。其流域东西宽约36㎢,南北28㎢,虽大部分在山岳地区形成,但太和江的下流经过平原,水流较缓,是蔚山市民的重要水源。


全罗北道(任实郡)

任实奶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任实既没有特产也没用特色。比利时的智丁焕(音)神父作为宣教士来到这里。当时的任实郡守请求智丁焕神父为仁实的信徒及任实郡全体人们进行活动,经过一番苦心后,开始了奶酪制作。最初的奶酪是用山羊乳做的。从两只山羊开始的任实奶酪,如今与任实奶酪主题公园一起,已经十分繁荣。任实奶酪主题公园是带动任实奶酪观光产业的一种登山营帐,今后将开启新的蓝图。 在任实奶酪主题公园里可以通过奶酪体验场、宣传馆、乳加工工厂、特产销售处等各种设施体验任实奶酪的过去与现在、未来,通过奶酪科学研究所正在进行生产名品奶酪的研究。公园内运营以宽阔的草地和欧洲风格景观为背景的奶酪体验,不仅可以作为儿童的体验学习场所,也是深受家庭和恋人们喜欢的农村观光名所。


全罗北道(高敞郡)

高敞板索里博物馆是为纪念板索里理论家和作家申在孝、陈彩仙和金素姬等名唱家,并继承发展板索里的传统,在申在孝的古宅建立而成的。 板索里博物馆里有申在孝先生古宅、亭子和莲池,常设展示馆,无初怀乡美术馆。申在孝先生的古宅推测建于1850年,现在只剩下草房顶的厢房了。常设展示馆分为名艺殿堂、声音区、号角区、多功能室等。常设展示馆里有与板索里相关的各种有形、无形资料,为大众们提供学习和鉴赏高水平的板索里艺术的机会。


忠清南道(舒川郡)

* 可遇见茂密山茶林的地方, 马梁里山茶林 * 舒川八景之一的西面马梁里山茶林(又称冬柏林)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第169号,这里有拥有5百多年树龄的85株山茶树,形成为面积达8265㎡的茂盛树丛。3月下旬到5月上旬去山茶林,可以尽情地观赏在绿叶之间腼腆绽放的红色山茶花,登上山顶的山茶亭可以一览西海的蔚蓝大海和落日交映的美景。特别是五力岛的风景和大海的美景就好像一幅和谐的东洋画,会令人心旷神怡。并且这一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特殊性,是可以同时看到西海岸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所以人气倍增。每年3月在山茶亭一带举办山茶花章鱼庆典,在马梁里举办送日落迎日出庆典。 马梁里山茶林西边由于海风风力太强,生长的株数较少,而东边则分布了70余株,一般附在茶树中生长的山茶树能长到7米,而这里的山茶树最多只能长到2米左右。 * 马梁里山茶林中的又一亮点,冬柏亭 * 马梁里山茶林位于距西岛小学4.5公里左右的一处海岸小山丘上,沿着山丘小路往山顶行走的话,便能看到名为“冬柏亭”的一处古风古色的亭子。附近有80余株的山茶树在此生长,等到山茶(冬柏)开花时,景色十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