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扶馀郡)

古坟群位于海拔121m的陵山里一脉的腹地位置。作为古坟的所在地,这里不管是从风水上还是地理位置上看都是龙尊虎卧之宝地。坟群后方是主山,墓群周围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阴阳五行原理,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有山脉环绕,盐仓里的山位于南侧朱雀的位置,坟地前方约200m处坐落着王室们的陵墓群,陵山里河川就从这里缓缓流淌而过。古墓主要由2列组成,第一列3座,后一列3座,最后面的高地上还有一座,共7座。这里的坟都是圆形土坟,按照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种。第一列3座大型古坟直径约25~30m,后一列的坟径约20~25m,最后面的1座古坟直径约20m左右。1号坟东下塚是由长方形玄室和羨道构成的单室墓。玄室和羡道四面的石壁用巨大的花岗岩和片麻岩石板建成。在石室中央部分的地面,采用模砖石铺成,上面是长238cm,宽125cm,高17.5cm的棺台。上前细看内部的话,可以发现这曾是座1人用的棺台,后来两侧经扩建,被改修成了2人用的。2号坟中下塚也是由长方形的石室和相对较长的羡道组成的单室墓。顶部为隧道形结构,壁体是用狭长的长台石建成的。和松山里6号坟和武陵王陵的构造样式一样,只是壁石材料换成了长台石。石室全长672cm, 玄室长349cm,宽215.1cm,壁高130.4cm,坟顶高234.3cm,羡道长290cm,宽112.2㎝,顶高126.1cm。 3号坟西下塚则是由长方形石室和相对较短的羡道构成的单室墓。顶部四四平平,整个就是一块巨大的石板盖在坟顶。这种构造是7世纪时扶余地区的主流坟墓建筑模式。石室顶部长471.6cm,玄室长314cm,宽136cm,壁高131cm,顶部高约165cm,羡道长131cm,宽22cm,顶部高131cm。4号坟西下塚、5号坟中上塚、6号坟东上塚等是单室墓,坟顶是平四顶构造。7号坟是有长方形石室和短羡道构成的单室墓,壁体和坟顶各用4块板石构成。石室顶长355cm,玄室长139cm,宽62.5cm,壁高100cm,顶高145cm,羡道长55cm,宽90cm,顶高100cm。 最近在古坟群西方200m远处发现了陵寺(愿刹)的遗址,百济金铜大香炉和王铭石造舍利龛从那里出土再次说明了陵山里古坟是王室墓址。


忠清南道(扶馀郡)

圣兴山城是为了守护百济首都熊津城和泗沘城,与建在锦江下游附近的石城。站在山顶上可以将江景下的下游一带的美景津收眼底,于百济东城王23年(501)卫士士佐平白加所兴建,当时此地为加林郡,因此曾曾被称为加林城。依据『三国史记』记载,建造此城的白加将东城王困于此地,不满欲叛乱而将东城王杀害的地方,武宁王登上王位后才平定此事并处死白加,因此可以得知此山城在战争上的重要性。城的形态要在山顶用石材及泥土筑城的圆环形建筑。城內的南、西、北门、军仓及水井三地用石材筑城了可起到保卫作用的堡垒。此外,也是百济复兴运动军的据点。663年当时攻击此地的刘仁轨就评断此地险峻坚固,是个非常难以攻占地要塞地。高丽初期庾黔弼和甄萱此大战,使这里成为难民区,因此庾黔弼将军在此扶民救贫,并设祠堂,每年固定举行祭祀。这座城是百济时期兴建的的城中唯一有确切年代的,是得知昔日地名的重要遗迹。比起锦江北岸百济时期的土筑山城,石筑的马鞍形山城,以及南、西、北门、军仓及水井,更具有堡垒般的保卫作用。城的外观呈马鞍形,城墙约高3∼4公尺,土筑,外墙部分用花岗岩以水平方向堆砌而成,只有东墙是由土建成。一部分內部用泥土填满,外墙用石筑的内托建筑方式,因此被挖掘的地区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壕沟。为了坚固西侧城璧的石筑部分,在原来的基础上比其他城牆加厚了1.5公尺左右,土筑部分主要依照山陵线而建。主要城门南门的宽4公尺,至今仍残留有基石。城内约600余坪的平坦台地,从在此设置的将台看來,就可以推测此地为重要的站略要地。城的东墙内侧可见到一口沿用至今的水井。在南门前的土城山有个环状约200公尺的堡垒,另外还有两个附属在此的小堡垒。由此可推知百济大大小小山城的特色。


庆尚南道(昌原市)

以镇海观光胜地而被人们所熟知的余佐川是MBC电视剧《罗曼史》中两个主演(冠佑和彩媛)参观完军港祭以后第一次在桥上见面的地方,电视一经播出这里就被称为“浪漫之桥”,迅速成为人们接踵而至的观光胜地。4月时分,樱花开满了整个城市中心这里是镇海区中欣赏樱花的最佳场所,届时,到处都是挤满了为欣赏樱花美景而来到这里的游客,也不乏是都市中的另一道风景线。


江原道(江陵市)

在正东津,可以洗海水浴的地方有三处,即正东津站前的大海、漏沙公园旁的海、以及正东津防波坻所在的海域。而其中,较为便捷的是正东津站前的和漏沙公附近的海域。漏沙公园昼夜明亮,其南边有雕刻公园和鲜花路。正东津站前的海域,岩石林立,随处可以摘吃到海贝、红蛤、海带等,因此深受游人喜爱。作为世界上距海最近的火车站,迎着东海的青波,听着海浪拍岸之声,仿佛在聆听一场演奏的清晨音乐会。正东津海边位于江东面正东津1里,拥有长250m,占地1万3000㎡的沙滩。自从1997年正东津日出观光列车运行后,这里变得格外拥挤。据说曾经这里的一个村庄,有座突出的山,名为高城山,每年都会从江原道的高城征收税金,后因高城一个神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一问题,从此就再也不用上税了。而这座山,为了使游人能更好的欣赏日出美景,于1999年6月在山顶建了个八角亭子,叫做迎仁亭。


江原道(三陟市)

大耳里洞窟地带分布着包括幻仙窟、观音窟、梯岩风穴等6处洞窟,被指定为第178号天然纪念物,在1996年,经过开发,作为石灰洞窟的幻仙窟开始向一般游人开放。幻仙窟不仅内部美景不断,外部由德项山、烛台峰、地角山、莫弥山等包围,山岳景观尤为壮丽,并且,这里花香房、瓦房、桶臼子等民俗资料丰富,周边还有大耳里郡立公园等便利设施。幻仙窟总长6.2km,是东洋最大的石灰窟,位于海拔500m的山腰处,洞口宽14m,高10m,呈拱形,从中流出大量洞窟水。幻仙窟内部不仅可以看到国内其他石灰窟固有的华丽的石钟乳,亦可看到分阶段形成的生成物,以及观察到它们生成、成长、退化的过程。尤其是中央广场的石笋以及入口处的“万里长城”和蘑菇形的钟乳瀑布,是全球任何洞窟都无法欣赏到的奇观。洞窟内10余个大大小小的洞窟湖水和6处瀑布,沿通道前行,仿若行走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溪谷一般。幻仙窟的内部大部分是由石钟乳构成的,直行40m所到达的中央广场,拥有可在同一时间容纳数万名游客的白沙滩,非常壮观。窟内的洞顶到处可见倒悬着的钟乳石群,以及大规模的溶蚀丘和溶蚀孔,时而从顶端滴下的落水,将洞窟点缀成了一处人间仙境。幻仙窟内年中温度始终保持在11摄氏度左右,通过观察从洞顶以及四周墙壁的渗水量,可以轻易区分出四季的变化,当水珠悬浮在洞顶或墙壁上而不滴落时,经光线的折射,水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令人陶醉。在幻仙窟内栖息着码头菊头蝠、百足虫、灶马、爪鲵、涡虫等24种生物,其中蝙蝠、爪鲵、灶马等生物在开放的区间内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 幻仙洞的由来和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大耳里村的烛台岩附近有瀑布和小房屋,有位美丽的女人,因此处景色极美,经常来这里洗澡。某天,在村民的追赶之中,行走到现在幻仙窟的所在地,霎时间电闪雷鸣,天降巨型的岩石,而女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村民便认为这个女人是仙女的化身,把岩石堆积的地方起名为幻仙窟,在此进行祭祀来乞求平安。在女人消失后,烛台岩附近的水逐渐干涸,而幻仙窟的水却高涨起来,形成了现有的仙女瀑布。天降的岩石,在目前前往幻仙窟的胡同内还有残留,并在岩石上建有山神堂。也曾传说有位高僧进入幻仙窟内修道,但却无人见过这位高僧从中出来,于是关于这位高僧是幻仙的传说也就流传开来了,高僧的禅杖插于山神堂前,正是现在刺楸树所在之地,而这位高僧的寄居时曾使用过的炕和灶台,目前仍保留得完整无缺。


江原道(平昌郡)

凤凰城公园是一处由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公寓式酒店、宾馆、青年旅馆组成的综合休养度假村,这里各种休闲设施齐全,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全罗南道(木浦市)

这里原本是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的木浦支社(近代历史馆),建于1920年6月。整个建筑呈西方建筑风格,它时刻唤醒着人们对于惨痛历史的觉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证。目前该建筑被当作木浦近代历史馆而使用。* 旧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木浦支社(全罗南道纪念物第174号/1999.11.20指定)


忠清南道(礼山郡)

位于忠清南道礼山郡德山面德崇山的修德寺是早在百济时代建筑的寺庙。修德寺大雄殿正确的建筑年限是1308年,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修德寺到目前为止仍保存着原貌,其大雄殿从1528年到1803年,进行过4次的修复。除了大雄殿外,修德寺还保留了3层石塔等众多文化财。


5.0/3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金仙寺位于三角山(北汉山)山脚,因邻近首尔市中心而非常方便,位于天然岩石与翠绿松树林环绕的溪谷为其优点。金仙寺的寺院寄宿分为休息型、佛教文化体验型、寺院生活3种,寺院寄宿活动让生活忙碌的现代人可以安静地回顾自己,有助于找回自我。  


全罗北道(全州市)

自然和人和谐共存的韩国道路公社树木园位于湖南高速公路顺天基点170.38Km处,海拔20~30米的相对比较温暖的地带。拥有176科3210余种植物,分为湿地园、教材园、溪流园、无穷花园、野草园、竹林园、一般植物园、药草园、南部树种园、玻璃温室玫瑰园、岩石院等12个主题园。由韩国道路公社运营的这座非盈利目的的树木园向所有人免费开放。为了恢复1972年因建筑高速公路而毁损的自然环境,以建造提供树种和草地的苗圃园为目的,这里从1983年起开始种植培育植物直至1992年才正式向一般人开放。现在年间迎来20万名游客前来这里享受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