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中区)

从乙旺里翻过一座山坡,不过五分钟的路程便可到达王山海水浴场。如果说乙旺里是热衷于多彩避暑生活的年轻人们的最爱的话,那么王山则多少显得冷清,这里的渔村气氛更为浓重。王山海水浴场的民宿距离海边有些距离,广阔无垠的海岸上是无际的沙滩,非常适合野营。笼罩在盐田路上的王山日照是龙游八景之一。届时,整个世界被染成红色后渐渐消失于大海深处的景色尤为美妙。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江原道立花木园位于湖畔之城春川的北部,1996.2至1998.10间,司农洞示范地上设立起乡土花草展馆与树木园,并于1999.5.20日向一般游客开放。如今的花木园既是学生的自然课堂,也是市民们喜爱的休憩场所。花木园内主要有江原道山林博物馆、乡土花草展馆、人参卖场、咨询室、八角亭农具仓库等以外,还有面积达15092坪的树木园、草坪、喷泉广场、荷花池等。


京畿道(南阳州市) , 议政府

位于京畿道的南杨州综合摄影城拥有各式露天摄影布景以及摄影棚和放映厅。除此以外,摄影所内还设有讲述电影发展史的电影文化馆、让游客直接参与其中的电影体验馆和陈列剧中所用服饰及其它物品的道具室。2000年大获畅销的电影《共同警备区》和刻画朝鲜时代画家张承叶生平的林权泽导演作品《醉画仙》等都曾在此取景。


釜山广域市(影岛区)

 国立海洋博物馆以“我的大海,我们的未来”为主题,是承载了海洋文化,海洋历史,海洋历史人物,航海船舶,海洋生物,海洋体验,海洋造船,海洋领土,海洋科学等有关于海洋之一切的综合海洋博物馆。模仿水滴建造的美丽外观可称之为足以代言韩国海洋的世界级地标建筑。另外,国立海洋博物馆在韩国也是第三大规模的建筑物。 馆内收藏有从海洋的历史一直展望到未来的国内外1万4千余件海洋文物。通过8个常设展示室,以及企划展示室,儿童博物馆等展示场所进行展示。除此之外,国立海洋博物馆作为复合型文化空间,还设有海洋图书馆,水族馆,大讲堂,露天公演场,4D影像馆等设施。  


庆尚南道(金海市)

* 金首露王长眠之处-首露王陵 * 首露王于西元42年成为驾洛国始祖登上王位,并于西元48年迎娶印度阿踰陀国公主许黄玉为王妃,是为金海金氏始祖。王陵于宣祖13年(1580),由岭南观察使许曄修建成现在的样子。陵墓区内包含供奉首陵王与首陵王妃神位的崇善殿,以及安香阁、典祀厅、祭器库等各种建筑,还有神道碑、功绩碑等石刻物。陵前墓碑为朝鲜仁祖25年(1647)所立,崇善殿则是高宗21年(1884)由国王命名。 * 首露王陵附近景点 * 崇善殿 - 供奉驾洛国始祖首露王与王后许氏神位之处,庆尚南道有形文化财11号 安香阁 - 1824年建,保管国家所赐欲用于春秋祭礼的香与祭文的地方 纳陵正门 - 首露王陵正门 龟旨峰 - 风水学中,这里是显现十隻乌龟聚集在一起的现象之地。根据三国遗事记载,西元42年龟旨峰有六个金蛋从天而降,暂时放至于金官城我刀干的家中,隔日这些金蛋全部化身为童子。其中一位童子即成为首露王,剩下5位童子后来被封为5伽倻的酋长。 崇善殿祭礼 - 由国家于此处举行春秋祭礼(农曆3月15日与9月15日),而正月初一、中秋、冬至则由崇善殿参奉供上茶礼,每月的初一与十五则会焚香。


全罗南道(求礼郡)

智异山温泉世界拥有东洋最大规模,占地面积4千多坪的主题公园型露天温泉设施,采用完全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物的100%天然矿物温泉水。此地的温泉水富含锗和碳酸纳,对皮肤病、神经痛、关节炎、糖尿病、妇女疾病等各种成人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还附带可以住宿舍疗养的温泉观光酒店。    


济州道(济州市) , 中文旅游区

像牛横卧并浮在水面的牛岛以碧绿的草原、黑色石篱笆以及灯塔呈现出最具济州岛特色的风光。在附属济州岛的62个岛屿中牛岛是最大的,牛岛偶来能欣赏一年四季蔚蓝色的美丽大海,以及牛岛美好的风光路线。经过牛水桶丘陵,走过被完整保存下来的石篱笆偶来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生长著黑麦、大麦和花生的田垄偶来。 现存的牛岛峰散步路线是可以直接往上前往瞭望台的路线,牛岛偶来则是会经过海水淡化处理的牛岛水库旁小路,再登上牛岛峰的路线。一路上的罌粟花和深红三叶草把这条路妆点得如诗如画。


首尔(广津区) , 首尔东部

  高句丽遗迹宝库“峨嵯山”   位于首尔和九里市交界处的峨嵯山,海拔287m,因山势平缓,附近的市民经常到此登山,锻炼身体。沿着山路,只需40分钟左右即可登至山顶,一览汉江和首尔市景。据推测,现在的烽火山、忘优里公共墓地区和龙马峰等地,在朝鲜时代,统称为峨嵯山。在三国时代曾建有20余座堡垒,经发掘调查,发现其作为高句丽军事遗迹的重要性,并于2004年被指定为国家文化财。* 峨嵯山石质古坟 - 久尾川村西边的岩石山在海拔125m处的石墓。磐石(宽而平坦的岩石)上以大石建造的墓相当奇异,立有2块长石,一边用来挡住入口,上方用板石盖住。* 大圣庵 – 新罗647年建的寺刹,原名为梵窟寺。1921年开始才改为大圣庵,今日的大圣庵为1992年遭祝融之灾后重建而成。* 温达石塔 - 峨嵯山温达石塔旁有天然的泉水。经岁月的变迁,目前只剩下部分石塔。当时石塔的整体规模已无法查证,据推测建于高丽时代。 


庆尚北道(庆州市)

鲍石亭(面积7,432㎡)位于溪边的岩石上,1963年1月 21日被指定为史迹第1号。这里原是新罗(BC57-AD935)时期行宫的遗址,现在当时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只留了下形如鲍鱼的石水渠。石槽呈弯曲形,如同鲍鱼壳一般,故取名鲍石亭。鲍石亭由约63块石材组成,宽35CM,平均长26CM,全长约10米。据说以前曾将南山溪谷流出的水导入鲍石亭后再通过石龟喷出。但现在石龟已不复存在了。新罗的国王们经常带领着君臣、贵族们来此游玩。据说他们把酒杯放在沿石槽而流淌的水中,在酒杯移到自己身边之前吟诗,享受曲水流觞之风流韵致。鲍石亭旁边是南山的鲍石溪谷,这里溪水清澈,景色宜人,自新罗时期起就深受人们的青睐。因此新罗王室选择这里建造了行宫。现在仍有数百年榉树、松树、竹林,氛围十分幽雅。


庆尚北道(安东市)

新世洞7层砖塔是韩国最高、历史最久远的塔,建于天下统一的新罗时代。塔高17m,基坛部分高7.5m。这一代被称为法兴里,因此人们推定砖塔是和统一新罗时代建的法兴寺同期建立的。基坛的横断面呈方形,现在用花岗石制作的八部众像和四天王像中的6座摆放在塔的一面,塔南面的中间设有阶梯。八部众像和四天王像被认为是手工雕刻而成,不仅雕刻时间不一样,摆放秩序也毫无秩序。基坛上面有残留的水泥圈痕,所以人们也怀疑这些石像原来是不是呈圆形排列的。而且历史上在单层基坛旁边摆这么多雕像的情况及其少见。塔身部各层长约28cm,宽约14cm,用厚约6cm的深灰色砖石堆砌而成,第一层最高,南面中央下半部分用花岗岩围成了一个小型龛室,内部呈向上减窄,呈方锥形,1面有一个长达48cm的方形孔,据推测是擦柱孔。2层塔身与第一层相比,缩短了近4分之1,从3层往上也没有狭窄的感觉,7层照样也很开阔,令人感觉十分安全。屋盖石是砖塔特有的形态,在塔檐上下,隔出一层,塔檐和水平方向一致,各个屋盖的宽对照塔的宽度建得很整齐。下面撑木的数量,第一层是9根·8根·7根·6根·5根·3根,屋盖上面从第一层开始是12根·10根· 9根·8根·7根·6根·5根,每上一层,就会有一定的层次感。据推测,现在的落雨面,曾有一部分盖满了瓦片,这座砖塔是模仿之前的木塔建筑建造而成的。相轮部还保留着露盘,在《永嘉志府東五里》中对法兴寺砖塔有所提及,书中关于砖塔有“上有金銅之饰,李股撤面纳官铸成客舍所用什物)”的记录,根据记录推测塔身还有一部分金铜相伦部。并估计塔被建于1487年(成宗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