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广域市(影岛区)

* 釜山港发展的象征─釜山大桥 * 釜山大桥与1934年完工的影岛大桥同为连接影岛的交通路桥,其不仅具备了迅速疏通影岛地区造船工业园区与新兴港湾逐渐增加的交通量的功能,更扮演著港口连接道路的角色。 釜山大桥长260公尺、宽20公尺,共具备了4车道,两端更有著宽2公尺的引道。其与影岛大桥呈平行,两者仅距离约100公尺。釜山大桥采取了拱桥式的建筑工法,高达31公尺的钢造拱型更成了釜山的地标之一。 釜山大桥为迎接韩国大门的釜山港开港100周年,象征釜山港的发展而建造。其构造相当具有特色与美感,并且完全仰赖韩国国内的技术打造完成,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忠清南道(公州市)

东鹤寺位于距公州市内约25km、大田市内约8km的公州市反浦面鹤峰里。该寺建于724年,935年新罗[57BC ∼AD 935]灭亡后,937年寺庙改名东鹤寺以供奉新罗的始祖。1950年朝鲜战争时东鹤寺被火烧毁,1960年后才得以重建。东鹤寺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尼古寺庙,现仍有150多名尼姑在寺内修行。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位于春川孝子洞的Momzit剧院具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总面积1千500多平方米的规模,设置了150个坐席的公演场和练习室,化妆室等,是哑剧,国乐,舞蹈,话剧等多题材的小公演专门空间。以“一个人的肢体动作能改变世界”为信条的Momzit剧院是展现身体,动作,形象的所有的公演艺术,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了可以尽情享受,表现和参与的空间。


首尔(冠岳区)

将高丽名匠仁宪公姜邯赞将军(948年~1031年)的诞生地圣域化的地方。1973年从首尔市将将军的出生遗址地进行整顿,形成现在的样子。落星岱3层石塔的第一层塔身前面用楷体刻着“姜邯赞落星岱”铭文,所以称为姜邯赞塔或姜邯赞落星岱塔。建成年代为高丽时代,建筑原料为花岗岩,塔高4.48米。因为有这个塔,所以这里以前的村子叫做塔谷,旧时村里的人们敬仰将军,追慕他的伟业。* 安国寺安国寺是模仿高丽时代木造建筑的代表——荣州浮石寺无量寿殿建造的,里面供奉着将军。正面5间,侧面2间,青瓦屋顶高高耸立,给人一种十分雄壮的感觉。位于与首尔大学后门相连的路东,许多人前来参观,成为首尔南部地区的名胜景点。* 落星岱遗址姜邯赞将军诞生的地方,原本是落星岱3层石塔的所在地。1973年将落星岱修整,将石塔移入安国寺境内,在原位置上树立起遗墟碑,表示这里是有名的历史遗址地。因此,虽然纪念姜邯赞将军的诞生地而圣域化的地方虽然是落星岱,但其真正的诞生地是遗墟碑所在的地方。


全罗北道(群山市)

位于群山市沃西面仙缘里的群山机场是在1970年8月与韩国产业化发展一起开启,运行首尔航线,到1974年3月由于石油缩减而中断。之后1992年群山机场的单程旅客厅年客流量达44万名,外面可同时停车300余辆。  


釜山广域市(影岛区)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影岛是绝影岛的简称。很久以前,这一带就是有名的牧马场,盛产像风一样快,连影子都看不清的名马,也就是“绝影名马”,这就是绝影岛名字的由来。太宗台是釜山市的受保护文物,与五六岛一起都属于代表釜山的岩石海岸,十分有名。以海拔250米的最高峰为中心,长有松树等200多种茂密的树木。好似鬼斧神工削凿而成的悬崖峭壁,怪石奇岩,险峻奇丽,“太宗台”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粼粼的波涛,绿蓝交映,在明丽的天空下,十分迤逦。天气晴好的日子,还能看到海对面的日本领土。这样一个山景、海景皆美的地方,文人墨客自然是经常光顾。尤其是灯台下形态奇特的神仙岩是太宗台的代表性景观,据说是迄今约12万年前第4期最后一次干冰期的产物。最后一次干冰期后,釜山地区隆起,太宗台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因此,太宗台不仅仅是一处美丽的景点,在了解釜山的自然史方面,也有相当高的价值。新罗第29代王――太宗武烈王,在实现了三国统一的伟业之后,巡视全国时曾在太宗台射箭游玩,因此而叫太宗台。


京畿道(加平郡) , 议政府

龟岛是京畿道加平邑达田里1号一带的小岛。1943年建设清平大坝时在北汉江上生成的龟岛位于与南怡岛直线距离约800米的地方。因看起来“像乌龟形状的丘陵”而得名为“龟岛”。由东岛,西岛,中岛,南岛等四个岛组成的龟岛引进了休闲和生态公园设施。位于岛上的自动露营场是电视剧iris的摄影地,中岛上有包含100多米宽的草坪广场的生态文化公园,龟岛野营场的西面是自然生态主题公园“二和园”,龟岛以野营场而著名,但2004年龟岛国际爵士音乐节的召开使龟岛闻名遐迩。


庆尚北道(郁陵郡)

郁陵岛中央竖立的山峰就是圣人峰。圣人峰高983.6米,山体延绵至海岸与海边的绝壁连为一体,使得整个郁陵岛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大山。圣人峰一带的原始林被指定为第189号天然纪念物,众多仅存于郁陵岛的稀有植物分布于此。圣人峰北面就是岛上唯一的平地罗里盆地。


首尔(江南区) , 江南・三成(COEX)

三圣山为纪念在己亥迫害(1839年)时,因在沙南基宣教而被迫判处死刑的第一批外国传教士的圣地。而1839年9月21日受到军门斩首的极刑的 St. Imbert Laurentius 范主教与 St. Maubant Petrus 罗神父、 St. Chastan Jacobus 郑神父的遗体皆供奉在此。


庆尚北道(庆州市)

被指定为史迹第172号的五陵,是新罗初代王朴赫居世王与王妃阏英夫人、第2代王南解王、第3代王儒理王、第5代王婆娑王等四位朴氏王与一位王妃的陵墓,合称五陵。五陵的东边有供奉开国君王牌位的崇德殿,后方则完整保存了相传为阏英夫人出生地的阏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