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麻浦区) , 弘大

切头山因其山峰从汉江突出出来,既像蚕的头又像龙的头,古时又称蚕头峰或龙头峰。1866年丙寅迫害(天主教迫害事件)当时,无数的天主教信徒在这里惨遭杀害,因而改名切头山。丙寅迫害100周年时,为了追悼殉教的圣徒,决定将切头山定位圣地。切头山殉教博物馆与切头山殉教教堂始建于1966年,翌年竣工。之后,殉教者纪念公园于1972年完工,公园内有金大建神父像、圣母窟等。1984年教皇保罗二世,1985年德兰修女曾先后前来访问。


仁川(南区) , 仁川市区

仁川儿童博物馆是一个亲手触摸和进行制作的体验型(hands-on)博物馆。位于仁川文鹤竞技场内的仁川儿童博物馆,是韩国规模最大的儿童博物馆,博物馆内有多种多样、各种领域的展示物,通过相关的教育项目,来启发孩子们的创意,并鼓励培养他们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通过丰富多彩的资料,帮助孩子们自发的形成探究答案的能力。博物馆内有地球村探访、科学探访、教区研究、图书研究、恐龙探险等多种主题展示馆,还有立体影像馆、艺术体验教室及其他便利设施等。这里可谓是活的体验教育场所,是全家人度过快乐时光的优秀文化空间。


全罗北道(全州市)

* 天主教殉教者含恨的刑场 * 全州殿洞圣堂是史迹第288号,是朝鲜时代天主教教徒的殉教地。 * 湖南地区最初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建筑物 * 墙身以灰色和赤色的砖头建成,外观和首尔明洞圣堂相似,拜占庭及罗马式建筑风格相结合,是韩国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


首尔(永登浦区) , 汝矣岛・永登浦・麻浦

 国会议事堂是一座白色的四角形建筑,共有24根花岗岩柱子,再加上蓝色的房顶,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的感觉,国会议事堂全部工程用了6年时间,于1975年竣工。24根柱子代表全体国民的意见,房顶表示将全体国民的意见最后集中起来。国会议事堂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游客主要是因为它邻江而建,以汉江为背景威然耸立在汝矣岛上。在参观议事堂之余,还可以在江边散步或小憩。在国会议事堂可以看到以会议室为主的各种设施和展品,参观议事堂约需20分钟左右。如果想近距离感受一下韩国的政治,可参加国会旁听,来亲自看一下国会议员的政治活动,但是如果对韩国政治不感兴趣,参观议事堂已足以一饱眼福了。


釜山广域市(海云台区) , 海云台

海云台迎月路位于海云台海滨浴场通向松亭海滨浴场的路口(卧牛山山腰),是一条樱树与松树林茂密的小道。在这条路上,有15个以上的弯儿,因为也被称作15曲道,并且还有长达8km的兜风路线。每逢正月十五,明亮的月光照在宁静的海面,更显得娇媚诱人。在1997年2月,这里修建了可以赏月的亭子“海月亭”,沿传至今已经成了这条路的一处象征,亭子的建筑风格是沿用了古时的手法,显得高雅朴素。2000年1月,又在此建了新千年纪念钟塔,这座塔不仅仅是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还是为了纪念过去,象征着釜山人要在新千年之际,怀揣希望,誓将釜山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海洋城市。 


首尔(麻浦区) , 汝矣岛・永登浦・麻浦

Alt Space Loop是一处非盈利性质的美术馆,主要是为发掘充满潜力的年轻作家、促进国际交流和展示产业的发展而建立。1990年代末,与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画廊不同,Alt Space LoopLoop的非盈利性运作,为许多经济上比较困难的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揭开了展示史上充满纪念意义的一页。Alt Space Loop于1999年2月在上水洞开业,2005年在西桥洞重新兴建,长期坚守着它在弘大附近的艺术阵地。地下1层和地上1层主要用于展示作家们的作品。2楼有适于人们休息的咖啡馆。这个咖啡馆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餐饮店,沙龙、作品集、研讨会、图书馆等文化空间共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文化空间。Alt Space Loop自开馆以后,每年都举行了大量的展示和公演。Tirana(阿尔巴尼亚中西部) 双年展及各种国际交流活动都曾在此举行。2002年还被邀请作光州双年展的展示空间。


济州道(西归浦市)

西归浦橘子博物馆是以济州的特产橘子为主题,感受和体验橘子世界的公立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橘子的历史,文化,产业和劳动现场的展示,来感受济州人的生活面貌。  博物馆内介绍橘子的产生,历史和种类,栽培等各种渠道和方法,并且在玻璃温室中展示着全世界84种橘子,游客在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新鲜的橘子,并且还可以体验和学习关于橘子的一切知识。


首尔(龙山区) , 乙支路・忠武路・南山

1959年为了追忆李承晚总统而建的云南亭,在1960年419运动时被废弃。1968年11月11日再次修建,站在亭内可以一览首尔的美景,每年还会在此举行迎新年活动。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西村是位于景福宫西侧的村落的别称。胡同里历史悠久的商铺和韩屋,与新潮的商店毫无违和的共存着。漫步在迷宫似的胡同里,轻淡色彩的壁画的和小巧的涂鸦,抓住了游客们的眼睛和脚步。古老的氛围,感性和干练的空间共存的西村,保持着其特有的美丽与朴素。


大邱广域市(中区)

庆北地区最早的基督教会,大邱第一教会 高宗32年(1895),位于釜山的北长老教总宣教部搬到大邱,光武2年(1898)用4栋青瓦房作教堂使用。接着,信徒增多,1908年建立了融合传统样式与西方建筑样式的新教堂。1933年,用信徒和中央教会的捐款重新建立了教堂,并改名为第一教会。之后,1937年李洙烈(音)劝士建立了33米高的钟塔,1981年在建筑后面建造了515.7m²的教堂。 现在,这座建筑的整体平面面貌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状,前面中间是玄关,右边是钟塔。1楼是办公室、幼儿园、青少年礼拜室,2楼全是礼拜室。大邱第一教会是大邱众多教会建筑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基督教对近代化作出贡献的象征物,成为近代建筑史上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