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春川市)

申壮节公墓域为平山申氏的始祖──壮节公申崇谦将军之墓。申崇谦是于西元918年与裴玄庆、洪儒、卜智谦一同推翻泰封国(后高句丽)国王弓裔之暴政,拥戴王建登基,建立高丽王朝的开国功臣。 西元927年,申崇谦将军与高丽太祖王建于大邱公山一带遭后百济国王甄萱率军包围。危难之际,申将军换上太祖王建的衣物吸引敌军注意慷慨赴死,被视为高丽时期尽忠报国的代表人物。之后侥倖逃过一命的太祖收殮遭敌军斩首的申将军尸身,并以黄金製作头颅将之下葬。又因担心后人盗墓,虽然仅有一具尸身,却盖了3座坟加以掩饰,形成了特殊的一墓三坟之墓域。 此墓域所在地为韩国四大风水宝地之一,位于茂密的松林内。除了坟墓外,还有供奉将军肖像的影禎阁、说明墓主功绩的神道碑阁、纪念馆、斋室等建筑。


全罗北道(全州市)

东乐苑是韩屋所组成的住宿设施,并运营体验项目、了解韩国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东乐苑是韩屋村中可以体验韩国传统韩屋生活的代表名所,这裡也是美国南长老教传教会来到全州时,启蒙学苑传教Junkin(W.M.Junkin)宣教士的纪念馆。东乐苑还原了Junkin宣教士活动当时的全州韩屋原貌,拥有里屋、舍廊房与行廊房的传统韩屋设施。在急速都市化的现代,东乐苑成为传递传统文化给外国人及韩国本地人的重要媒介。


全罗南道(莞岛郡)

可搭乘从莞岛出发轮渡的客运码头。


庆尚南道(陕川郡)

陕川玉溪书院是收藏栗谷李珥的遗物《击蒙要诀》与《海东渊源录》等著作的书院。最早在英祖3年(1725)建造于距现址4㎞处,后因兴宣大院君的书院撤废令而被拆除,而后于高宗6年(1867)在村落东侧200m处重建。现今书院内留有讲堂、溯源祠、内三门、外三门、管理舍等建筑。


全罗南道(长兴郡)

位于长兴郡大坝最上游的独角仙村主要收入来源于天然香菇。独角仙村保持着原生态天然环境,这里的香菇学习厂、生态体验厂、独角仙饲养厂等,既可以用做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场所,也可给城市人提供一个体验和休息的空间。 农田面积:82.3公顷(高地33.7公顷 稻田48.6公顷) 山林面积:31.5公顷


全罗北道(完州郡)

过了完州郡大雅水坝湖畔,进入山川里,越过村庄前的桥约200m的分叉路就是大雅树木园了。150ha的树木园内约有30馀万棵茂密的观赏用树木,景色优美宜人。园内有泉水、休息区、展望台、山林资料室与林间教室等,是个幽静的休息区域。并且这里栖息着96种动物,还设置了热带植物园,天然纪念物树登山,树木比较观察园,玫瑰园,风景园等各种主题的树木园,游客可以尽情观赏各种树木和植物。


全罗北道(金堤市)

被指定为传统寺庙第111号的圣母庵,是位於全罗北道金堤市万顷面火浦里43号维仰山的韩国佛教曹溪宗寺庙。圣母庵的由来可追溯回1562年朝鲜时代,全罗北道有名的僧侣震默大师(1562~1633)的母亲过世后,为了以后自己与姊姊们离开人世后,母亲仍能长久有人祭拜而将母亲的墓供奉在圣母庵。母亲的墓位于风水位,就算以后没有子孙了仍然会有人来祭拜。至今为止,仍然有许多人为了实现愿望而来到此地向震默大师的母亲致意。震默大狮母亲的墓淡雅而有气派,墓碑的牌位上写着“震黙大圣师尊妣之墓”。


全罗南道(珍岛郡)

全罗南道珍岛郡的南辰美术光是书法家长田河南镐先生于2003年建立的,地上有3层,一共有5个展示馆,馆内展示着书法、东/西洋画、雕刻、陶瓷等作品300余件,共有350多藏品,其中大部分是韩国已故作家和元老级作家、现代作家的国宝级美术作品,还有高丽青瓷、李朝白瓷等按主题分类展示的作品。作品精美高雅,令人赞叹。 美术馆的名字“南辰”是取河南镐先生名字中的“南”字和夫人名字中的“辰” 字而组成的。美术馆旁边的山丘上是一片繁茂的松林,周围溪水清澈,风景优美,和美术馆完美的组合在一起,仿佛一幅美丽的写意画。美术馆每周一休馆,早10点开门,晚六点闭馆。


庆尚北道(闻庆市)

* 美丽创建传说之地-大乘寺 * 四佛山大乘寺即使拥有美丽的创建传说,仍保有相对丰富的事蹟。创建以后的纪录并不详尽,但依据<大乘寺事蹟记>记载,朝鲜37年(1604年)西聪大师重建了大雄殿西边的僧堂,孝宗2年(1651年)敬穆大师重建了大雄殿东边的禅堂。 之后仁祖8年(1630年)至肃宗29年(1703年)间,又经过桂潭大师、角仁大师、先林大师、惠弹大师、宗水大师、元应大师等历届住持的重修。当时寺内有大雄殿、应眞殿、观音殿、十王殿、金堂、寮舍、钟阁、一柱门、楼阁、水阁、厨库、门廊等殿阁填满四佛山,可以说是岭南的大哥林。高宗12年(1875年),木刻后佛帧j从浮石寺移安至此,虽然此后仍一直有争议,但最后仍归大乘寺所有。 1922年夏天,一场无名火将许多建筑烧毁。因此义云、翠月、德山大师等募款,于1927年将寺庙复原。但1956年1月又再次发生火灾,仅剩极乐殿、冥府殿、山神阁等建筑保存下来,随后南仁、大休、雪月、正岩大师等又合力重建大雄殿、应真殿、大房、一柱门等。 * 大乘寺的创建传说 * 四佛山原本的名字叫做功德山,但 根据<三国遗事>第3卷<四佛山、掘佛山、万佛山>的内容来看,“竹岭东方百馀里处有座山。眞平王9年(甲申年),突然有个用红布包著,四面约10尺的大,四面刻有佛像的大石头从天降至山顶。王听了这件事就乘车前往参拜,并在石头旁边盖了大乘寺,且请了一名读颂法华经的不具名比丘来主管这座寺。他将石头的週边清扫乾淨,并加以供奉,之后香火不断。山的名字叫做德山或四佛山。而比丘死后入葬,在其墓上长出了连花”。寺庙因此以"天降四佛"及"地涌双莲"的传说而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