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杨州市) , 议政府

日迎香草乐园距离首尔非常近,整个香草花园以公园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广阔的户外空间,融为一体的人工与自然之美,令人不禁发出赞叹。这里有占地5,000多坪的香草植物园、香草健康中心、香草生活馆、餐厅、面包房、户外花园、散步路等设施。 在日迎香草乐园的香草健康中心里可以享受足浴、干式坐熏、汗蒸、香薰护理等体验,而在香草面包房、餐厅、生活馆内则可购买到各种由香草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健康产品,亦可购买到马郁兰、甜菊、地榆、琉璃苣、罗勒、柠檬香草、香葱、欧芹、山萝卜等香草植物,而这里的各种刚出炉的面包、香草茶、香葱拌饭以及意大利美食都非常值得一品。


京畿道(龙仁市) , 龙仁

世宗古石博物馆于2000年7月1日开馆,是为了系统的研究和保存6千多件各式各样的传统石制文物而建立的世宗古石博物馆,它坐落于5千余坪秀美的风景中,由室内展示馆和14个主题展馆构成。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在此可观赏到传统的石刻作品,瞻仰到古人们卓越的艺术技巧,体验到自然与传统文化交融之美。馆内展示有守护王陵和士大夫墓的文人石、武人石;阻挡祸乱村庄的恶鬼和外敌的村庄守护神;古时建哨岗时用过的长木;让人禁不住缓下脚步的可爱的童子石;济州的象征“石头爷爷”;保佑生儿子的神堂和男根石;可了解佛教意义的的佛像和石塔;生活用具石磨、碾车、捶衣石、井石、石锅等体现了韩国民俗精髓的6千余件文物。韩国的古石雕刻作品,体现着韩民族历经数千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气息和悲歌。古石雕刻品上一个个鲜活的表情,可让现代人感受到先人的气息,同时也是一个自然和历史体验区,提高文化生活的品质。


忠清北道(阴城郡)

玫瑰博物馆位在甘谷圣堂园区内,而甘谷圣堂已有百餘年的悠久历史了。除了被指定为文化财的大圣堂以外,还有韩国中部地区最早的石造建筑─司祭馆,以及历史上具有价值的基督教古物等。这些原先散落各地的古物在圣堂迎接一百周年时被展示给所有参观甘谷圣堂的访客们,具有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罗南道(珍岛郡)

国立南道国乐院位于全罗南道珍岛郡女贵山山麓。前临浩渺的多岛海,后靠秀丽的山色,自然景观十分美丽。是国乐专门研修和公演、传统文化体验、研究等国乐普及活动和继承、发展珍岛文化艺术的地方。主要设施有国乐专用剧场珍乐堂、户外公演场月光庭院和星光庭院、可容纳160余人的住宿设施“厢房”,并有练习室和研讨会室、办公大楼、咖啡厅等设施。 国立南道国乐院以“周五常设国乐公演”为代表,运营者丰富多彩的艺术项目,通过周末以家庭为单位的公演欣赏和国乐讲习等活动,可以体验到珍岛的传统文化,还有珍岛民俗旅行和探访周围经典的“周末文化体验”活动在运营中。


釜山广域市(北区)

2007年2月23日开馆的釜山渔村民俗馆,是釜山海洋自然史博物馆的分馆。馆内展示主题为「由河川进入大海的渔村文化之旅」,分成洛东江渔村民俗室与釜山渔村民俗室,以釜山的母亲河──洛东江为基础,展出祖先的生活、各时代釜山渔村的捕鱼活动、传统捕鱼方式、文化遗址、渔村民俗等相关资料。


全罗南道(海南郡)

右水营观光区是为了纪念1597年忠武公李舜臣将军击败日军凯旋而归的“鸣梁大捷”,将过去的面貌原封不动保存下来的地方,1986年建造了国民观光区,1991年设立鸣梁大捷纪念公园,成为鸣梁大捷的历史教育场所。观光区位于可以眺望到鸣梁海峡的地方,设有龟船等各种体验空间,并于每年10月举办全罗南道代表庆典“鸣梁大捷庆典”,每周末进行鸣梁历史体验活动等,为游客提供各种充满精彩的活动与体验。公园内处处设有重现壬辰倭乱当时义兵、官军跟日军战斗场面的雕塑,令人为当年激烈的战争而震撼。站在公园内的展望台上可以俯瞰鸣梁海峡、珍岛大桥,以及鸣梁大捷塔、鸣梁大捷碑拓本、语录碑、忠武公文物展示馆等建筑。


庆尚南道(梁山市)


忠清南道(公州市)

* 天地人间首屈一指的寺庙-甲寺 * 甲寺是位于老松与櫸树森林茂密的鸡龙山西北方山脚的寺庙,距离公州市19km处,距离东鹤寺徒步约3小时左右。就像春麻谷、秋甲寺这样暗示的话一般,甲寺的秋天枫红是无比美丽的。三国时代初期,百济久尔辛王元年(420年),从高句丽前来的阿道和尚创建了这座寺庙。历史上的甲寺又被称为鸡龙甲寺、甲寺、甲士寺、鸡龙寺等,曾为统一新罗时代华严宗十大寺庙之一的名寺。 甲寺取自于‘天地人间首屈一指’的甲等之意,其名称如此流传下来。正如其名,有如头一个寺庙般,朝鲜世宗6年(1423)的寺庙改组合併中被屏除在外,算是很早定下名字的寺庙。世祖时,因王室的庇护拿到了‘月印释谱’的木刻匾额。1597年壬辰倭乱烧毁,宣祖37年(1604)开始重建大雄殿与振海堂,直到今日。寺庙周围有龙门瀑布、水晶峰、天真宝塔、君子臺等秀丽名胜,特别是南边溪谷中的9曲特为绝景。 * 大雄殿 道指定有形文化财第108号。此建筑为甲寺的本殿,于丁酉再乱时烧毁,宣祖37年(1604)重建、高宗12年(1875)补修后才成为现今的样貌。原本的位置在现今大寂殿的附近,重建时移至现在的位置建造。 * 甲寺讲堂 道指定文化财第95号。为僧侣们讲解佛经之处,建筑物上悬掛著鷄龙甲寺的匾额,整体架构为没有繁复技巧的雄伟感朝鲜建筑形式。 * 甲寺功牛塔 这座塔位于过了流经大雄殿到大寂殿间小溪后的溪谷边山麓上,传说是从原本甲寺的附属庵子移到现在的位置。塔由3层的塔身与基坛部所构成,塔身第1层刻著建立塔的内容,2、3层则是塔名,皆以阴刻方式雕刻。塔建立的过程从塔身上刻著的铭文判断,是为了讚扬重建时期的功绩而建。铭文内容如下:‘卧塔起立,人道偶合﹔三兮乙乙,厥功居田(重新扶起倒下的塔,是人道偶然的配合﹔三次的努力再努力,其功之最)’。 * 甲寺浮屠 此浮屠(供奉僧侣舍利或遗骨的墓塔)为宝物第257号,原来位于甲寺后山,而后移到现今位置。不仅是新罗时代的代表样式,雕刻技巧更是卓越,为研究新罗末期与高丽初期浮屠样式的重要资料。 * 甲寺铜钟 为宝物第478号,此钟位于过了甲寺解脱门后右手边的新建四角屋顶钟阁内。钟体上有铭文,建造于朝鲜宣祖17年(1584),可从此得知甲寺的寺名在当时叫做甲士寺。钟高127cm、口半径为91.5cm,日制时期因献纳的名目充公上缴,解放后才归还,是与整个韩国民族一同受难的梵钟。于1584年(朝鲜宣祖17年)建造的钟,大致上维持著从新罗以来的传统梵钟样式,也同时有著不用甬筒就敲打发出声音等朝鲜时代的特征。龙钮(绑著钟的弔环)上刻著写实的龙纹、肩部有9个轮廓(突起的装饰),以及莲花形式的撞座(敲响钟的部分)等皆是新罗以来韩国梵钟的传统要素。撞座间雕刻著地藏菩萨,钟体上有标示著製造时期的铭文,除了是能够解韩国钟变迁的重要资料外,上头标示著的'甲士寺'也能看出当时与现在不同的寺名。 * 甲寺铁幢竿及支柱 宝物第256号的甲寺铁幢竿与支柱是是架设寺庙的铁竿与柱子。幢竿是庙前竖立的旗竿,标示著佛祖或菩萨的威信与功德,是为了悬掛赶走邪恶东西旗帜-幢的旗竿,而幢竿支柱则是为了在左右支撑著幢竿的支撑柱子。甲寺铁幢竿是由半径50cm的铁桶24个连贯而成,高约15m。但1893年时,其中4个铁桶断裂,因此变得比原本还矮。此铁幢竿与支柱的建造时期,可从甲寺是新罗义湘大师所创的华严宗第10代寺庙之一,与基坛侧面刻著的眼象雕刻来推测是新罗时代的物品。完整无缺保存下来的甲寺铁幢竿支柱,是研究幢竿型态的珍贵资料。   [文化财资讯] 甲寺铁幢竿及支柱(宝物256号) 甲寺浮屠(宝物257号) 甲寺三身佛掛佛帧(国宝298号) 甲寺铜钟(宝物478号) 宣祖2年刊月印释谱板本(宝物582号) 甲寺石造药师如来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财50号) 甲寺石造菩萨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财51号) 甲寺史蹟碑(忠南有形文化财52号) 甲寺讲堂(忠南有形文化财95号) 甲寺大雄殿(忠南有形文化财105号) 甲寺大寂殿(忠南有形文化财106号) 甲寺表忠院(地方文化财52号) 甲寺三圣阁(地方文化财53号) 甲寺八相殿(地方文化财53号) 甲寺天真宝塔(地方文化财68号)


京畿道(抱川市) , 抱川

京畿道抱川市的国望峰自然休养林位于京畿道第3高的国望峰(1,168M) 中。周边有场岩贮水池,可以一边散步一边欣赏清澈的溪水和茂盛的自然树林。国望峰自然休养林的东边和西部各有新路峰和国望峰,休养林内有63万多棵红松、松树、落叶松等。在这里可以观察到动物与植物在大自然中栖息、生长的生态面貌。休养林内有新路溪谷和静岩瀑布,是夏季深受欢迎的度假地。咨询) +82-2-2247-1753(韩)* 林中家住宿费用(入住 14:00 / 退房 13:00)4人间 – 旺季(7.19~8.18) 120,000韩元 / 淡季 100,000 韩元6人间 – 旺季(7.19~8.18) 180,000 韩元 / 淡季 150,000 韩元8人间 - 旺季 (7.19~8.18) 250,000 韩元 / 淡季 200,000 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