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北道(闻庆市)


忠清北道(永同郡)

宁国寺位于忠清北道最南端,与忠清南道交界的天台山(海拔714.7m),原本此地隶属于沃川郡阳山面,后于1906年划分入永同郡。1914年郡面统合,将阳南一所面与部分南二面统合为阳山面,直至今日。天台山南部有条68号地方道路,东西向连接锦山郡济原与永同柯谷,为沿著锦江兴建而成的道路,因此道路两旁景色秀丽。此条道路与沿著虎滩川兴建而成的501号地方道路相通,从68号地方道路切入501号地方道路,可看到宁国寺与天台山的路牌,于此左转即抵达天台山下的停车场。从停车场沿著溪谷旁的登山步道行走,可达天台山。溪谷流经岩石绝壁间,沿途有珍珠瀑布、三端瀑布、三神岩等,风光明媚,而悬崖绝壁上可见来访过此地的文人墨客刻留下的文字。沿著登山步道步行,会看到辽阔的盆地,而宁国寺即坐落于盆地西南方朝东的山麓上,盆地边缘有两条溪谷汇流形成三端瀑布,瀑布水湍湍下流形成溪谷,而沿著溪谷有通往宁国寺的道路。宁国寺位于忠清北道永同郡阳山面楼桥里天台山深山内,周边景色秀丽。兴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推算为新罗末年宣宗时期所建,高丽中叶成为继承大觉国师义天天台宗的圆觉国师下山处后开始繁荣起来,持续至朝鲜时代前期,后因朝鲜的抑佛政策,势力逐渐减弱,但仍延续著名刹的命脉,但20世纪初期势力萎缩到短暂废寺的程度。1934年由朱奉祖师重建,使其命脉延续至今。目前宁国寺内的宝物有圆觉国师碑与宁国寺浮屠、大雄殿前的宁国寺三层石塔与望塔峰的三层石塔。此外包含大雄殿在内,石钟型浮屠与圆球型浮屠等被列入地方有形文化财名单之中。现存建筑物除大雄殿以外,还有寮舍与山神阁、楼阁,附属尼庵则有桂月庵。


忠清南道(扶馀郡)


忠清北道(忠州市)

水安堡温泉观光特区是韩国传统的温泉休养地,据说这里涌出的地下温泉水至今已有3万年历史,其功效卓越被大众所熟知。从地下250米深处涌出的温泉水水温在53度左右,呈弱碱性。据说在由忠州市直接管理的温泉中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有富含多种矿物质。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古以来有很多访客都会为治疗疾病前去水安堡温泉进行休养。 水汤公园位于水安堡温泉的中央,公园里设有流淌着潺潺温泉水的水路,游客可在此享受足浴的乐趣。特别是在天气转凉的秋季至春季,人气最旺。 大部分前往水安堡温泉的游客都会选择在水安堡温泉地区的酒店或汽车旅馆中投宿一晚,在休闲之余享受温泉浴带来的舒适感。除此之外,水安堡地区的野鸡料理也非常有名,大街小巷比比皆是,不妨品尝一下。水安堡温泉观光特区位于忠州市通往闻庆的国道边上、韩半岛的中心地带,不论是从首尔还是其他城市前往都很方便。温泉地区附近有月岳山、忠州湖、松界溪谷等自然景观,登山之后泡下温泉可缓解疲劳,别提有多惬意。 * 水安堡温泉观光特区现况 1) 范围:忠清北道忠州市水安堡面温泉里、安堡里一带 2) 面积:9,216,210㎡ 3) 观光特区指定日:1997年1月18日 * 水安堡温泉观光特区设施现况 月岳山国立公园、忠州湖、松界溪谷、弥勒寺址等


庆尚北道(青松郡)

位于庆尚北道青松郡真宝面新村里的青松野松美术馆是一座由青松郡设立的美术馆,开馆于2005年4月29日。美术馆目前主要展有青松出身的韩国画画家野松李元佐先生所捐赠的350件韩国画和陶艺作品、国内外知名画家和雕塑家的50多件作品以及美术相关书籍1万多册。该美术馆是将废弃的新村小学改造而成的,内部设有大中型展示室、美术图书馆、美术教育场等设施,经常举办企划展、美术教育讲座等活动。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京畿道(加平郡) , 九里

1943年度被选为国民观光地的清平湖畔是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的加平的代表性观光名地,同时也以辣鱼汤,海鲜汤,山野菜定食等乡土美食而著名。


忠清北道(堤川市)

玉笋大桥的建成,缓解了忠州大坝和忠州湖蓄水而带的水山面和清风面一带动交通不便,将国道36号线和国支道82号线连接起来,方便了到忠州、堤川、丹阳旅游的游客,全长450m。 从结构上看,在设计时将上弦材和悬垂线同时曲线化,使桥梁更加美观,并提高了桥身的安全系数,富有独创性。丹阳八景之一“九潭峰”、奇岩怪石众多的玉笋峰和清风湖畔的美丽景色,在大桥上都可看的得一清二楚。


全罗北道(完州郡)

位于高山面五山里的高山自然休养林,因四季皆能享受森林浴而受到瞩目。这里有落叶松、红果松、脂松等密实的森林,以及阔叶林与奇岩怪石等,喜欢静僻山林的人绝对不能错过。春季的山头,开满了山踯躅等各种野生花;夏季时浓密的树林与沿著溪谷蜿蜒的清澈溪水,能消去一身暑气;秋天满山的丹枫就像是整张摊开的火红毛毯,令人感叹;而冬季的雪景,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緻。 * 区域面积 692 ha(设施面积 50 ha)  


京畿道(涟川郡) , DMZ・板门店

上升OP是为了观测敌方活动而在最前线设置的观测所,目前由飞龙部队在此24小时不间断地执行警戒任务。观测所周边的非武装地带中栖息着在一般地区难得一见的多种动植物。通过望远镜观测朝鲜,可清晰地看到朝鲜哨所军人的面部及动作,实时监控朝鲜对韩的广播动态。 由于实际的第1地窟位于非武装地带中,不对外开放,因此在距其最近的观测所上升OP处建造了与实际地窟大小相同的模型。第1地窟是在1974年11月15日先任下士丘廷燮指挥陆军搜索组执行任务时发现的,对于地底冒出水蒸气这一现象心存疑虑的他在挖地查探究竟时受到来自朝鲜哨所的突袭,对此韩军予以回击,通过调查第1地窟露出了其本来的面貌,该地窟被判定是朝鲜用于袭击韩国的第1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