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雪岳迎日公园宽20,952㎡,是观赏东海日出的好地方。雪岳迎日公园又叫“内勿淄”。相传,朝鲜时代(1392-1910年)的宋时烈(朝鲜后期学者)在流放到巨济岛途中曾在此地停留,而当时天降暴雨将村庄淹没,因此称为“勿淄”。公园内建有青少年露营大会(World Jamborees)纪念塔、露天演出场、观光介绍所和海边漫步道。以东海为背景的30多件雕塑作品更为公园增色不少。


全罗北道(扶安郡)

位于扶安郡津西面的熊渊盐田是韩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天然盐田之一。这里和大海相连,这个盐田与其它盐田不同,位于熊渊湾的内侧。在朝鲜时代从茁浦湾到熊渊湾生产的盐,在健牟浦和米一起运到鹭梁津。这里的盐于其它地方生产的盐相比,含有多于10倍的矿物质成分。包括熊渊湾在内,从彩石江到高敞的海岸是世界有名的泥潭地带。运气好的话,在这里可以亲自看见制盐作业的场景,并且孩子还可以亲自体验学习。在天气炎热的夏日,主要在凌晨作业。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位于京畿道利川的Spaplus是一处有名的洗浴场所,拥有至今历史已达500余年的著名温泉。这里的温泉水中含有的特殊成分,对治疗眼病和皮肤病有很好的效果。在此还有各种主题的蒸汽浴房,客人们既可在室内享受温泉洗浴的乐趣,也可在户外露天的空间里洗温泉浴。2002年12月开业的Spaplus是附属于Miranda大饭店的温泉。Miranda大饭店是拥有3层别馆和10层本馆大楼的特2级星级酒店,是利川地区最有名的住宿场所。


忠清南道(扶馀郡)

宫南池(史迹第135号)是与善花公主热恋而闻名的百济武王在其王宫南侧所建的别宫,亦是韩国最早的一处人工莲花池,在《三国史记》中将其称为宫南池。据《三国史记》记载,”武王35年开始在宫城南侧挖池,将20余里的水引入池中,周边栽种柳树,池中建有中国传说中出现的三仙山之一方丈仙山“”。目前的莲花池是1965~1967年间经过复原工程重建的,规模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宫南池的意义   南宫池是研究百济庭院样式的重要参考资料。据日本史书《日本书纪》记载, 南宫池的布局技术对日本的造景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庆尚南道(统营市)

位于韩国10大名山之一的弥勒山的闲丽水道眺望缆车是韩国最早的也是韩国最长(1,975m)的自动循环式观光用缆车。平均速度为每秒4m,达到上部驿舍大约需要9分钟,47个客用缆车,1个货用缆车共48个缆车循环运行。到达弥勒山顶峰时,可以眺望闲山大捷的历史现场,闲山岛到丽水的300里闲丽海上国立公园,日本对马岛,智异山天王峰,丽水突山岛等景观。


庆尚南道(陕川郡)

相传和通度寺、松广寺并称韩国三大寺庙的海印寺建于802年。现在寺庙里虽然有大大小小的佛堂,但大都所建时间不久,只有建于朝鲜初期的藏经板殿还独自保持着当时的样子。世界文化遗产---藏经板殿是藏有13世纪高丽大藏经板8万余张的木造建筑物。规模大小相同的两座佛殿,南北相依,安然坐落在天地间,南边的叫修多罗殿,北边的叫做法宝殿。神奇的是没有华丽装饰和漆彩的佛殿,却有着保存大藏经板绝佳的天然条件。古代精湛的科学技术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的运用,通风好,透气性强,室内温度可自行保持的大殿里,八万张大藏经板历经岁月变迁,依然保存完好。藏经板殿准确建立的时间虽不清楚,但自从1488年在朝鲜世祖名义下修建后 ,没有经历过一次火灾或战争的破坏。作为世界唯一保存大藏经板的建筑,因其美丽的外观和潜在的科学价值得到认证,1995年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忠清南道(扶馀郡)

538-660年间,百济迁都至扶余,在其中心区兴建了定林寺。在遗迹发掘现场讲堂旧址中出土的瓦片上,发现了刻有《太平八年戊辰定林寺大藏唐草》的字样,太平八年是辽的年号,相当于高丽显宗19年(1028年)。类似的文字在此大量出土,是高丽瓦片出土量中最多的一次。定林寺是高丽重建时期的代表性遗迹。从伽蓝配置形式看,寺里的建筑布局采用了一塔式配置结构,即从南边向北,中门、石塔、金堂、讲堂,按顺序建在一条直线上,周围用回廊隔开。但有趣的是,包围在伽蓝中心的过道布局不是呈正四边形而是北边间隔相对较宽的梯形平面。在发掘遗址现场,寺址前方是莲池,保护石佛坐像的建筑物建于1933年,百济时建的5层石塔(国宝 第9号)和高丽时代建的石佛坐像(宝物 第108号)仍保存完好。出土遗物中还有百济和高丽时代的装饰品之类,如砚台、土器和用泥土做的佛像。 * 定林寺址五层石塔(国宝 第9号)建于扶余定林寺内的石塔,窄而低的第1层(基坛)上面是高达5层的塔身.新罗和唐朝联合军灭了百济后,唐朝将军苏定方曾将此塔作为“征伐百济纪念塔”,并为其题字。后来还曾被误称为“平济塔”。基坛每个面中间和棱的部分都有柱子。塔身部分在各层主干部的各条棱部也都有柱子,上窄下宽的形态,这种技巧来自于木建筑结构中的酒壶式圆形收分法。薄而宽的塔顶轻柔的凌驾于四角形的飞檐之上,一幅展翅欲飞的样子。第1层采用同样的手法,整个建筑结构,不仅仅是单纯的模仿木建筑结构,而是设计布局更加科学、有创意性,使塔整体看起来既庄重又美丽。定林寺石塔和益山弥勒寺址(国宝 第11号)中现在只剩2层的百济时代石塔,作为当时保留至今的遗物,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精巧简洁的造型美,展现出超凡的格调,散发着不一般的风采,是极为美丽的作品。它们作为百济时代的建筑,可谓是韩国石塔建筑的始祖。石塔建筑,吸收了木建筑的长处,不仅仅是从架构上简单的模仿,而是融合了合理和建设性的创意,使石塔建筑整体的形态更为优美和庄重,赋予石塔更为高雅的气质。定林寺石塔,在最下面一层的塔身4面,还刻有苏定方将军的记功文,这些都是后事。 在寺址发掘现场,还出土了刻有“定林寺铭”的瓦片和其他大量瓦片。


全罗南道(宝城郡)

宝城绿茶园每年都有300多万人前来参观,韩国茶声音文化公园是以宝城郡的象征——韩国茶叶与象征韩国灵魂的西便制宝城声音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里面有韩国茶文化博物馆、声音厅等与茶和声音相关的设施。 在韩国茶博物馆内可以亲自看到从理论到体验等与茶相关的所有过程,在韩国茶声音文化公园内的声音厅和户外舞台上也有各种公演和精彩看点。 ​


首尔(东大门区) , 东大门

清凉里附近的散步路线  永徽园和崇仁园与其它的王陵相比俭朴而雅致,之所以说它俭朴,是因为这里不是王的坟墓,而是王的儿子和后宫的坟墓。在韩国的朝鲜时代(1392--1910),不同的身份地位使坟墓的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从坟墓的结构可以淸楚地了解主人生前的身份。王和王妃的坟墓的叫陵墓,不但规模大,而且装饰也很华丽。而儿子和后宫的坟墓则称为园林,比陵要简单一些。永徽园和崇仁园分别是朝鲜时代高宗的后宫严氏和永亲王的儿子李晋的坟墓。两者结构大致相同,规模上永徽园比崇仁园稍大一些。进到园里面,首先看到的是红门,走进红门就意味着你将进入一个神圣的殿堂。过了红门是一条石路,石路的尽头是丁字阁,丁字阁是供人们祭祀的地方。丁字阁的屋顶房檐上有许多被称作杂像的石像。所谓杂像就是指屋顶房檐上象动物一样的石像,它们的作用是驱赶恶魔,样子有些象猴子等小动物。丁字阁旁边有一个放着石碑的碑阁,这里记载着被埋葬者的有关情况。丁字阁后面是坟墓。现在看到的永徽园和崇仁园也是特别管理办公室所在地,它保存了古建筑的原形,曲折的房檐,窗格,屋脊都保存得非常完好。特别是在秋天,这里到处都是枫叶,环境非常优美。入口两侧是石路,是一家人散步的好去处,也是恋人约会的上乘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