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万德山山脊上的茶山草堂,是朝鲜时代实学家丁若镛先生在流放时居住过的地方。茶山原为康津橘洞后山的山名,在此生活的丁若镛先生将此作为了自己的名号。
朝鲜后期的代表实学家茶山先生于1801年被流放康津,在这18年间,他撰写了《牧民心书》、《经世遗表》等500多卷书籍,将朝鲜时期以理论为主的性理学研究升华到了实用性的层面。
茶山先生是晋州牧使丁载远的第四个儿子,28岁考取文官,前后担任艺文馆检阅、兵曹参知、刑曹参议等官职,在1801年受到辛酉迫害而被流放到庆尚道,后经黄嗣永帛书事件被流放至康津。 起初,他在位于康津邑东门外的酒庄以及弟子李学来家中度过了8年,于1808年的春天迁至堂山草堂,在这里度过了10年的时光。他在教导弟子的同时,写书著作,茶山的众多伟绩都出自于这里。
随着岁月的洗礼,茶山草堂因年久失修而有所损坏,在1957年由茶山遗址保存会进行复原后,在茶山先生居住过的地方建立了东庵,在其弟子们留宿的地方建成了西庵。
除茶山草堂外,茶山先生还留下了茶山四景。其中包括茶山先生亲自刻下“丁石”的石头,亲自寻找水源泡茶的药泉,泡茶用的盘石茶几以及莲花池中的假山。此外,这里还有茶山先生在怀念故乡时所建的天一阁。
茶山先生于1818年57岁时解除流放,重返故乡马才,在享年75岁时离开人世。在阅读茶山先生的独白书时不难发现,他在返回故乡后仍对茶山的生活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