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永登浦区) , 汝矣岛・永登浦・麻浦

63广场(63大厦)是位于首尔市永登浦区汝矣岛的摩天大楼,共有地上60层,地下3层楼,楼高249米(海拔264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公尺,高高矗立于空中,坐拥不少景点,是首尔数一数二,极具象徵性的观光景点。在此可将孕育首尔的汉江从广渡口至幸州大桥景色尽收眼底,面朝南山、北岳山和冠岳山,亦可远眺美丽风景,当然首尔江南江北的全区风光也能在此一览无遗。每到傍晚时分日落西海,晚霞与江边道路车灯的光线相互辉映,形成63广场不同凡响的绝景。目前的63广场,是在经历内部整修后,于2006年1月21日以崭新面貌重新开幕营业,才呈现今日的样貌。


首尔(中区) , 市厅・光化门

西门外原本被称为殉教地,是天主教的圣地。在天主教流传到韩国以后,每当遭受迫害时,就会有很多人在此被处以死刑,据说在1801年辛酉迫害至1866年丙寅迫害这一期间,就有100多名天主教徒被处以死刑,其中44名成为圣人,因此这里便成了韩国国内最大的天主教圣地。因《黄嗣永帛书》而具有较高声誉的黄嗣永也在此遭到迫害。西小门公园里最著名的景点为天主教纪念塔。为纪念殉教教徒,该塔最初建于1984年12月,在1999年5月15日又进行了重建。整个塔由花岗岩筑成,分为高15米的主塔和位于其左右两侧高13米的对称塔。塔基上方用玻璃相隔,内有潺潺流水,据说玻璃象征了导致迫害与死亡的刀,水则象征着生命,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主塔前面贴有青铜雕像,描述了殉教的惨状,三座塔的塔身均在上端圆口至中央处刻有七条金线。该金线象征着通过死亡赢取胜利的上帝以及天主教的七大圣事。


首尔(城北区) , 三清洞・首尔北部

位在北岳山山麓的三清阁,是由韩定食餐厅、酒吧、公演场等传统韩屋文化设施组成的传统街区。特别是,南北红十字会代表团成员在此共进晚餐后,这里就成为了接待国宾与政治会谈的名地。 2000年后,这里被定位为介绍韩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体验空间。主要设施包括传统韩餐厅“异宫”、传统公演场、酒吧等。而且,现在还专以游客为对象运营者文化体验活动,主要有短期项目组成,一般需7天前进行预约,申请者达到6名以上即开课,韩语授课。


大邱广域市(东区)

位于大邱市东区屯山洞的漆树谷村,三面环山,周边漆树繁多,故名为漆树谷。进入村口的小路上,最先亮相眼前的是一株具有350年树龄的榉树,在当地被供奉为保护树,整个村落比四周其他地方要高,容易看到琴湖江在此流过,经过村口由莲花池和树荫组成的休息地后便是漆树谷村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的槐树,而靠近村口的大部分建筑物已经是现代式,而古宅,古路和传统样式的古围墙也被保留下来,拥有可观的历史研究价值。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sky walk作为春川市衣岩湖的最新观光地正备受瞩目。是位于自行车路中间,能观看到好景致的展望台,也是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sky walk是在位于水面上方垂直距离12米高空设置,形状为圆形,其特征是地面和栏杆都为透明色。所以在此漫步时如同在天空行走,同时还可感受到即将落入水中的刺激感。


大邱广域市(达城郡)

韩国5大书院之一 ——道东书院道东书院位于达城郡求智面都洞里,与屏山书院、玉山书院、绍修书院和陶山书院一起是韩国的5大书院。这里曾经供奉着名儒寒暄堂金宏弼先生。1569年由儒士们在琵瑟山东部山麓建成,取名“双溪书院”,1573年被王赐名“道东书院”。壬辰倭乱时期被烧毁,1605年,士林们在现在的院址处重建寺宇,取名“甫劳洞书院”。1607年被王赐名“道东书院”。道东书院(包括其讲堂、祠堂及土墙)被指定为第350号宝物。2007年10月10日被指定为第488号史迹。在道东书院里值得仔细观察的部分是土墙和中正堂讲堂、水月楼,以及有4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土墙上水墨色的装饰花纹特别精致,是唯一一个被指定为宝物的土墙。经过院内的银杏树后便到达水月楼了。站在水月楼上瞭望洛东江和平原,就像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从水月楼出来,进入中正堂,可以看到门口台阶上刻有口衔如意珠和鱼的龙头,称为“四勿箴”,据说意味着孔子的教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书院里供奉着寒暄堂金宏弼先生和寒冈郑逑先生的牌位,每年2月中旬丁日和8月中旬丁日举行祭祀活动。道东书院的意义 1568年在琵瑟山山麓建成,名为“双溪书院”,壬辰倭乱时期烧毁,1605年在现在的都洞里重建,名为“甫劳洞书院”。1607年被赐名“道东书院”。据说,“道东”意指“性理学之道自东方而来”。


首尔(钟路区) , 仁寺洞・钟路

Savina美术馆是用多种视角反映韩国现代美术魅力的充满活力的空间。美术馆在展示、教育、出版 、搜集藏品等方面积极的活动着,将艺术栩栩如生的表现在人们面前,并在培养绘画、雕刻、摄影艺术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引导着艺术的发展趋向。


首尔(麻浦区) , 汝矣岛・永登浦・麻浦

秉持着保守里的进步精神,一路走来用心准备杰出话剧的剧团—“Sanwoolim”是韩国唯一一家拥有专业剧场的剧团。1969年12月,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戈多》在韩国首演,这部难以理解的作品被诠释的有趣易懂,打破了人们对近代话剧的成见。通过这场韩国话剧史的转折点而诞生的剧团正是Sanwoolim剧团。以参演的林英雄为中心,与其他参演了《等待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立了Sanwoolim剧团,至今已演出99场,不包含加场演出的部分,共将60多部作品舞台化,获各类话剧奖和文化艺术奖80余次,成为韩国的代表剧团。Sanwoolim剧团负责人林英雄,法文学者吴正子教授夫妇使用将个人财产在首尔新村弘益大学附近建造了一间地下2层,地上3层的剧场建筑物。之后1985年3月3日开始作为Sanwoolim的专用剧场至今。 * 开馆 - 1985年3月3日独立专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