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礼山郡)

所谓的东轩,就是古时守令执行政务的地方,与生活处所内衙不同,通常由于它的位置位于东边,因此得名东轩,是守令主宰的官厅。大兴东轩正面6间(14.4m),侧面2间(4.8m),房檐距地3.3m,木制的八角瓦房,是典型的朝鲜后期建筑风格。据上梁文记载,它与大兴乡校(1405年)同期,建于朝鲜太宗永乐5年(1407年),但也有此官厅重修于康熙42年(1703年)的记录,推测当时因大兴被提升为郡,而使其得以重修。现在的东轩,是在被日本强占后,随着大兴面与礼山郡的统合,被当作大兴面的事务所而使用。而直到解放后,大兴面事务所新建,这里才再次于1979年复原。


全罗南道(和顺郡)

据说万渊寺创寺于高丽熙宗4年(1208),由万渊禅师创建。 万渊禅师在无等山元晓寺完成修行之后,在去往松广寺的途中翻越无等的主峰,在向南走的途中,于万渊寺的寺址上暂做休息,不想进入梦想梦到16罗汉拥着释迦摩尼。醒来之后环看四周发现不知何时下起了大雪周围一片白茫茫。于是称奇,只有禅师躺过的周边雪化升起了阵阵雾气。于是就在此建土窟,随后慢慢发展成了万渊寺。 韩国战争之前,万渊寺还保留了大雄殿、十王殿、罗汉殿、僧堂、禅堂、东厢房、西厢房等3殿8房与大雄殿前的箭楼,箭楼下还有四天王门与三清阁,此外还拥有很多附属小庙。但是这些在韩国战争期间全部毁损。到1978年以后复原了大雄殿、罗汉殿、冥府殿与遥舍居,还复原了附属寺庙中的禅定庵与圣主庵。庙的境内还有指定文化财第185号的拂佛。此外多位名人曾到访过万渊寺。从寺里往东约2公里的地方有万渊瀑布,宁静的山林与溪水都是出游客们喜欢的路线。


全罗南道(丽水市)

防竹浦海水浴场形成如同缸罈般凹陷于突山岛东侧海岸,波涛平缓又带有舒适雅静的气氛。白沙滩上撒满灿烂金色的细沙,周边更有百餘株已走过200多年历史的苍鬱海松树林。如果知道诀窍的话,来到海岸岩石群璧上钓鱼一定会有丰富的收穫。邻近前往被列为韩国四大日出观景胜地之一的观音道场向日庵旁道路,交通位置也是相当便利,深受游客们的欢迎。


忠清南道(公州市)

* 天地人间首屈一指的寺庙-甲寺 * 甲寺是位于老松与櫸树森林茂密的鸡龙山西北方山脚的寺庙,距离公州市19km处,距离东鹤寺徒步约3小时左右。就像春麻谷、秋甲寺这样暗示的话一般,甲寺的秋天枫红是无比美丽的。三国时代初期,百济久尔辛王元年(420年),从高句丽前来的阿道和尚创建了这座寺庙。历史上的甲寺又被称为鸡龙甲寺、甲寺、甲士寺、鸡龙寺等,曾为统一新罗时代华严宗十大寺庙之一的名寺。 甲寺取自于‘天地人间首屈一指’的甲等之意,其名称如此流传下来。正如其名,有如头一个寺庙般,朝鲜世宗6年(1423)的寺庙改组合併中被屏除在外,算是很早定下名字的寺庙。世祖时,因王室的庇护拿到了‘月印释谱’的木刻匾额。1597年壬辰倭乱烧毁,宣祖37年(1604)开始重建大雄殿与振海堂,直到今日。寺庙周围有龙门瀑布、水晶峰、天真宝塔、君子臺等秀丽名胜,特别是南边溪谷中的9曲特为绝景。 * 大雄殿 道指定有形文化财第108号。此建筑为甲寺的本殿,于丁酉再乱时烧毁,宣祖37年(1604)重建、高宗12年(1875)补修后才成为现今的样貌。原本的位置在现今大寂殿的附近,重建时移至现在的位置建造。 * 甲寺讲堂 道指定文化财第95号。为僧侣们讲解佛经之处,建筑物上悬掛著鷄龙甲寺的匾额,整体架构为没有繁复技巧的雄伟感朝鲜建筑形式。 * 甲寺功牛塔 这座塔位于过了流经大雄殿到大寂殿间小溪后的溪谷边山麓上,传说是从原本甲寺的附属庵子移到现在的位置。塔由3层的塔身与基坛部所构成,塔身第1层刻著建立塔的内容,2、3层则是塔名,皆以阴刻方式雕刻。塔建立的过程从塔身上刻著的铭文判断,是为了讚扬重建时期的功绩而建。铭文内容如下:‘卧塔起立,人道偶合﹔三兮乙乙,厥功居田(重新扶起倒下的塔,是人道偶然的配合﹔三次的努力再努力,其功之最)’。 * 甲寺浮屠 此浮屠(供奉僧侣舍利或遗骨的墓塔)为宝物第257号,原来位于甲寺后山,而后移到现今位置。不仅是新罗时代的代表样式,雕刻技巧更是卓越,为研究新罗末期与高丽初期浮屠样式的重要资料。 * 甲寺铜钟 为宝物第478号,此钟位于过了甲寺解脱门后右手边的新建四角屋顶钟阁内。钟体上有铭文,建造于朝鲜宣祖17年(1584),可从此得知甲寺的寺名在当时叫做甲士寺。钟高127cm、口半径为91.5cm,日制时期因献纳的名目充公上缴,解放后才归还,是与整个韩国民族一同受难的梵钟。于1584年(朝鲜宣祖17年)建造的钟,大致上维持著从新罗以来的传统梵钟样式,也同时有著不用甬筒就敲打发出声音等朝鲜时代的特征。龙钮(绑著钟的弔环)上刻著写实的龙纹、肩部有9个轮廓(突起的装饰),以及莲花形式的撞座(敲响钟的部分)等皆是新罗以来韩国梵钟的传统要素。撞座间雕刻著地藏菩萨,钟体上有标示著製造时期的铭文,除了是能够解韩国钟变迁的重要资料外,上头标示著的'甲士寺'也能看出当时与现在不同的寺名。 * 甲寺铁幢竿及支柱 宝物第256号的甲寺铁幢竿与支柱是是架设寺庙的铁竿与柱子。幢竿是庙前竖立的旗竿,标示著佛祖或菩萨的威信与功德,是为了悬掛赶走邪恶东西旗帜-幢的旗竿,而幢竿支柱则是为了在左右支撑著幢竿的支撑柱子。甲寺铁幢竿是由半径50cm的铁桶24个连贯而成,高约15m。但1893年时,其中4个铁桶断裂,因此变得比原本还矮。此铁幢竿与支柱的建造时期,可从甲寺是新罗义湘大师所创的华严宗第10代寺庙之一,与基坛侧面刻著的眼象雕刻来推测是新罗时代的物品。完整无缺保存下来的甲寺铁幢竿支柱,是研究幢竿型态的珍贵资料。   [文化财资讯] 甲寺铁幢竿及支柱(宝物256号) 甲寺浮屠(宝物257号) 甲寺三身佛掛佛帧(国宝298号) 甲寺铜钟(宝物478号) 宣祖2年刊月印释谱板本(宝物582号) 甲寺石造药师如来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财50号) 甲寺石造菩萨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财51号) 甲寺史蹟碑(忠南有形文化财52号) 甲寺讲堂(忠南有形文化财95号) 甲寺大雄殿(忠南有形文化财105号) 甲寺大寂殿(忠南有形文化财106号) 甲寺表忠院(地方文化财52号) 甲寺三圣阁(地方文化财53号) 甲寺八相殿(地方文化财53号) 甲寺天真宝塔(地方文化财68号)


江原道(宁越郡)

宁越站竣工于1955年6月,它是一处与端宗拥有很深渊源的车站,整个车站设有砖瓦屋顶,古色古香,造型独特。它被评为全国最美车站之一,毫不逊色于权势之家的府邸。


全罗南道(康津郡)

康津湾是位于全罗南道康津郡道岩面与大口面、七良面之间的天然港湾。其深入康津郡的中央部份,使得康津郡呈现「八」字型。海岸路线总长79公里,在康津湾内共有1个有人岛与9个无人岛。而此地亦是耽津江、长溪川、江津川、石门川等河流的下游。


大邱广域市(东区)

*田园住宅区体验农村─龟岩FarmStay村* 大邱的龟岩FarmStay村很靠近城市,不仅交通方便容易前往,还是具备各种文化设施的田园住宅型农村。因为这里有九个像龟壳的石头,所以称为龟岩村。 * 龟岩FarmStay村的摘采农作物体验* 位于八公山边的循环道路边,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这里的农村体验也正式开始。此时会开始播下各类蔬果的种子,也可以进行于摘苹果的体验。 此外,还有葡萄、水蜜桃、栗子等丰硕的果实,也可以收成豆类与水稻,像摘苹果或是栗子等已是附近幼稚园小孩朋友常来体验的项目。另外为了更活化此地经济,农协也在此经营周末农场,游客可在此亲自种植生菜、辣椒等蔬菜并品嚐。


忠清南道(泰安郡)


庆尚南道(南海郡)


首尔(冠岳区)

2004年9月2日开馆,是首尔市立美术馆的分馆。美术馆是原比利时领事馆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样式的爱奥尼亚柱式室内石柱和壁炉等,将原有建筑物原样保留,进行少量修缮,建成展现20世纪初期古典建筑与现代美术的展示空间。 被指定为第254号史迹的旧比利时博物馆于1905年在首尔会贤洞竣工,后来由于城市再开发事业,1983年搬迁到现在的位置进行了复原,1970年商业银行(今友利银行)收购,2004年5月作为文化艺术支援事业的一部分免费租借给首尔市,装修成为公共美术馆。 建筑总面积为1,569.58㎡,共有地下1层、地上2层,还有屋顶阁楼。地下是美术教育场,1楼和2楼是展示室、办公室区间,外面有草地和树木,还有户外雕刻公园。首尔市立美术馆有庆熙宫分馆和南首尔分馆,庆熙宫分馆以大馆展示为主,南首尔分馆以企划展示为主运营,并进行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的儿童美术教室和假期美术特讲等美术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