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广域市(东区)

*田园住宅区体验农村─龟岩FarmStay村* 大邱的龟岩FarmStay村很靠近城市,不仅交通方便容易前往,还是具备各种文化设施的田园住宅型农村。因为这里有九个像龟壳的石头,所以称为龟岩村。 * 龟岩FarmStay村的摘采农作物体验* 位于八公山边的循环道路边,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这里的农村体验也正式开始。此时会开始播下各类蔬果的种子,也可以进行于摘苹果的体验。 此外,还有葡萄、水蜜桃、栗子等丰硕的果实,也可以收成豆类与水稻,像摘苹果或是栗子等已是附近幼稚园小孩朋友常来体验的项目。另外为了更活化此地经济,农协也在此经营周末农场,游客可在此亲自种植生菜、辣椒等蔬菜并品嚐。


庆尚北道(青松郡)

离青松郡只有5分钟车程的达基药水池是韩国3大药水池(药水,有药效的泉水)之一。药水从周王山达基瀑布流出,沿着溪谷,从10多个洞口里涌出泉水。这里药水的特点是,无论气候多干旱,一年四季涌出的水量都十分稳定,冬季不会结冰,而且无色无味。另外,如果用药水蒸饭的话,饭会发青蓝色,很有粘性。药水味道就像去掉糖的碳酸饮料,含有丰富的碳酸、铁等各种矿物成分,据说对胃肠病、皮肤病、贫血等有良好的疗效,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药水附近有周王山国立公园,令欣赏过溪谷内的瀑布和奇岩怪石的人叹为观止。周边还有很多用药水做清炖鸡的餐厅。


庆尚北道(闻庆市)

闻庆煤炭博物馆向游人展示了曾是国家基干产业原动力煤炭的作用,及它的历史。此博物馆设立的目的是想通过一目了然的展示,保存完整的教育场的应用等,来唤醒人们对于煤炭遗忘的记忆,谋求由于煤炭产业衰退而引起的地域经济活性化。煤炭曾是韩国近代史的支柱。而闻庆煤炭博物馆,恰是对这个不可或缺的支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煤炭相关遗留物的收集整理、对煤炭相关学术资料的整理分析,通过种种活动,来为后代创造一个保存完整的,关于煤炭的全纪录。闻庆煤炭博物馆通过相关煤炭事业、生活史等展示技巧的应用,有效地为游客传递相关的信息。闻庆煤炭博物馆的展厅有中央展示室(1、2两层)、户外展示场、坑道展示场、矿夫住宅展示馆等。煤炭,是韩国唯一短缺的资源,在国民生活燃料和国家基干产业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随着天然气、石油的出现,使用频率降低,但也曾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作为韩国第2炭田的闻庆,在当地建立煤炭博物馆,系统的向游人展现挖掘煤炭矿夫的生活,希望实现社会价值,具有重大的意义。


忠清南道(论山市)

 灌烛寺坐落在距离论山市三公里处的般若山上。古时,中国名僧智安看到庙里的石造米勒菩萨立像像灯烛一样发出闪闪亮光,因此给该寺取名为灌烛寺。石造米勒菩萨立像是韩国最大的石佛像。传说,一女子在般若山上挖蕨菜时,忽听到婴儿啼哭的声音,跑上前去一看,却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拔地而起。官府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命人将这块岩石铸成佛像,这就是今天的石造米勒菩萨立像。


忠清南道(扶馀郡)

 沿着美丽的树林路进行山寺旅行,无量寺无量寺是扶余最大的寺庙,位于外山万寿山脚下山清水秀的松林里。寺院是统一新罗时期梵日国师创建的,高丽时期一度兴盛,壬辰倭乱时期被烧毁,朝鲜仁祖(1636~1646)时期又重新修建而成。据说朝鲜世祖时期,1455年,生六臣之一的 梅月堂金时习先生听到世祖废除端宗,登上王位的消息后,悲观厌世,烧掉书籍,出家做了僧人。流浪了一段时期,晚年时来到这座庙里,59岁圆寂。按照他的遗言,葬在了庙旁,3年过去后挖开一看,面庞就像活人一样。保存下来的东西有火葬时发现的供有舍利的浮屠和自画像。寺庙周边有无尽庵、兜率庵、太祖庵等许多庵堂,无量寺里有一条1.5km的林间路,穿过兜率庵直到太祖庵,十分美丽。无量寺的遗产和景点被指定为宝物第356号的极乐殿是罕见的2层佛殿,内部是不分上下层的朝鲜中期建筑,是考察当时木造建筑工艺的重要资料。极乐殿内放有巨大的坐佛,中间的阿弥陀佛坐高16尺,胸围24尺,左右的两旁的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各坐高16尺、胸围18尺。这里还有释迦佛画,长45尺零8寸,高25尺零2寸,是朝鲜仁祖时期的佛画,篇幅大、描法优秀、色彩鲜明。[文化财现况] 极乐殿(宝物第356号),五层石塔(宝物第185号),石灯(宝物第233号),弥勒佛挂佛帧(宝物第1265号)和幢竿支柱(有形文化财第57号),金时习画像(有形文化财第64号),浮屠(有形文化财第25号) 


庆尚南道(南海郡)

庆南南海的南海扁柏自然休养林,扁柏生长茂盛,远眺南海,是一个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又能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周边景点纪念有李舜臣将军还击日本海军的遗迹忠烈祠。休养林内有散步路、展望台、草坪广场等便利设施及森林之家、山林文化休养馆、林中修练场、低层住宅、野营场等住宿设施,如想使用,需要在主页进行预约。预约请点击此处


庆尚北道(青松郡)

白莲庵位于大典寺对面, 与大典寺同一时间建成,被似玉般清澈的溪水和像屏风一样的冬青包围着,庵名取自周王之女白莲。庵里有个大钟,据说每到清晨山野里就隐隐传来钟声,如今,大钟已经没有了,只是蕴含着深深的情趣。


庆尚南道(南海郡)

山势与溪谷、奇岩怪石形成绝景,仿佛一只趴着的乌龟,因此称为盘龟台。先史时代遗址国宝第285号盘龟台上刻有岩刻画,以悠久历史与美丽景致为傲。 * 由来 彦阳邑大谷里有景点盘龟台,烟高山之一山麓延展下来在此处高耸矗立,形成奇岩怪石绝景,由于外型就好像一只乌龟卧趴的形状,因此称之为盘龟台。从斗东面川前溪谷潺潺流下的玉流在这里汇合,形成湖泊,以其佳景享誉盛名。因此自古来自各地的诗人墨客都会前往此地观景咏诗。 新罗时代花郎们到处寻访名山大川,培养高贵气质并锻炼身心时,曾来到此地训练,并过着露营生活。此外,高丽末期的圃隐郑梦周、朝鲜初期的晦斋李彦迪、寒冈郑逑等三贤曾在此留下名诗并教化乡民。因此盘龟台下的小山丘圃隐台建有纪录此三贤事迹的盘皐书院遗墟碑与圃隐大荣母碑,对面则有重建的盘龟书院。此书院为肃宗38年(1712年)为追思此三位先生的学问与德性建造而成,并供奉着三人的牌位。 英祖4年(1728)毁于祝融之灾,翌年修复原貌,高宗8年(1728)依据书院撤废令而撤毁。但是蔚山工业园区设立的1960年代中期为工业用水,于凡西邑泗渊堵住盘龟川下游,兴建泗渊堤,因贮水水位高涨,因此珍贵的岩面刻画沉没于水中。有这般历史悠久、珍贵的考古学资料令人引以为傲。其中之一位于现今大谷里234-1号水中,并被指定为国宝第285号,另一位于上游的川边(斗东面川前里),列为国宝第147号。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花石亭原是高丽末年留学学者吉再继朝鲜建国后,放弃官位返乡修学的地方,后人为纪念吉再而在其生活过的地方建造了书院。花石亭曾被荒废过一段时间,栗谷李珥第五代祖父康平公李明晨在世宗25年(1443年)建造了亭子,1478年其曾祖父李宜硕则对亭子进行了整修。李淑瑊将其命名为花石亭,至此它成为了一处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 据说曾经亭子周边银杏树茂密,其下侧的临津江昼夜船舶川流不息,晚间可观赏到为了捕鱼而出航的渔船上的点点灯火,灿烂多姿。但是目前,临津江被铁网横腰阻拦,银杏树也所剩不多,略显孤单落寞。据说栗谷先生平时非常乐于和弟子们汇聚于此,以至于这里的柱子都被他们摩得油光锃亮。相传在壬辰倭乱时,宣祖逃窜避难穿过如倾盆大雨般落下的瀑布过江时,正是由于李恒福在花石亭处放火掩护,才使宣祖得以安全过江。 栗谷先生在国事之余会经常前往花石亭,辞官后更是将余生留在了那里,与弟子们共同研究学问。据说当时钦佩栗谷先生学识的中国勅使黄洪宪曾来此会面,吟诗作赋。在壬辰倭乱时花石亭曾被大火烧毁,其后的80年间仅剩下了火后的遗址,直到显宗14年(1673年)栗谷先生的曾孙李厚地、李厚坊将其进行了重建,可惜在韩国战争时再次被毁。目前的花石亭是1966年坡州儒林们集资而建的,建筑风格为八角凉亭,传承了朝鲜时代的建筑手法。亭子的正中央挂有朴正熙总统亲手提笔,刻有“花石亭”三个大字的牌匾。站在位于山丘上的花石亭里进行远眺,欣赏下周边美丽的风景,会令人不由地发出感叹。 八岁赋诗 林亭秋已 骚客意无穷 远水连天碧 霜枫向日红 山吐孤轮月 江含万里风 塞鸿何处去 声断暮云中   相传西畿停、权揽、郑澈、宋时烈等著名文人均在此吟诗作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