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泰安郡)

位于泰安郡南面的磨剑浦海水浴场是一个目前为止还不太广为人知的非常安静的海水浴场。海水浴场周边有大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非常适合野营。干净洁白的白沙滩和平缓的倾斜度使小孩也可以安全的享受海水浴。这里的银鱼非常有名,此外还出产鳀鱼,玉筋鱼,章鱼等海鲜,每到傍晚时的日落景观也很壮观。


江原道(高城郡)

为了让人们记住同族相残的惨痛、祈祷民族和谐与和平统一,在统一展望台上开馆并运营着能够体验6.25战争的6.25战争体验展示馆。体验展示馆内部通过6.25战争的惨状与当时的照片、影像、材料及遗物等,使访客能切身体会。


京畿道(龙仁市) , 龙仁

南瓜灯村是位于京畿道龙仁市处仁区慕贤面陵院3里的一个小村庄,离龙仁市厅约25km,从水枝地区和盆唐坐车的话,10分钟即到,是一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典型村庄。这里和其他地方的村子不同,当地的农产品采用新的培育方式种植。村庄附近旅游景点丰富,有郑梦周先生墓、韩国灯盏博物馆、爱宝乐园、民俗村等,非常适于游览。


江原道(旌善郡) , 三陟

位于江原道旌善的Min Dung山海拔1,118.8m,整座山看不到一棵树,漫山遍野全部由紫芒覆盖,因此还被称为紫芒山。从前,为了使山山出产更多的野菜,每年都会在放一次山火,因此山上的树就越来越少了。每到10月中旬,山顶附近20余万坪的山岭一带就成了紫芒花的海洋,走进紫芒田里,便会被高高的紫芒淹没,沿着登山路爬上山,一路上全部都被紫芒的风景覆盖,可谓韩国最大规模的紫芒田。现在这里还开发了铁路旅行,非常适合家庭游玩。一般从9月份开始,这里的紫芒开始盛开,10月至11月初是景色最壮观的时候,因此在每年的10月都会举行“紫芒花庆典”,吸引数十万名游客前来游玩。另外,附近还有著名的“画岩八景”之一“画岩泉水”,水质清澈。还有魅力的加里王山等景点。


全罗北道(扶安郡)

位于蝟岛的雉岛里村是一个小渔村,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恬适,村前的海上漂浮着许多小岛,宛如一幅画,落潮的时候,众多小岛就会显露出来。小岛的缝隙里宿昔着数不清的牡蛎,带上工具,就可以挖到很多牡蛎,满载而归。


江原道(高城郡)

花津浦历史安保展示馆(金日成、李基凤、李承晚别墅)四周拥有茂密的松林和一望无际的湖水,这里的明砂十里与洁净的大海景观美轮美奂,可谓是高城郡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 [纪念馆建筑的由来] 该建筑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27坪,截止至1960年代为李承晚总统的私宅,其后建筑被废弃拆除,经重新建造后作为陆军官舍而使用。此后在1997年7月,陆军在当今的位置上对建筑原貌进行了复原,并在其中展出与历史有关的资料和遗物。2007年2月,高城郡与陆军福利团在原本别墅旧址处对原建筑进行了改建维修,并将原本位于别墅内的部分遗物和从梨花庄接收到的捐赠遗物展放在了这里。2007年8月,李承晚总统花津浦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忠清北道(永同郡)

  位于忠清北道永同郡的兰溪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韩国三大乐圣之一的兰溪朴堧先生的生平业绩,为了继承和发扬他的艺术精髓,推广国乐的教育而建立的此博物馆。 其中,兰溪国乐制作村是永同郡与乐器专门生产企业功过共同协作,作为生产和销售国乐器的基地,为国乐的发展和继承国乐器的制作工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全罗南道(海南郡)

地角村位于海南郡,这里是韩半岛的最南段。是陆地上距离首尔最远的地方,同时也是三千里锦绣江山的起点和终点。 地角村的正式地名是海南郡松旨面葛头里。一开始是“再也不能走了”之意的“渴水里”,后来因名字对水比较珍贵的村子不好,便改叫“葛头里”。 这里既可以看到日出也可以看到日落,每年举行迎日、送日庆典,展望台上可以看到葛头山烽火台,往下走500多米就可以看到三角形的地角塔。  


江原道(洪川郡)

* 金黄银杏叶的秋日美景* 每年10月都会开放给大众免费参观的洪川银杏林,其实是由私人经营了30年的森林。1985年农场的主人为了因慢性消化不良疾病所苦的太太,从市区搬到这里居住。他们是听闻在五臺山下游,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三峰泉水具有奇效,怀著祈祷妻子能痊癒的希望,在广阔的土地上开始种下一棵棵的银杏树。创始于1985年,25年来从未开放过的森林,2010年开始因为口耳相传而闻名,之后才为了观光客特别在每年的10月开放。  


庆尚北道(郁陵郡)

独岛位于郁陵岛东南角,是韩国最东端。独岛(总面积 187,554平方米)位于郁陵岛东南方87.4公里的海面,是由岩石岛组成的一个火山岛。准确位置是东经131度52分,北纬37度14分。新罗(BC57-AD935)智证王(500-514年在位)13年(512年)异斯夫(真兴王时期的将军、政治家)把郁陵岛和独岛组成的于山国收归新罗所有,史上有“六月于山国归属新罗”的记载。据朝鲜时期(1392-1910年)的《成宗实录》所载,金自周曾对独岛(当时称三峰岛)的形状进行过描写。朝鲜时期,独岛也称为三峰岛、可支岛、于山岛等,1881年改称为独岛。1906年郁陵郡守沈兴泽最先正式使用独岛的名字,1914年行政区域改编时又划入庆尚北道。壬辰倭乱(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的战略)后日本渔民更频繁地出入郁陵岛和独岛的近海。于是安龙福就东渡日本,日本政府确认郁陵岛和独岛是韩国的领土,并禁止日本渔民在两岛附近捕鱼。对此,史书上有相关记载。独岛由东岛、西岛及其周围6个小岛组成。东岛(海拔98米)有火山喷出口,西海(168米)无喷出口,是由火山岩构成的。东岛和西岛间有兄弟洞,东岛还有天顶洞和海蚀溶洞,其海蚀阶地和海蚀崖地形十分发达。1905年俄日战争后,日本认识到独岛的重要价值,于当年2月22日单方面地将独岛改称为竹岛,并划入日本岛根县。此后又一直主张对独岛的领土所有权,直至今天,独岛问题仍然是韩日间的外交问题。现在独岛上驻有韩国的警备队,他们在岩石上修建房屋,并建造了简易的码头。独岛上多处发现了水质良好的矿泉,饮水问题也随之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