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北道(堤川市)


庆尚北道(奉化郡)

通向清凉寺的道路十分难走,而清凉寺本身并无什么特别美丽之处。但是如果到了清凉寺,就会羡慕那儿的菩萨,因为在这个小寺中所看到的清凉山的景致是难以用“美丽”二字来形容的。清凉寺位于清凉山道立公园内的莲花峰山脚下,是新罗(BC57-AC935)文武王(661-681年在位)3年(663年)元晓大师(617-686.3.30)所建。现在看来,清凉寺是一座很小的寺庙,但原来却规模宏大。受朝鲜(1392-1910)时期全国寺庙合并政策的影响,清凉寺仅存琉璃宝殿(地方有形文化遗产47号)和应真殿。法堂内还保存着高丽恭愍王(1351-1374年在位)亲手所书的匾额。


庆尚北道(庆州市)

从庆州乘坐开往奉吉里海水浴场的汽车约50多分钟,便来到东海。眺望东海蔚蓝的海水,可以看见离海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而美丽的石岛。这个小石岛是统一了三国后的新罗(BC57-AD935)第30代王文武大王(AD661-681)在海里的坟墓。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这个海中陵是按照文武大王的遗言兴建的。大王希望死后能变成海里的龙以对抗日本海盗,保卫祖国。他的后代按照王的意愿,于王死后在庆州附近的奉吉里海边的小石岛上举行了葬礼。首先在周长200米的石岛中央挖出一个东西南北交叉成十字形状的湖,然后在水深2米处放置一块高3.6米、宽2.85米、厚0.9米的石头,石头下安放遗骨。目前学者对安放的是骨灰还是遗骸尚有争论。为使变成龙的王能够在感恩寺中休息,建造了水道。在感恩寺中也发现了水道的痕迹。到了秋天,从庆州到文武王海中陵所在的奉吉海水浴场的道路就成为绝景。


庆尚南道(巨济市)

在前往南部面海金刚村之前会途经陶藏浦村,村的左侧有陶藏浦游览船码头可乘船前往外岛、海金刚等地进行参观,而其售票处所在的山丘则被称为风之丘。在这座布满绿草的山丘上,俯瞰广阔的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随着电视剧《夏娃的花园》(2003年SBS清晨电视剧)、《旋转木马》(2004年MBC水木剧)的热播,前往风之丘的游客开始逐渐增多,从此风之丘这一地名开始走入人们的心田。 *位于巨济市南部面陶藏村北侧的山丘    沿陶藏村码头附近木质的散步路前行,跨过大海,在背对老子山的卵石海边处可以欣赏到著名的鹤洞村全景。 风之丘受地形影响,海风较大,因此生长在这里的植物也大都长得相对较为矮小。在风之丘山坡上,长有常年受海风影响,根深蒂固、树龄较久的冬柏树群落。经受岁月洗礼的冬柏树树身上留下了许多岁月的痕迹。


光州广域市(光山区)

月峰书院是1578年以金继辉为首的地方儒林为了纪念奇大升先生的学问与德行,在光山郡飞鸦面山月里创建望川祠,并供奉其排位。1646年(仁祖24年)迁到现在的位置,1654年(孝宗5年)被赐匾名“高峰”。1671年在宋时烈等的建议下,将供奉在附近德山祠的朴祥和朴淳的排位也牵至此,1673年追加供奉了金长生与金集的排位。一直负责供奉先贤与地方教育的书院于1868年(高宗5年)由于大院君的书院撤废而废止。之后由全罗南道儒林于1938年建5间冰月堂,1972年增建4间库直舍,1978年增建外三门与藏板阁,1980年增建祠宇,1981年建内三门。冰月堂被指定为光州广域市纪念物第9号,藏板阁则保管着《高峰集》木板474板。      


庆尚南道()

文殊足球竞技场的外形采用了蔚山始祖鹤的造型,象征着争创21世界环太平洋产业首都的蔚山。竞技场棚顶的铁架和支撑在外的部分彰显了这座年轻、充满朝气的城市。竞技场建造时引入了盘龟台岩刻画中鲸鱼脊骨的造型,以此来象征蔚山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每逢夜幕降临,竞技场上部的支架部分都仿如新罗时代的皇冠般璀璨迷人,耀眼夺目,128盏霓虹灯与柱前设置的54盏照射灯交相辉映,美轮美奂。


忠清南道(牙山市)


江原道(太白市)

每峯山入口处开始的三水岭下面是太白市黄莲洞九卧牛村。周围的地势就像“九头牛卧躺着一样”,由此而得名。 位于海拔8~900m的高原自生植物园是保护濒临灭种植物的植物园,这里保护和养育濒临灭绝的花草植物,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接触植物的机会。 向日葵花绽放的8月,在这里会举行“向日葵花节”,为到访游人提供了很多看点,还有和文化艺术界人士一起进行的画展,照片展,旧物利用的环境雕塑展等。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甑山海水浴场悠静且景色迷人,以日出闻名,与东海市湫岩海水浴场的烛臺岩相近。平均水深1~2m,暑假前来戏水的游客甚多。 附近还有水路夫人公园,每到冬天,海鸥群飞来,呈现出浪漫的冬季风情。 在三陟转运站搭乘10-1号市内巴士,约20分钟就可以抵达。 咨询) +82-33-1330(中英日)


济州道(济州市)

在高丽时期蒙古军入侵韩半岛时,韩国兴起了三别抄军的抗战,三别抄军在济州岛坚持到最后一兵一卒。为了纪念一切,济州岛上建立起了展示馆和纪念碑,遗址里还可以看的到当初保留下来的土城。 三别抄为高丽军中的精锐部队,高丽元宗11年(西元1270年)2月,朝廷出现了与蒙古军强化关系的声浪,而三别抄军则坚持反对,直至最后一刻都没有退缩其所主张的反蒙抗争。就这样与蒙古军的战争持续了两年多,最后在元宗14年(西元1273年)4月全军覆没。 三别抄军即使孤军奋战也要誓死保卫国家的精神,值得后代子孙的借鉴与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