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宁越郡) , 三陟

庄陵是朝鲜第6代王端宗(1441~1457)的陵墓,被叔叔‘首阳大君’夺去了王位的端宗,不幸在17岁那年就英年早逝了。现在庄陵里有丁字阁、端宗碑阁、配食坛祠、斋室、灵泉、红箭门等建筑物,以及与端宗相关的历史资料馆。陵墓周围被郁郁葱葱的松林所包围,景致秀丽,自1967年以来,每年的韩食节那天(阴历4月5日),这里都会举行端宗祭(祭奠端宗的活动)。☞ 建筑物指南* 丁字阁 – 举行祭奠端宗时摆放祭品的地方。* 端宗碑阁 – 刻有‘朝鲜国端宗大王庄陵’的石碑的所在地。* 配食坛祠 – 1791年建成,安放曾为端宗献出过生命的臣下和宦官(内侍)人等排位的地方,每年韩食节,祭奠完端宗后,也会在这里举行祭奠活动。* 灵泉 – 举行端宗祭时,从这口井取水,平时也有细流涌出,每年韩食节举行祭奠活动时,就会有大量的泉水喷涌。* 端宗历史馆 – 端宗时期的历史在此可以一目了然,从他登上王位被赐毒药、去世的过称,在此都有生动形象的资料和展示物向人们展示着。 


()

蔚岐公园位于东海岸,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海边公园,其中茂郁的松林小道和大王岩的美景更是一流风景。 蔚岐公园从停车场到海岸约1公里的小道上有一处松林,这是韩国最美的海松林之一,小道上还散布着樱树、木莲、茶树、梅花、迎春花等,每当春天百花齐放,尉为壮观。沿这条小路向海岸走去,可以看到一块块参差不齐的海岸岩石,你会不禁为其独特和丰富的姿态而发出感慨。走向海岸岩石,你会看到一块鲸鱼的下巴骨,从中可以知道过去蔚山一带以捕鲸鱼而闻名。经过鲸鱼骨,是一条有栅栏的路,沿着这条路而行,就是大王岩。大王岩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岛,有铁桥与陆地相连,可轻易渡过。进入大王岩后,东边的顶端有了望台,可一望远景。从大王岩出来,沿松林小道的反方面走去,就是蔚岐公园的散步小道,路一半处上方有蔚岐灯塔,这也是东海的导向灯。 之所以叫大王岩,是因为完成统一三国(7世纪)伟业的新罗文武王(第30代王,661-681年在位)死后葬于此地。也有一种说法称,实际上埋葬着文武王的大王岩指的是庆州感恩寺旧址前方的大海。大王岩形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据说是龙飞升天时突然跌落,便化为了岩石,因此也叫作龙坠岩。这里碧绿的大海与深红色的岩石构成一幅和谐的美景。


大邱广域市(西区)

这里还被称为“大邱北部市外巴士客运站”。  


庆尚北道(庆州市)

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民俗工艺村的新罗历史科学馆是一座展示庆州小型文化财并对其原理加以探究,建造模型的空间。科学馆的1楼展有新罗王京图、皇南大塚出土文物、南山遗址复原图等遗物,2楼展有新罗金冠、百济金冠、海印寺藏经版等文物,地下展示室展示着石窟庵模型、八公山军威三尊石窟等物品。位于顶楼的户外展示区则展示了感恩寺址与瞻星台的模型。新罗历史科学馆旨在对文化财的构造与外观加以分析,向大众展现文化财的科学保存方法,因此备受关注。


济州道(西归浦市)

药泉寺位于济州特别自治道西归浦市大浦洞,经营可以检视自我内心与体验传统文化的寺庙寄宿。透过山寺寄宿,可以熟悉寺庙礼节、礼佛、参禪、步行等基本活动,以及寺庙的日常与修行者的生活。


京畿道(南阳州市) , 议政府

位于京畿道的南杨州综合摄影城拥有各式露天摄影布景以及摄影棚和放映厅。除此以外,摄影所内还设有讲述电影发展史的电影文化馆、让游客直接参与其中的电影体验馆和陈列剧中所用服饰及其它物品的道具室。2000年大获畅销的电影《共同警备区》和刻画朝鲜时代画家张承叶生平的林权泽导演作品《醉画仙》等都曾在此取景。


江原道(襄阳郡)

洛山寺是位于洛山海水浴场北面4公里之处的寺庙,拥有1300年历史。新罗(公元前57-公元后935)义湘(625-702)大师于第30代王文武王(661-681在位)11年所建,寺内有七层石塔、铜钟、虹霓门等文化遗产。传说该寺是义湘在中国唐朝留学后回国,祈祷时遇观世音菩萨,遂在菩萨指点处修建法堂,并起名洛山寺。后洛山寺又经多次重建,现在的建筑建于1953年。洛山寺通过一柱门和虹霓门进入寺内。在虹霓门前转入寺内,法堂两侧可见用泥石混合并铺瓦的土垣和乌竹。洛山寺海水浴场北面一侧的铜钟旁,有一小后门沿小径与义湘台和红莲庵相连。义湘台是建于海边绝壁上的亭子,义湘大师曾在此参禅。红莲庵是义湘大师在海边石窟上所建的庵。法堂的檐廊上挖了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洞,从这里可以望见大海。经义湘台往右侧山麓上走,那里的神仙峰上矗立着站立望海的石造佛相-海水观音像。该佛相据说在东洋最大,即使在很远的勿淄港也可看到。


庆尚北道(浦项市)

迎日台海水浴场是韩国东海岸规模最大的海水浴场,拥有长1,750m。宽40~70m,面积406,613.4m²(123,000坪)的白沙滩,与邻近的松岛海水浴场共同组成了浦项的代表海水浴场,是全家出游的好去处。来此游玩,可以使用浦项市内的住宿及便利设施,还可品尝到新鲜的生鱼片。


全罗南道(求礼郡)

位于智异山西南角的华严寺是全国十大寺庙之一,也是智异山最大的寺庙。由缘起祖师创建于百济圣王22年(544年)的华严寺在丁酉再乱(1592年)时遭遇火灾,如今的大雄殿、觉皇殿等建筑都是在朝鲜时代复修的。 通往华严寺的路紧靠着山谷,因此这个山谷就被称为华严寺山谷。 沿溪谷而上的登山路还可通往老姑坛。盘山而上,在路的右边是'市内游乐'休息处,草屋和水碓也随处可见。经过"市内游乐"就来到了华严寺的一柱门,旁边的石墙一路蜿蜒开去。走过一柱门是金刚门,然后就来到了普济楼。拾阶而上,大雄殿前的坪坝便展现于眼前。 阶梯两侧分别屹立着西五层石塔和东五层石塔,在大雄殿的左侧则是觉皇殿。国内规模最大的石灯就位于觉皇殿前,是统一新罗时的作品。华严寺内有不少国宝级的遗物。位于“孝台”的四狮子三层石塔就是寺内具代表性的石雕。石塔所在的“孝台”小坡就在觉皇殿左侧的石阶上。除此以外,还有雄伟的艺术性宫殿--大雄殿及保存完好的普济楼。掩映于山中的华严寺充分展现了古代的风貌,是一座美丽的寺庙。* 文化财华严寺觉皇殿前石灯(国宝第12号), 华严寺4狮子3层石塔(国宝第35号),华严寺觉皇殿(国宝第67号), 华严寺灵山会挂佛帧(国宝第301号),华严寺东、西5层石塔(宝物第132号,133号), 华严寺大雄店(宝物第299号),华严寺 圆通殿前狮子塔(宝物第300号), 华严寺华严石经(宝物第1040号),华严寺的的彼岸樱(天然纪念物第38号), 华严寺普济楼(全罗南道有型文化财第49号),华严寺九层庵石灯(全罗南道有型文化财第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