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公州市)

东鹤寺位于距公州市内约25km、大田市内约8km的公州市反浦面鹤峰里。该寺建于724年,935年新罗[57BC ∼AD 935]灭亡后,937年寺庙改名东鹤寺以供奉新罗的始祖。1950年朝鲜战争时东鹤寺被火烧毁,1960年后才得以重建。东鹤寺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尼古寺庙,现仍有150多名尼姑在寺内修行。


庆尚北道(庆州市)

 位于佛国寺和普门团地之间的吐含山山麓观光路边,坐落着古代造型的传统瓦房及草房建筑45座。这是一个各行业匠人云集的村落,匠人们为继承祖先们的精湛手艺和灵魂、美感,而建成了这个面积66,116m²的村子。 在这里,能免费观览金属、陶瓷、木工、宝石、石工、刺绣、陶器工艺等18个行业业主的制作过程,以及民俗工艺展示馆,也可以以便宜的价格直接购买喜欢的工艺品。 


首尔(西大门区) , 市厅・光化门

独立门位于原用于迎接外国使节的迎恩门旁边, 迎恩门是国王亲自迎接中国使节的地方。1897年起, 向长时间威胁中国和韩国的日本, 俄罗斯宣告韩国的独立。修建独立门的费用是全体国民捐献的。现在独立门前只剩下迎恩门两个门柱了,但仍能让人想象出当时样子。看到独立门不禁让人想起了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因为它模仿了凯旋门的建筑式样。独立门是用花岗岩砌成的,高达14.28米,下面有道路通行。独立门上用韩文写有"独立门"字样,两侧画有太极旗。在独立门左边内侧有通向屋顶的台阶。周围种有木槿花,围绕独立门还修建了道路,坐在车上就可以一览独立门的风采。


釜山广域市(影岛区)

* 釜山港发展的象征─釜山大桥 * 釜山大桥与1934年完工的影岛大桥同为连接影岛的交通路桥,其不仅具备了迅速疏通影岛地区造船工业园区与新兴港湾逐渐增加的交通量的功能,更扮演著港口连接道路的角色。 釜山大桥长260公尺、宽20公尺,共具备了4车道,两端更有著宽2公尺的引道。其与影岛大桥呈平行,两者仅距离约100公尺。釜山大桥采取了拱桥式的建筑工法,高达31公尺的钢造拱型更成了釜山的地标之一。 釜山大桥为迎接韩国大门的釜山港开港100周年,象征釜山港的发展而建造。其构造相当具有特色与美感,并且完全仰赖韩国国内的技术打造完成,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为了将湖畔都市春川打造成艺术与文化的都市,在春川美术协会努力下,1995年于三川洞儿童会馆展示室踏出春川美术馆的第一步。这段期间的三川洞春川美术馆不仅是春川艺术家们发表活跃作品的场地、扩大美术文化底层,更担任市民生活调剂,为了更接近市民而重新整修玉川洞旧中央监理教会建筑当作重新出发的地点。春川美术馆是市民们随时都能轻易接近,呼吸新鲜文化香气的安稳市民文化休憩空间。


庆尚北道(闻庆市)

 闻庆瓷器的价值在当今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得到世人的瞩目。这不仅仅因为陶艺家们高超的手艺,也是由于这种手艺是经过岁月和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故传统性很强。在闻庆,沙器匠和陶艺名匠就是它的一笔无形资产。朝鲜时代初期,闻庆便是有名的陶窑址,承传至今,便有了现在的正统瓷器代表的称号,闻庆的瓷器,是将韩民族的特性用瓷器的色彩和形态表现出来的。


庆尚南道(金海市)

 认识了解伽倻文化的好地方-国立金海博物馆为了要集古代国家传统之一的伽倻文化遗产之大成,位于金海市龟旨峰山麓上的国立金海博物馆于1998年7月29日正式开馆,主要是集中用来展示所有与伽倻相关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有展示史前时代釜山及庆尚南道地区,在文化上为伽倻发展基础的并韩时期重要文化遗产。建筑物整体外牆为黑色壁砖设计,以铁矿石及碳的图案来作为铁的王国-伽倻的象征性展现。展览1号室用来展示蔚山检丹里村落遗蹟和昌原茶户里第1号坟墓的模型,以及伽倻文化发展的基础史前时代弁韩代表性的金官伽倻遗物等,另外展览2号室则展示以各个区域别所形成之伽倻文化的独创性和发展上的变化衍生出的各种遗迹物。进入展览室前的走道上有摆置一个代表象征沉陷现在与过去的时光胶囊展示物,以及大约1300多种的遗迹物展示品等。国立金海博物馆创立的意义比起其他古代国家,伽倻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纪录并不多,因此伽倻的实际面貌,可以通过发掘调查等考古学方法来寻找到古代人残留下来的遗迹,也应该要竭尽所能将其修复完善。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国立金海博物馆就此成为以考古学为中心特性的专门博物馆。 


全罗北道(高敞郡)

禪云寺与金堤的金山寺同为全罗北道的两大本寺,拥有悠久历史与出类拔萃的自然景观,以及珍贵的佛教文化财,游客川流不息。寺庙经营有可以体验寺庙文化与享受休憩的寺庙寄宿。除了可以透过与僧侣茶谈、钵盂供养、敲钟体验、108拜及参禪、兜率庵巡礼等活动体验佛教文化之外,还可以欣赏山茶花群落地等周边自然景观。


釜山广域市(影岛区)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影岛是绝影岛的简称。很久以前,这一带就是有名的牧马场,盛产像风一样快,连影子都看不清的名马,也就是“绝影名马”,这就是绝影岛名字的由来。太宗台是釜山市的受保护文物,与五六岛一起都属于代表釜山的岩石海岸,十分有名。以海拔250米的最高峰为中心,长有松树等200多种茂密的树木。好似鬼斧神工削凿而成的悬崖峭壁,怪石奇岩,险峻奇丽,“太宗台”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粼粼的波涛,绿蓝交映,在明丽的天空下,十分迤逦。天气晴好的日子,还能看到海对面的日本领土。这样一个山景、海景皆美的地方,文人墨客自然是经常光顾。尤其是灯台下形态奇特的神仙岩是太宗台的代表性景观,据说是迄今约12万年前第4期最后一次干冰期的产物。最后一次干冰期后,釜山地区隆起,太宗台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因此,太宗台不仅仅是一处美丽的景点,在了解釜山的自然史方面,也有相当高的价值。新罗第29代王――太宗武烈王,在实现了三国统一的伟业之后,巡视全国时曾在太宗台射箭游玩,因此而叫太宗台。


忠清南道(牙山市)

孟思诚古宅坐落于雪华山西面,站在山顶可远眺到东北方的排方山。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古宅却保存的十分完整,是韩国历史最悠久、旧时面貌保存得最为鲜活的古代民居。这里原为高丽末期崔莹将军的住宅,后崔莹将军将其赐给孙女女婿孟思诚。家屋构造整个呈“ㄷ”字形,木质构造上刻画着渔家常用的集渔灯花纹。柱子和檩条间装饰着凤舌(凤凰的舌头)花纹,里间屋顶的田螺形木造结构赫然映入眼帘。孟思诚古宅被指定为109号史迹,有玉笛、白玉方印、玉砚、水晶簪、传世孟古佛遗物等宝贵的历史文物。院中有两棵参天的银杏树,因此这里又有杏坛之称。杏坛原指孔子在银杏树下讲学,后用来喻指传授学业的地方。传说孟思诚在树下传授学业,培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