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北道(郁陵郡)

杏南海岸散步路是大部分到郁陵岛来的游客首先到访的第一站,在此郁陵岛神秘美丽的景色可尽收眼底。连接自然洞窟和山谷的桥下,是一望无际的海岸美景,可站在桥上,听着波浪卷起的涛声,欣赏峭壁和礁石嶙峋突兀、姿态万千的样子。杏南海岸散步路和杏南村相连。海岸尽头是一条下坡的山路,这条山路周围,满是生机勃勃的动植物,是体验郁陵岛自然神态环境的徒步路线。 散步路的尽头是杏南灯台。灯台一侧和展望台相连,在展望台上,苧洞港出出进进的渔船和美丽的港口景色都可一眼收入眼底。风光秀丽的苧洞村、日出名胜地“湫岩”、观音岛、北苧岩、竹岛也都清晰可见。    


济州道(济州市) , 济州岛西部

飞扬岛位于翰林港西北面,挟才海水浴场前方的海域中,是一座小火山岛。飞扬岛临近翰林公园、挟才海水浴场和翰林港,景色秀丽,到中央的山峰上有2个喷火口,形成了盆地的样子。岛周围的海域里生活着80余种鱼类和海藻类,并有大批的海鸟在此栖息,是垂钓的好出去。耸立在飞扬岛中央大飞扬峰,占据了整个岛面积的一大部分,由此也可见飞扬岛是个多么袖珍型的小岛。飞扬峰下面是码头,周围鳞次栉比的房屋,组成了岛上唯一的小渔村。飞扬峰顶的一对火山口和无人灯塔更增添了岛的神秘色彩。火山口附近,韩国唯一的自生飞扬树林在此繁盛的生长着。飞扬峰的海拔高度(114m)虽不太高,但在峰顶照样可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汉拿山顶峰和簇拥在山下的小火山丘,以及景致迷人的挟才海水浴场,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飞扬岛环岛公路于2001年春天竣工,方便了游客驾车或骑自行车游玩,道路两边还有用奇岩怪石点缀而成的石头公园,也会为您的飞扬岛之旅带来乐趣。


首尔(江北区) , 大学路・城北洞

北首尔梦之林原称为梧桐近邻公园,位于首尔江北区的樊洞。这片承载着梦想的土地,于2009年10月重新开场,占地面积90万㎡,现跻身成为继世界杯公园(276万㎡)、奥林匹克公园(145万㎡)、首尔林(120万㎡)之后的首尔第四大公园,是江北地区最早的一处大型绿地。公园内的主要设施有月影池、草地广场、月光 瀑布、爱月亭、七瀑池(7个人工瀑布下流),活动庭园、儿童专用美术馆、野生花草园、鹿场、探访路、林中休息室、水游戏场等。特别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昌宁尉宫斋舍(文化财第40号),经复原后,与莲花池、亭子、瀑布交相辉映,将传统文化的底蕴彰显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曾经作为雪橇场而使用的倾斜路上,外观独特的展望台、公演展示场、咖啡厅、画廊、艺术中心、餐厅、喷水池、儿童游乐场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形成了最尖端的文化空间。作为电视剧"IRIS"外景地的梦之林展望台,可以远望到北汉山、道峰山、水落山等绝景,亦可向南欣赏到N首尔塔及汉江的秀丽景致。同时为了方便周围居民的锻炼,公园还设置了文化展示休闲空间、林中体力锻炼场、羽毛球场、散步路等设施。


大田广域市(儒城区)

神仙聚居的寺刹慈光寺 鹤下洞之名含有神仙骑着仙鹤下凡的地方之意,传说这里的慈光寺很久以前曾有神仙下凡。一进寺庙就可见尤庵宋时烈先生的塾堂,先生在此教书授课,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的人才,正可谓是人杰地灵的吉地。建书堂时栽下的香木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了,依然枝繁叶茂,热情的欢迎着五湖四海的旅客。树左边立着刻有星田影堂地的碑石。星田,即可观测星辰的地方。据说为了赞颂宋时烈先生建塾堂、培养人才的功绩而在此立碑纪念的。旁边是锦鲤嬉戏,落英点水的莲池,闲暇时偶有轻风嘤咛着拂过,像是在和鱼儿们细语。坐在莲池边的白色木椅上,环视四下,可见左边是威严的钟阁,右边是肃静的法堂,前面是绿莹莹的竹篱笆,后面是水井和淋浴室、卫生间。撒些食饵到莲池里,鲤鱼们就会拥簇到池边,翻打着清清的水波,互相抢食吃。踏过石板路,走上钟阁二楼的台阶,就可看到被佛家称为四物的法鼓、云盘、法钟、木鱼整齐的摆放在阁中。 传说法鼓声可降服四足兽,而木鱼声(鱼形木块,中间被掏空)则可控制水中所有的鱼。修行僧要像连睡觉都不闭眼的鱼儿一样,一直努力修行,提高自己的修为。云板的轻叩声,可减轻空中所有飞鸟的痛苦。早上敲28次,晚上敲33次的钟声,可消除世人身心的苦痛,引领人们投入大慈大悲的佛祖的怀抱。来到高达3层的法堂,双手合十,向佛祖行礼后,回首即可见左边写有“鸡龙山国际禅院”和正面刻有“祖师殿”的牌匾。* 沿革 – 1969年12月20日,吞虚大宗师在儒城鹤下里创建慈光寺。慈光寺所在的鹤下洞 鹤下洞东南是龙溪洞,西边是鸡山洞,北边是伏龙洞。历史上分别归百济时期的真岘县、新罗时代的镇岭县、高丽时代的杞城府和公州牧、朝鲜初期的镇岑县管辖。1895年(高32年)归镇岑郡北面区域管辖。 既有星田等古村和月亮形的月峰(91m)(又名太阳峰)等自然山川,普光名寺•慈光寺•鹤林寺等寺刹和树龄达120余年的保护文物7棵松树。宋时烈和任宪晦等学者曾在星田村居住,东学农民时的东学军也曾在此集结。[慈光寺伽蓝介绍]1层祖师殿 – 慈光寺的祖师殿,供奉创建慈光寺的吞虚和真影大师及汉岩大师的地方。2层大雄殿 – 大雄殿中央是祭坛,右边供奉着佛祖和守护佛家弟子的神众坛,左边供奉着灵坛。3层寂光殿 – 寂光殿内供奉着清净法身的佛祖本身。佛祖左边是释迦牟尼佛,右侧是卢舍那佛。


忠清南道(扶馀郡)

宫南池(史迹第135号)是与善花公主热恋而闻名的百济武王在其王宫南侧所建的别宫,亦是韩国最早的一处人工莲花池,在《三国史记》中将其称为宫南池。据《三国史记》记载,”武王35年开始在宫城南侧挖池,将20余里的水引入池中,周边栽种柳树,池中建有中国传说中出现的三仙山之一方丈仙山“”。目前的莲花池是1965~1967年间经过复原工程重建的,规模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宫南池的意义   南宫池是研究百济庭院样式的重要参考资料。据日本史书《日本书纪》记载, 南宫池的布局技术对日本的造景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京畿道(广州市) , 盆唐

曾拥有守护首尔外廓的4大要塞。北边是开城,南方是水原,西面为江华,东北临广州。在位于东部的广州,内有南汉山城,位于首尔东南方24km处,距城南市东北部6km的南汉山上,总长为11.76km(本城 9.05km,外城 2.71km),高度为7.3m。位于南汉山的南汉山城原是2000多年前高句丽时期的土城,经多年的翻修加固,终于在朝鲜时代光海君(1621)年间得以最终建成。登上城内的最高峰日长山,远至仁川的夕阳,近到首尔及京畿道一带的景色全都进入游客的视野。整个城郭周边高而险,中间则低平易守。城内居住舒适方便,可说是山城的有利条件。城内曾建有皇帝避难时的行宫及各种设施,但都未能保存下来。 * 主要文化财1) 南汉山城(城廓) – 国家史迹第57号,南汉山城行宫 - 国家史迹第480号2) 守御将台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1号,山城在主城当时,在东西南北建立了4个将台中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保持至今的将台,是一处从城廓向下望,可监视到敌方动态的2层建筑。3) 崇烈殿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2号,供奉百济的始祖温祚王的祠堂,正祖19年(1795)开始被称为崇烈殿4) 清凉堂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3号,南汉山城建城时,为纪念逝去的李瀤而建立的祠堂5) 显节祠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4号,为了纪念丙子胡乱时,誓死不向清朝投降的三学士:洪翼汉、尹集、吴达济的灵魂和爱国情怀而建立的祠堂6) 长庆寺 -  京畿道文化材料第15号,南汉山城筑城、维持、修复时,在山城内修建的9处庙宇之一,彰显了当时的原貌7) 枕戈亭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5号8) 演武馆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6号9) 地水堂 – 京畿道有形文化财第14号10) 望月寺 – 京畿道纪念物第111号11) 开元寺 – 京畿道纪念物第119号


大田广域市(儒城区)

大田历史博物馆是为市民打造的文化空间。2012年10月16日正式开馆,内部设有固定展示室、获赠古物室、企划展示室、都市宣传馆。固定展示室以大田儒学家的生活与文化为主轴,展示大田的文化财等。 获赠古物室则展示大田市民捐赠的古物。企划展示室每年举办1~2次特展,提供访客不一样的主题展示。除上述以外,还有多种体验与学习项目、游戏空间、课程、表演等。 * 开馆日 : 2012年10月16日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位于江原道江陵市的“安木海岸”是家庭避暑的好去处,海边美景以及海上体育运动吸引大批游客到此体验观光。另外可以悠闲地坐着这里品着咖啡,看着美景。


全罗南道(顺天市)

乐安邑城民俗村建在全罗南道顺天市18000多坪的开阔地带。城内的东内里、南内里和西内里至今还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城郭也还保存着以前的形状。在这里可以看到南方地区特有的住宅风格, 厨房、土房、木廊台等特点突出。此外, 这里还有9座被指定为重要民俗资料的房屋和不计其数的草屋。民俗村里另一引人注目之地就是林庆业将军(1594~1646)的石碑。每年正月十五, 石碑前都会举行纪念仪式和跳远、荡秋千、绕城跑等活动。民俗村正门为东门(乐风楼), 其后有一条笔直的乡间小道。沿此路可观赏到林庆业将军石碑、资料馆等各景点。顺次参观至路的尽头, 登上城墙,往南绕半圈,就能欣赏到邑城干净整洁的全景。


首尔(江西区) , 首尔西部

许浚博物馆是韩国最早的韩医学专门博物馆,开馆于2005年3月23日。博物馆分三层,一层为管理办公室及其他附带设施,二层则有博物馆、视听室及休闲设施等。主要展厅位于3层,这里有许浚纪念室、药草和韩药材展示厅、医药器械室、体验空间、内科及韩医陈列室等。并且,在这里除了单纯的参观外,还有可直接参与的测体质、血压、脂肪量等活动。*  许俊1539年(中宗33) ~ 1615年(光海君),阳川人,字清源,号龟岩,是训练院正许坤的孙子,龙泉副使许论的儿子,出生在京畿道阳川县巴陵里陵谷洞白石村(现首尔市江西区登村2洞)。作为朝鲜时期的代表,因其精湛的医术,而名声远播,被誉为名医,著有《东医宝鉴》一书,为韩医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