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尚北道(龟尾市)

  奇岩绝壁与美景的宝库-金乌山道立公园金乌山(977m)属于小白山脉的分支,山整体由极为陡峭的奇岩怪石组成,处处都是壮观的美景。1970年指定为道立公园,拥有观光设施。山整体由石头组成,有很多极为陡峭的奇岩绝壁,设置有直达山脚下大惠(鸣金)瀑布的缆车。 金乌山从以前起就是岭南8景之一,1970年6月金乌山一带被指定为道立公园后,建设了观光设施,游客络绎不绝。山顶附近有药师庵,北边山腰上有高39m的鸣金(大惠)瀑布与新罗僧侣道诜建造的海云寺,除此之外还有道诜窟、磨崖菩萨立像等。观光设施则有过了採薇亭后在上山入口处建造的1级观光酒店,其上头分歧点的海云寺旁就架设有缆车,为游客们提供便利。 金乌山的历史遗跡地 金乌山上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迹、寺庙等,山顶上有药师庵、磨崖菩萨立像,山腰处有海云寺、道诜窟、大惠瀑布等名胜,山脚下则有为缅怀吉再先生心志而建的採薇亭,高丽时代称其为南嵩山。 山上还有长约2km的山城,可以看出金乌山拥有天赐的军事要塞地。高丽末期,附近居民入山躲避倭寇的掠夺,壬辰倭乱时建造了山城防御倭寇。  


庆尚北道(浦项市)

浦项站由1918年普通站(北区大兴洞浦项站)开始运营后,随着2015年4月2日KTX的全新运营,现在浦项站(北区兴海邑)被期待成为浦项市和东海南部圈交通的中心。


庆尚北道(庆山市)

位于八公山冠峰下的禅本寺是大韩佛教直接管理的寺院之一。禅本寺于新罗炤知王13年,由极达和尚创建,并于1614年由秀听大师重建。禅本寺中的3层石塔被制定为地方有形文化财产第115号,而冠峰石雕如来佛坐像还被指定为第431号宝物。而比起禅本寺,八公山飞来石菩萨则在当地更有名声。


庆尚北道(庆州市)

被指定为史迹第172号的五陵,是新罗初代王朴赫居世王与王妃阏英夫人、第2代王南解王、第3代王儒理王、第5代王婆娑王等四位朴氏王与一位王妃的陵墓,合称五陵。五陵的东边有供奉开国君王牌位的崇德殿,后方则完整保存了相传为阏英夫人出生地的阏英井。


庆尚北道(庆州市)

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民俗工艺村的新罗历史科学馆是一座展示庆州小型文化财并对其原理加以探究,建造模型的空间。科学馆的1楼展有新罗王京图、皇南大塚出土文物、南山遗址复原图等遗物,2楼展有新罗金冠、百济金冠、海印寺藏经版等文物,地下展示室展示着石窟庵模型、八公山军威三尊石窟等物品。位于顶楼的户外展示区则展示了感恩寺址与瞻星台的模型。新罗历史科学馆旨在对文化财的构造与外观加以分析,向大众展现文化财的科学保存方法,因此备受关注。


庆尚北道(庆州市)

圣德大王神钟是现今韩国流传下来最大的钟,高3.75公尺,底宽2.27公尺,厚11~25公分,重量于1997年经国立庆州博物馆精密测算过后确定为18.9吨。这个钟是新罗景德王为了让世人称颂其父圣德王的功绩而製造,但没能如期完成,最后是在其子惠恭王任内的西元771年完工,并被称为圣德大王神钟。又因一开始钟被悬掛在奉德寺,也被称为奉德寺钟。另外,传说当时为了造钟将小孩投入熔炉锻造,所以此钟敲击时常发出类似小孩哭声的「emilre」声,因此也被称为emilre钟。(后被证实只是谣传) 在钟的最上方有个协助发声的音筒,这是韩国铜钟才有的特殊构造。钟的吊环──龙钮是由龙头的模样刻製而成。在钟的主体上,上下各有两个环状带,带上刻有花的纹路。而钟的上部有四个方型区,里头各浮刻有九朵莲花。在钟的中部,共有两个飞天仙女像,敲击的部位-撞座设计为莲花的模样,另外还有两处刻著此钟的来历。钟的下延有几处菱角,这种特别的设计成为圣德大王神钟的特色。这个钟是统一新罗经过各种淬炼,艺术达到全盛期时所製的钟,其华丽的纹路及雕刻法足以代表整个时代。此外,保留在钟体上1000多字的铭文,不论书写的句子或雕刻手法都相当出色,经过一千三百餘年至今都未损坏,相信这个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财,今后也一定会被妥善保存。


庆尚北道(庆州市)

庆州拜洞三陵是新罗第8代阿达罗王、第53代神德王、第54代景明王的陵墓,因三个陵墓集中在同一处,而被合称三陵。 第一座王陵为新罗第8代阿达罗王(在位期间154~184)之墓,阿达罗王曾在百济入侵抓走百姓时,出动军队并御驾亲征,令百济大为惧怕决定议和,并释放俘虏们。古代的日本(倭国)也曾在阿达罗王任内派使臣前往新罗。陵墓规模为底围58公尺,高5.4公尺,直径18公尺。 第二座王陵为第53代君主神德王(在位期间 912~917,本名朴景暉)之墓,因前任君主孝恭王在没有子嗣的状态下辞世,百姓们便拥戴身为第49代宪康王女婿的神德王继位。其在位期间曾受到甄萱(后百济君主)和弓裔(泰封国君主)的入侵,并奋力抵抗敌军。王陵的底围为61公尺,高5.8公尺,直径18公尺。神德王的陵墓曾两次遭盗,1953年和1963年进行内部调查后,发现其陵墓为以碎石堆叠起来的横穴式石室,与一般普遍认为是新罗墓葬形式代表的积石塚不同,可见经过统一新罗时期后,新罗的墓葬形式曾受北方高句丽古坟的影响。 第三座王陵为第54代君主景明王(在位期间917~927,朴昇英)之墓,景明王是神德王的儿子,曾与高丽太祖王建并肩作战击退了攻击大耶城的甄萱。在位期间曾试图与中国后唐建立外交关係却功败垂成。王陵的底围为50公尺,高4.5公尺,直径16公尺。


庆尚北道(庆州市)

奈勿王陵位于庆州乡校的北方矮丘上,为一座巨大的圆形土坟。坟墓的底部周围露出天然石块的稜角,这点与武烈王陵的情况类同,因此可以推测出王陵里另外设置了护石在其中。在《三国史记》中并无有关奈勿王埋葬之处的记录,但在《三国遗事》中曾记载其埋葬于瞻星臺的西南方,与现址十分吻合,其和同期的早期王陵相较之下较具备规模。 保护区域 1万2818平方公尺、底部直径2.2公尺、高度5.3公尺


庆尚北道(庆州市)

武烈王陵是新罗第29代太宗武烈王(654∼661年在位,金春秋)的陵墓,位于庆州西北方向的仙桃山延伸的丘陵的末端。金春秋是新罗中代第一位真骨出身的王,与唐朝联合统一了百济,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但统一大业没有完成就去世了。陵墓底部周长114米,高8.7米,属于相对较大的陵墓,下方用天然石块堆砌而成,用少量的大石块支撑起来,但现在都埋在了土里,东部仅存树立石碑的石龟碑座和奠基石,武烈王的第二个儿子金仁问书写的“太宗武烈大王之碑”的文字还浮刻在石碑上,以此断定是武烈王的陵墓。


庆尚北道(庆州市)

用位于祇林寺山脊骨窟庵高处岩壁的天然洞窟,打造出的12个石窟中,最上方的磨崖佛像。  从高耸而立的头顶发髻、轮廓深邃的脸庞、细长的眼睛、小嘴、窄长的鼻子等外观可一窥比过去更加具体化的形象。相较于立体的脸庞,身躯较为扁平,肩膀呈水平且宽敞,但脖子与胸口上方已损坏。衣服皱摺呈现规则平行状,腋下有表示手臂与身体曲线的V字型线条。 扁平的身躯与状似阶梯式的衣服皱摺、腋下V字型的曲线等,因与867年打造的鹫栖寺毘卢遮那佛坐像(宝物第995号)外型相似,因此被推算为统一新罗后期所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