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礼山郡)

香泉寺是百济时期的古寺。靠近城镇,位于金屋山脚下,是礼山居民们散步和登山的好去处。香泉寺位于都市外围郊区,在前往的道路周边豪华的田园住宅形成了一片高级住宅区。香泉寺拥有几座僧塔和9层的石塔以及干净整洁的氛围。其建于百济末期义慈王16年,由义觉僧人所建。 春季开满百日红的千佛殿,秋季被丹红染透一片的香泉寺,其美景远近闻名。探访香泉寺的最佳时间为平日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在余晖中可以欣赏到香泉寺最美丽的面貌和风景。


釜山广域市(东区)

釜山港国际客轮站的建设工程,是釜山港(北港)再开发工程的核心设施,使釜山港成為海洋城市关门的象徵,以及世界级的观光胜地。


全罗南道(长兴郡)


大邱广域市(达城郡)

国立大邱科学馆是透过游戏的方式,让参观者可以轻松学习并体验科学的空间。馆内不仅准备了各种能直接观看、接触的科学体验活动,还有许多科学相关课程,让参观者能跟同年龄的朋友们一起学习,激发无限想像。


忠清北道(堤川市)

* 新罗最后一位公主德周公主所建之寺-德周寺 * 德周寺隶属于大韩佛教曹溪宗第五教区的法住寺,虽有建于新罗真平王9年(公元586年)之说,但创建者和具体年代却无从考证。 相传起初寺庙命名为月萤山月岳寺,新罗最后一位公主德周公主与麻衣太子一行到访过后,便将寺庙改名为德周寺,将寺庙所在的山谷命名为德周谷。在当时所建的寺庙前方立有宝物第406号德周寺磨崖佛,后在6.25战争时被毁坏。目前的寺庙是在距原来寺址1.7公里的地方于1970年进行重建的。 寺庙的入口立有男根石,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对男性的重视。在西侧山丘的山脚下建有四座浮屠和长台石。6.25时期被火烧毁后,智岩和尚重建了5间因法堂,1985年性珠和尚重建了目前的法堂,并将因忠州大坝淹没于水中的寒水面驿里的高丽药师佛迁移至此。上德周寺位于从此处向东便溪谷(音)方向上行1.5公里的山腰处。 * 德周寺的看点与传说 * 虽然德周寺曾是拥有磨崖佛保护展室、牛公塔、三层石塔、尞舍等建筑的中原第一寺,但由于1951年12月发生战乱,迄今为止,仅有磨崖佛像、牛公塔、三层石塔保存了下来。起初这里的堂宇仅是法堂和尞舍,不知从何时起,一座牛塔和四座朝鲜时代的浮屠却出现在了庙中。关于牛公塔有一传说。据说德周寺因僧侣过多,寺庙面积过小而决定另建一座附属建筑,就在此时,一头健壮无比,力大无穷的黄牛出现了,将木材运至目前磨崖佛所在的岩石下方,于是众人便在那里建屋造寺,并在黄牛死去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牛公塔。


忠清南道(论山市)

江景玉女峰名列论山八景之一,山顶的松斋亭与烽火臺视野极佳,可俯瞰江景市区与锦江一带的景色。于玉女峰的凉亭上远眺,四面八方毫无遮蔽物,相当开阔,能将整片论山平原一览无遗。而扶餘与益山的风景如画卷般在眼前一一展开,平原与河流相映成趣,远方的山静静佇立,优美的风景令人联想到美丽的水彩画。 过去这里山下的河水特别清澈,山上林木鬱鬱葱葱,四面八方皆是宽广的平原,景致美不胜收。也因此流传著天庭的仙女于月圆时特地下凡,在此赏景沐浴的传说。 位于玉女峰的烽火臺,是接收全罗北道益山的广头院山的消息,与皇华山城、鲁城烽火臺等地联络之用。而松斋亭下方即为韩国最早的浸信会礼拜处遗址,是知名的圣地巡礼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