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礼山郡)

德山道立公园始建于1973年,包括德山面的柿梁里、斜川里、屯里、上加里、光川里等地区。公园内有元晓峰(音译)、石门峰、“湖西小金刚”德崇山、獬豸岩等名山秀峰,还有美丽的溪流瀑布,其中,著名的修德寺就坐落于此。修德寺的大雄宝殿与浮石寺的无量寿殿(意译)和安东凤停寺的极乐殿同为高丽时代修建的木制建筑。大雄宝殿自1936年起,历时4年进行修缮,修缮过程中,在大殿的大梁上发现了记载着“高丽忠烈王34年(1308年)建”的墨书。 作为韩国国宝49号的大雄宝殿融合了高丽时代和百济时代的建筑风格。前面三间、侧面四间的牔栱构造平房尤为庄重。为保护优美的环境,德山道立公园自1990年11月1日起规定公园内禁止一切炊事活动。 * 德崇山地区-修德寺、欢喜台、见性庵、金刚庵、定慧寺、少林草堂、满空塔、一柱门、女僧堂等著名景点。 * 伽倻山地区-伽倻寺址、玉溪储水池、南延君庙、上黄寺址(意译)、报德寺、虚痕吉岩(音译)、玉阳瀑布(意译)、乌龟岩、高丽瓷器墓志。   ※主要文化遗址: 修德寺大雄宝殿(国宝49号)、修德寺大佛、三层石塔、七层石塔、六槐亭、满空禅师舍利塔、黄河楼、圣宝博物馆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丰味食品是对泡菜充满热情,采用现代化生产设施,普及与出口泡菜的领先企业。因对泡菜的历史背景与材料详加说明,又可直接体验醃製泡菜,因此相当受青少年团体与外国旅客欢迎。 丰味食品的参观教学活动,以直接体验醃製泡菜拉开序幕。在教学示范结束后,即直接现场嚐试如何醃製辣白菜泡菜,之后则可至丰味食品的泡菜工厂与研究所参观,了解丰味食品如何以整洁的自动化设备每天生产10餘顿泡菜,以及如何进行新式泡菜的研发,并实际感受到取得泡菜相关特许证照肯定的丰味食品的自信心。 位于本馆3楼的传统食品文化馆,将泡菜的种类、材料等,以及豆腐、大酱、年糕、麻粩等韩国传统食品的由来与发展过程详加整理,让参观者一眼即可迅速掌握大致内容。由製作泡菜起家,再渐渐发展为传统食品专门企业,可以明显看出丰味食品承继传统的企业精神。


庆尚北道(青松郡)

白莲庵位于大典寺对面, 与大典寺同一时间建成,被似玉般清澈的溪水和像屏风一样的冬青包围着,庵名取自周王之女白莲。庵里有个大钟,据说每到清晨山野里就隐隐传来钟声,如今,大钟已经没有了,只是蕴含着深深的情趣。


忠清北道(忠州市)

仰城碳酸温泉的温泉水汲取于地下700米,碳酸数值为2.800㎎,对预防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神经痛、忧郁症、成年病、运动不足引起的肥胖、腰痛、体寒、便秘、痔疮均有一定疗效。此外,这里的碳酸温泉水还可缓解身心压力、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对敏感性皮肤、雀斑、皱纹、脚气、湿疹、老年斑有一定治疗功效。


釜山广域市(中区)

* 规模 1) 占地面积39,740 平方米(12,020坪), 建筑面积7,975 平方米(2,405坪)<br> 2) 候船厅 1,650 平方米(499坪), 可同时容纳约1,100名旅客


忠清南道(论山市)

 灌烛寺坐落在距离论山市三公里处的般若山上。古时,中国名僧智安看到庙里的石造米勒菩萨立像像灯烛一样发出闪闪亮光,因此给该寺取名为灌烛寺。石造米勒菩萨立像是韩国最大的石佛像。传说,一女子在般若山上挖蕨菜时,忽听到婴儿啼哭的声音,跑上前去一看,却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拔地而起。官府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命人将这块岩石铸成佛像,这就是今天的石造米勒菩萨立像。


忠清南道()

从1905年1月1日开始,做为一般铁路车站营运的鸟致院站,是庆釜线与清州以及忠清南道间的交通要冲之地。其原本只为地上两层楼的建筑,直至1999年5月19日才重新改建完成。在车站广场上有多艺术作品,并且也常举办许多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地区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鸟致院站不仅是忠北线、全罗线、湖南线等多条路线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担任了世宗市的新都市建设与运输的重要角色。  


庆尚北道(漆谷郡)

 松亭自然休养林位于海拔464.7米的歧般山下,歧般山以岩石、松树、栗树、橡树而有名,附近自然环境十分优美,休养林中的“树林之家”搭建的素材则是由天然的树木和黄土而构成,山中有野兔和獐子栖息,另外自然林里市区较近,是家庭成员周末的好去处。


庆尚北道(尚州市)

绝景-洛东江擎天台1,300多里长的洛东江中,有个保存著太古神秘的擎天台,几乎可以取代成为江名。陡峭绝壁与老松融合而成的绝美景色,就像独自从天而降,因此从前开始这里就被称为天台。在蔡得沂提上“大明天地、崇祯日月”的字后,就被改称为擎天台。朝鲜时期,出身于此地的儒生云潭蔡得沂先生,其所建造的舞云亭就位在峭壁上方。擎天台内有展望台、人工瀑布、擎天台儿童乐园、露营场,从擎天台入口翻越山坡到江边的路上有餐厅与小商店,为游客提供了很多便利。游客可以从弯曲的松树间看著蜿蜒的洛东江与奇岩怪石,从擎天台峭壁上眺望洛东江可以说是美景中的美景。擎天台的各种故事与景点擎天台以前也曾做为进行祈雨祭的地方,传说朝鲜时代将军郑起龙就是在此处获得从天而降的龙马,现在还留有郑起龙将军凿岩石做成马饲料桶的遗迹。此处在尚州则是儒生间著名的集会场所,金尚铉与李植、李万吕(音译)等文人都时常前来。玉柱峰上的展望台可远望主屹山(1,106m)与鹤驾山,并将洛东江与白华山尽收眼底。前往展望台的登山路上,由松树所构成的树林非常适合森林浴。附近有被指定为庆尚北道纪念物第25号的传沙伐王陵、忠义祠等众多文化财,还有2001年冬天为拍摄MBC连续剧《商道》而在擎天台南方江边搭造的场景,更提供了另一个新的去处。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花石亭原是高丽末年留学学者吉再继朝鲜建国后,放弃官位返乡修学的地方,后人为纪念吉再而在其生活过的地方建造了书院。花石亭曾被荒废过一段时间,栗谷李珥第五代祖父康平公李明晨在世宗25年(1443年)建造了亭子,1478年其曾祖父李宜硕则对亭子进行了整修。李淑瑊将其命名为花石亭,至此它成为了一处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 据说曾经亭子周边银杏树茂密,其下侧的临津江昼夜船舶川流不息,晚间可观赏到为了捕鱼而出航的渔船上的点点灯火,灿烂多姿。但是目前,临津江被铁网横腰阻拦,银杏树也所剩不多,略显孤单落寞。据说栗谷先生平时非常乐于和弟子们汇聚于此,以至于这里的柱子都被他们摩得油光锃亮。相传在壬辰倭乱时,宣祖逃窜避难穿过如倾盆大雨般落下的瀑布过江时,正是由于李恒福在花石亭处放火掩护,才使宣祖得以安全过江。 栗谷先生在国事之余会经常前往花石亭,辞官后更是将余生留在了那里,与弟子们共同研究学问。据说当时钦佩栗谷先生学识的中国勅使黄洪宪曾来此会面,吟诗作赋。在壬辰倭乱时花石亭曾被大火烧毁,其后的80年间仅剩下了火后的遗址,直到显宗14年(1673年)栗谷先生的曾孙李厚地、李厚坊将其进行了重建,可惜在韩国战争时再次被毁。目前的花石亭是1966年坡州儒林们集资而建的,建筑风格为八角凉亭,传承了朝鲜时代的建筑手法。亭子的正中央挂有朴正熙总统亲手提笔,刻有“花石亭”三个大字的牌匾。站在位于山丘上的花石亭里进行远眺,欣赏下周边美丽的风景,会令人不由地发出感叹。 八岁赋诗 林亭秋已 骚客意无穷 远水连天碧 霜枫向日红 山吐孤轮月 江含万里风 塞鸿何处去 声断暮云中   相传西畿停、权揽、郑澈、宋时烈等著名文人均在此吟诗作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