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寺位于忠清北道最南端,与忠清南道交界的天台山(海拔714.7m),原本此地隶属于沃川郡阳山面,后于1906年划分入永同郡。1914年郡面统合,将阳南一所面与部分南二面统合为阳山面,直至今日。天台山南部有条68号地方道路,东西向连接锦山郡济原与永同柯谷,为沿著锦江兴建而成的道路,因此道路两旁景色秀丽。此条道路与沿著虎滩川兴建而成的501号地方道路相通,从68号地方道路切入501号地方道路,可看到宁国寺与天台山的路牌,于此左转即抵达天台山下的停车场。从停车场沿著溪谷旁的登山步道行走,可达天台山。溪谷流经岩石绝壁间,沿途有珍珠瀑布、三端瀑布、三神岩等,风光明媚,而悬崖绝壁上可见来访过此地的文人墨客刻留下的文字。沿著登山步道步行,会看到辽阔的盆地,而宁国寺即坐落于盆地西南方朝东的山麓上,盆地边缘有两条溪谷汇流形成三端瀑布,瀑布水湍湍下流形成溪谷,而沿著溪谷有通往宁国寺的道路。宁国寺位于忠清北道永同郡阳山面楼桥里天台山深山内,周边景色秀丽。兴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推算为新罗末年宣宗时期所建,高丽中叶成为继承大觉国师义天天台宗的圆觉国师下山处后开始繁荣起来,持续至朝鲜时代前期,后因朝鲜的抑佛政策,势力逐渐减弱,但仍延续著名刹的命脉,但20世纪初期势力萎缩到短暂废寺的程度。1934年由朱奉祖师重建,使其命脉延续至今。目前宁国寺内的宝物有圆觉国师碑与宁国寺浮屠、大雄殿前的宁国寺三层石塔与望塔峰的三层石塔。此外包含大雄殿在内,石钟型浮屠与圆球型浮屠等被列入地方有形文化财名单之中。现存建筑物除大雄殿以外,还有寮舍与山神阁、楼阁,附属尼庵则有桂月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