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原州市)

艮岘旅游区位于原州西向17公里远处,也是蟾江和三山川江水汇合的地方。周边有广阔的白沙场,布满了齐岩怪石,与郁郁葱葱的古树相互辉映。江两岸长40~50米的绝壁将景区环绕,形成一道美丽风景。如同诗人郑澈在“关东别曲”里礼赞的绝景,蟾江清澈的江水与广阔的白沙场相互融合,三山川溪谷的齐岩、险峰如屏壁反射成影的壮丽景象,将这里的美景更添一色。


忠清南道(保宁市)

忠南保宁市的乌栖山自然休养林,位于保宁与洪城交界处的乌栖山南侧。休养林与乌栖山南侧流淌下来的明垈溪谷相贯通,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并且,这里秋天的紫芒尤为出名,来此观赏的游客逐年增加。林内有水游戏场、赤脚体验场、自然观察路、散步路等休闲娱乐设施,以及森林之家、休养馆、低层住宅等住宿设施。可通过主页进行预约。预约请点击此处


京畿道(加平郡)

鱼飞溪谷位于加平郡雪岳面可逸里与杨平郡玉川面龙门里交界的飞鱼山中。「鱼飞」二字的由来是因溪谷的溪水清澈,故有相当多的鱼栖居在此。而鱼群在溪水中跳跃的样子,就像是沿著溪谷飞跃一般,所以此地才被称为鱼飞溪谷。 另外,这里的溪水流速和缓,水深亦不深,水底的碎石也很圆滑平整,是相当适合家长与小朋友一同戏水的好地方。


庆尚北道(青松郡)

离青松郡只有5分钟车程的达基药水池是韩国3大药水池(药水,有药效的泉水)之一。药水从周王山达基瀑布流出,沿着溪谷,从10多个洞口里涌出泉水。这里药水的特点是,无论气候多干旱,一年四季涌出的水量都十分稳定,冬季不会结冰,而且无色无味。另外,如果用药水蒸饭的话,饭会发青蓝色,很有粘性。药水味道就像去掉糖的碳酸饮料,含有丰富的碳酸、铁等各种矿物成分,据说对胃肠病、皮肤病、贫血等有良好的疗效,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药水附近有周王山国立公园,令欣赏过溪谷内的瀑布和奇岩怪石的人叹为观止。周边还有很多用药水做清炖鸡的餐厅。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全罗南道(康津郡)

无为寺位于全罗南道康津郡城田面月下里月出山上,寺庙原称为无为岬寺,始建于10世纪初期前,是拥有最少1,100年历史的千年古刹。无为寺内拥有国宝13号极乐宝殿,以及国宝313号阿弥陀如来三尊壁画、宝物1312号阿弥陀如来三尊座像、宝物1314号白衣观音图、宝物1315号内壁四面壁画等壁画,还有宝物507号的无为寺先觉大师遍光塔碑等文物。


全罗北道(淳昌郡)

刚泉寺位于距离刚泉山郡立公园入口1.8km的地方,新罗真圣女王元年(887年)依照道诜国师指示所建。之后一直香火鼎盛,高丽忠肃王3年(1316年)德贤禪师重建寺庙,建造5层石塔,曾有12座庙庵与1千多名僧侣聚集于此。但壬辰倭乱时除了石塔,其餘皆毁损消失。宣祖37年(1604年)消遥大师再次重建后,又遭遇韩战而消失,1959年依照原貌復原重建。有忠信里与楠溪里、石长丞、淳昌客舍、淳化里三层石塔等文化财,周边观光景点则有金城山城、龙沼瀑布、刚泉湖、潭阳湖、秋月山、回文山、内藏山国立公园等。 


江原道(旌善郡)

古代貊国的葛王曾在这里避难,所以被命名为葛王山,在历经日据时期之后被改称为加里旺山。海拔1,561公尺的加里旺山率领著上峰、中峰、下峰、青玉山、周王山,共六座巨山,成为太白山脉的屋顶,又因坡度缓和,使这里的登山路相当知名。 山的稜线上长有茂盛的高山植物,如红豆杉、红松、枫树、锐齿槲櫟、赛黑樺、白樺等,还有许多野生的山蔘和药草植物。檜洞里入口处有自然休养林及各种简易设施,登山所需时间共计为7小时。在宿巖入口4公里处,还有密集的野生山躑躅。 在晴朗的天气到山顶和中峰可以眺望东海,这里也以土种蜜蜂-在来蜂的保护地而闻名。另外加里旺山自然休养林位在加里旺山南部,山谷深度最深的檜洞溪谷,是占地广达9,449公顷的大面积休养林。 休养林里各式设施完善,不过最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是从溪谷到森林那幽静的散步小径。清幽的森林小径可以让两人一起并肩行走,周边树林茂密到几乎可以遮住天空,由此可知这里的空气有多干净清爽了。山的下半部有松树林还有各种人造林,这些人造林都有条不紊地排列著。而越往山上走,越能观赏到大量分布的珍贵树种,例如:红豆杉、合花楸、刺楸等,这里也是韩国知名的高级山菜及野生花生长的山林。


全罗南道(木浦市)

木浦站位于全罗南道木浦市湖南洞,隶属于KORAIL光州本部。1953年5月15日作为湖南线的起/终点站开通。KTX,无穷花,新村号都在此停车,承担着运载旅客,货物和发售车票的业务。


江原道(麟蹄郡)

北面往束草方向,从46号国道右侧外加平站百潭寺,过了永矢庵后,再走6km就会看到五岁庵。新罗时代在雪岳山立下佛愿的慈藏律师,於善德女王13年(644年)在这裡建立了一座庵子。朝鲜仁祖(1643年)时,有名的僧人雪净大师将其重建并改名为五岁庵,韩国战争时期毁损,后重建至今。这个寺庙既是参禅道场又是祈愿道场,声名远播,有许多僧人来此修行。金时习也曾在此待过,朝鲜中期致力于佛教复兴的普雨也曾在此居住,近代则有憎侣兼诗人的韩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