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岛渔村民俗展示馆
 
全罗南道(莞岛郡) ,
位于全罗南道莞岛郡莞岛邑花兴浦口附近的「莞岛渔村民俗展示馆」,为韩国国内特殊的渔村展示馆。馆址所在的花兴浦口为莞岛与莞岛周边群岛连结的交通枢纽,邻近有多岛海上国立公园、青海镇水石公园等多处景点,而此处也是文化观光庆典「张保皋节」的庆典主要举办地。

光州坪村광주 평촌마을
 
光州广域市(北区) ,
坪村位于无等山北山腰处,是一个由四个小村庄组成的自然生态村。村内的原野上中在配有螺狮米,以村落为中心流淌的枫岩川内可以看到在城市早已不见踪迹的萤火虫,水中还生活着无等山的代表性物种--水獭(天然纪念物第330号),这一切都说明坪村的优良生态环境。朝鲜时代,坪村一带还曾是出产粉青瓷器的地点,世传承文化艺术的地区之一。现在村内的坪村陶艺工坊延成着这一传统。村内还运营有休息区和萤火虫民宿,为来村内游览和无等山观光的游客们提供便利。

白云山自然休养林
 
全罗南道(光阳市) ,
  白云山主峰海拔1,218m,山上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混生,松树、扁柏、桦树将溪谷装饰的异常美丽。附近有道诜国师生活了35年的玉龙寺址(国家制定史迹407号),初春(2~3月)一到,寺庙周围的7,000余棵冬柏树就绽满了花蕊。休养林内的白云山还是生态界定报告书。这里分布着大量的动植物,景色十分美丽,还有利于健康的泉水,是大自然的宝库。 * 面积 - 120㏊

丰水院圣堂
 
江原道(横城郡) ,
公元1801年辛酉迫害(天主教徒被迫害事件)之后,在龙仁地区以申太甫(Peter)为中心,带领40多名信徒避难的地方正是韩国最早期天主教的信仰村-丰水院。80多年间在没有圣职者带领的信仰生活下,1888年邀请法国圣职者Le Merre以主任神父的身份开始在国内积极的传播天主教教义。1896年第二任主任神父-韩国籍郑圭夏(Augustus guseuttino)上任时期和中国的技术师一起建立现今的圣堂。 公元1907年,在信徒手中建立的丰水院圣堂经过了100多年依旧保存了它美丽的风貌,在韩剧里常是年轻男女约会的场所之一。丰水院圣堂是最早经由韩国神父建立的圣堂,也是江原道最早的圣堂以及韩国境内第四座圣堂。另外,1982年被指定为江原道地方文化财第69号。

密阳站
 
庆尚南道(密阳市) ,
密阳站从1905年1月1日京釜线开通的同时开始营运,并于1982. 12. 28建造为现今的韩屋建筑。密阳站旁即座落著山城山,并位于龙头渊自然休养林附近,风景相当秀丽。密阳站的屋顶采用了传统的屋瓦,为地上2层、地下一层的建筑,并且表现出重视忠孝的密阳市的印象。另外,密阳站外的广场除了可供密阳市民使用外,也提供了观光客一个可以舒适休憩的空间。

原州站
 
江原道(原州市) ,
原州站位于原州市内,原州是江原道岭西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江原道交通和生活的枢纽地区。一年四季攀登雉岳山的游客以及首都圈、庆北北部岭南、江原太白圈的游客们是原州站的主要客源。车站在1940年4月开始投入运营,站名取于当地地名。

大兴任存城
 
忠清南道(礼山郡) ,
礼山郡位于光时面与大兴面、洪城面、金马面的交汇处,拥有海拔483.9m的凤首山。在山顶,建有任存山城,城中挖有水井,将水汇集其中,在对敌方采取攻击的时候,将水渠炸爆,使对方完全陷入困境,再进行一次性的歼灭。 任存山城是一座约4km的石筑山城,城墙高2.5m,宽3.5m,南边的城墙山谷幽深,城内有7~8m的护城河。外墙是由石头搭建而成,内部则由泥土进行加固。这座山城在义慈王20年,百济将罗唐联合军打败时,义慈王的堂弟福信、道琛(和尚)及黑齿常之,以后百济的复兴运动为契机,将其占据了3年的时间,是百济山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对于山城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沿城廓向下而行,可看见大莲寺;而登上山顶,则可欣赏到挺拔秀丽的乌栖山、白月山以及伽倻山。为了使其四周坚固,这座山城比起其他的山城,厚度增加了2m,高度也相应所有增加。在光时面马沙里的方向,可以使用城下的林道,开车前往山中的停车场。  

SKY72
 
仁川(中区)
SKY72是位于仁川国际机场的东北亚最大规模的高尔夫球场。21万平,72个大厅,由54个Bada course18个Hanul course,及dream golf range构成。 Bada course是由低头见大海的海上路线(ocean course),沼泽地和湖水的湖水路线(lake course),苏格兰特有的考虑到风向影响的licks course构成,而Hanul course是由绝壁,山,溪谷等自然因素结合而成为rockhill course。各路线都独具特色,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环境来享受高尔夫的乐趣。特别是具有300个打席的圆形driving ranges,是韩国唯一一个场地型综合高尔夫练习场,具有世界最大规模,在2006年5月被登入Guinness Book中。

德项山
 
江原道(三陟市)
高1,071m的德项山位于江原道新基面与下长面间,东北方大耳里的幻仙窟与大耳窟一带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第178号(三陟大耳里洞窟地带)保护中。另外,洞窟附近也被指定为郡立公园暨国家重要民俗资料第221~223号。

扶余罗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부여 나성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忠清南道(扶馀郡) ,
* 百济首都防御的军事要地,扶馀罗城 * 全长84㎞的扶馀罗城,是为了保护百济首都泗沘而建成的城郭。以扶苏山城为中心,利用东西两侧的自然地形,将扶馀市区以外郭围绕。与位于平壤的罗城并列韩国最古老的罗城之一,约于百济自熊津(今 公州)迁都至泗沘(今 扶馀)的西元538年筑成,城牆至扶苏山城东侧开始,一直延伸至锦江边,由于以泥土堆筑而成,城郭几已不存,如今只剩青山城东侧的20m、石木里至东门桥、笔书峰至盐仓里留下少许痕迹。 城的外牆呈强烈倾斜,内牆较为平缓,城牆上铺设的道路更宽可让马在此奔驰,哨站处处可见,足以想见当年盛景与城牆防守之严。在最高的笔书峰山顶,更留有作为传讯用的烽火台遗迹。城内包含百济王宫,还有官厅、民家、寺院、商家与防御设施的遗址。锦江流经罗城南侧与西侧,罗城更曾开凿水路作为护城河之用,成为守护都城的双重屏障。 * 扶馀罗城的意义 * 罗城是为了守护百济首都而建造的外郭城。据推测,建筑时间约在百济圣王(西元523∼554年)时期。而罗城也与同为外郭防御设施的扶馀青山城、青马山城,共同被视为保护首都的重要外城。 [文化财现况] * 史迹第58号(1963年1月21日) * 面积 - 69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