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书院
 
庆尚北道(安东市) ,
屏山书院是一些敬仰著名儒学家柳成龙(1542-1607)的学者们于1613年共同修建的,1863年成为赐额书院(朝鲜时期,获得国王御赐的书院),书院里供放着柳先生的牌位。1868年兴宣大院君(朝鲜时期的王族兼政治家 1820 ~ 1898)颁布书院撤废令时,全国共有47座(其中安东2座)书院被保留下来,屏山书院就是其中之一。屏山书院坐落在洛东江和屏山的怀抱中,景色十分美丽。

鲍石亭遗址
 
庆尚北道(庆州市) ,
鲍石亭(面积7,432㎡)位于溪边的岩石上,1963年1月 21日被指定为史迹第1号。这里原是新罗(BC57-AD935)时期行宫的遗址,现在当时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只留了下形如鲍鱼的石水渠。石槽呈弯曲形,如同鲍鱼壳一般,故取名鲍石亭。鲍石亭由约63块石材组成,宽35CM,平均长26CM,全长约10米。据说以前曾将南山溪谷流出的水导入鲍石亭后再通过石龟喷出。但现在石龟已不复存在了。新罗的国王们经常带领着君臣、贵族们来此游玩。据说他们把酒杯放在沿石槽而流淌的水中,在酒杯移到自己身边之前吟诗,享受曲水流觞之风流韵致。鲍石亭旁边是南山的鲍石溪谷,这里溪水清澈,景色宜人,自新罗时期起就深受人们的青睐。因此新罗王室选择这里建造了行宫。现在仍有数百年榉树、松树、竹林,氛围十分幽雅。

博览会海洋公园
 
全罗南道(丽水市) ,
在与大海相连的水边公园散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海洋水上运动,观赏世界唯一一个多媒体"BIG O"秀,在如家一样温馨的Guesthouse中度过美好的一夜,这一切均可在博览会海洋公园里实现。此外,园内配有完备的国际会议设施,适合举行各种会议、展示、研讨会等活动。

丽水海洋铁路自行车여수 해양레일바이크
 
全罗南道(丽水市) ,
全长3.5m的丽水海洋铁路自行车,在隧道与景色开阔的铁路上奔驰,整个区段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能带给游客极佳的视觉享受与身心放松。

碧草池文化树木园
 
京畿道(坡州市)
碧草池文化树木园是1965年为了保护湿地开始的,目前种植了各种珍贵的,濒临灭种的植物、野生植物和一百多种水生植物。 还自然以原来的面貌,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信念也成为一种新的自然文化的开端。  碧草池文化树木园一直秉承着展现最初的美的形态,让自然和文化完美接合,在享受自然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从中能学习到自然传达的智慧和知识,通过自然的保存和改善活动积极的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理念。碧草池文化树木园为了还原自然本来的面貌建设亲环境的植物树木园,不仅保有韩国的植物,全世界各种珍稀植物在这里共同生存,形成一幅展现自然和谐之美的美丽画卷。

多大浦海水浴场
 
釜山广域市(沙下区) ,
多大浦海水浴场位于釜山市内西南部,洛东江入海口处,全长大约为8km。浴场的沙滩长900m,宽100m,海水平均水温为21.6℃。从海边向大海延伸的300m的距离,水深不过1.5m,是全家夏日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海洋列车
 
江原道(三陟市) ,
连接江陵、东海、三陟三市,沿58km秀丽海岸线而行的海洋列车,车厢内所有座位全部面向侧面,可直接望到大海,窗户也比以往的火车要大些,透过明净的车窗,可将碧浪轻拍沙滩的美景尽收眼底。外形蓝色,由三节车厢所组成的大海列车,从江原道的江陵市出发,途经正东津站、墨湖站、东海战、湫岩站、三陟海边站,最终到达三陟站。乘坐大海列车,透过大大的车窗,可以将东海的壮美一览无余,并且随着季节的不同,也会对东海的美有不同的感受,途经的几个车站,各具特色,会带给游人多彩的体验经历。另外,三陟市也在运营三陟city tour。

晋州城
 
庆尚南道(晋州市) ,
晋州城与壬辰倭乱有着深厚的渊源。晋州城在三国时代名为居列城,高丽时代名为矗石城,到了朝鲜时代改称晋州城。石筑的城墙周长1,760米,高5米~8米,城内有三口井和三个泉,古时这里有军用的仓库。据东国舆地胜览中,河崙(1347-1416)城門纪的记载,城墙自古就有,具体建于何年无从考证,由于倭寇频繁侵犯,高丽禑王5年(1379),王命晋州牧使金仲光重新以石头建筑。当时城墙周长800步,西北南三面各有义正门、智济门和礼化门。晋州城外西面有靑川流过,南面有南江,北面是一个水塘,水塘和城墙之间曾挖以战壕。高丽末期为抵挡倭寇侵犯而改造为堡垒的晋州城,到了朝鲜先祖25年(公元1592年)壬辰倭乱时,成为阻止倭寇深入岭南的重要关口。晋州城内有矗石楼、金时敏全城却敌碑、义妓祠、西将台、北将台、彰烈祠、国立晋州博物馆、以及护国寺和室外公演场等多处景观。

朴景利文学公园
 
江原道(原州市) ,
* 朴景利《土地》的故乡, 朴景利文学公园(土地文学公园) * 朴景利文学公园是以被誉为韩国文坛上纪念碑般作品的,朴景利先生的长篇小说《土地》为主题,可以探访朴景利先生的文学世界的地方。由朴景利先生的故居进行公园化改造而成。占地面积约3200坪的朴景利文学公园原样保留了当年朴景利先生创作小说《土地》时的原貌,周边以小说《土地》中出现的场景为主题打造了三个主题公园“平沙里(音)小院”,“弘益(音)花园”和“戽斗田野”。  

华城隆陵与健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京畿道(华城市)
  * 隆陵 隆陵是朝鲜第22代皇帝正祖的父亲(庄祖:思悼世子 1735-1762)和其妃子(献敬王后 1735-1815) 洪氏的合葬陵。庄祖是朝鲜第21代皇帝英祖的第二个儿子,1736年(英祖12年) 被册封为王世子(太子)。作为王世子,庄祖在各个方面都才能出众、出类拔萃 。但是1762年,因英祖的命令而被关到“丢卒”(音译,装米等谷类的木柜子)里,活活闷死了。 庄祖的陵原来位于京畿道杨州郡拜峰山,其子正祖一即位,就为父迁陵,并给新墓园起名为显隆园。并追封父亲为庄祖,迁陵后,改用新陵号(陵的名字)隆陵。献敬王后1744年被册封为世子妃。在丈夫不幸丧命后,王后过着孤独的日子,1795年在其花甲之际,应侄子洪守荣之请,以思悼世子惨变事件为中心,写了一本自传性的回忆录《闲(恨)中录》,流传于世。《闲(恨)中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仁显王后传》一起,是宫中文学的两块奇葩。隆陵所在的京畿道华城市安宁洞的墓园中,立着刻有牡丹和莲花花纹的屏风石碑,将王陵隔成了上界和下界两部分。上界有陵寝、魂游石(为灵魂出来游荡准备的石头,设在王陵封坟前面的正方形的石头)、望柱石(望柱石,墓前两边立的一对石柱)整齐的安放着,下界有文人石(陵前所立的文官模样的石像)、武人石(陵前立的武官模样的石像)、石马(陵前用石头做的马)等。* 健陵健陵是正祖(1776-1800在位, 1752-1800)和其妃孝懿王后(1753-1821) 金氏埋葬的陵墓。当时依照正祖的遗言,在他死后,将其安葬在了父亲埋葬的隆陵附近。正祖是庄祖和献敬王后(惠庆宫洪氏)的次子,1959年(英祖35年) 8岁被册封为王世孙。在党派之争漩涡中登基的正祖,在位24年间实施了荡平策(为了消灭党派之争,在各党派内,挑选人才,予以重用的政策),实现了国家安定,并在王室内设立了图书馆“奎章阁”,在学问研究方面,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正祖之妃,孝懿王后是朝鲜后期文臣金时默的女儿,1762年10岁时被册封为世孙妃。1776年正祖即位后,成为王妃。她一生过得都很简朴,1821年(纯祖21年)昌庆宫慈庆殿去世,享年69岁,无子嗣。健陵作为合葬陵,遵循了隆陵的规制,没有屏风石(陵上方像屏风一样安放的四角形阔石),栏杆石(像栏杆一样围在陵周围的石头,每块石头上都雕刻着莲花图案)间间距不大,和健陵的构成相似。正祖的陵,从华丽度来说,比父亲的陵稍逊一筹,这反映出了他一片的孝心。健陵和隆陵同时被指定为国家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