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茶疗体验场<br />(한방 티 테라피 체험장)
 
忠清北道(堤川市) ,
用一杯茶静养身心 茶疗,顾名思义就是用茶来养病和保健的疗法。游客可在这里品尝各种用韩药材制作的茶,还可以通过芳香疗法来检查健康状态。芳香足疗和韩方茶制作等活动也深受人们喜爱。

汉江生态学习园地한강생태학습장
 
京畿道(杨平郡) ,
2002年12月竣工、2004年3月正式对外营业的汉江生态学习园地是将南汉江的挖采场进行改造复原而成,过去在这里流淌的南汉江江水给水生植物以及生态资源提供者净化还原的生长环境,但由于大量的开采和伐木导致这里水质变差,垂柳等植物灭绝,鸟类迁徙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恶果,而重新修复的园区则让人们在游览时感受自然、保护自然、懂得自然的可贵性。汉江生态学习园地是由环境部/汉江流域环境厅牵头,环境保全协会管理的生态栖息空间,在这里不仅能观赏南汉江流域的美丽景色,同时还能学习到生态资源环境的重要性。

万海村
 
江原道(麟蹄郡) ,
为了宣扬作为韩国文学史上的代表诗人,佛教大禅师,民族运动家,在日本占领的黑暗时期,在同胞的心中种下了永远不灭的民族魂的万海-韩龙云先生的文学性和自由思想,进步思想,民族思想而设立的实践场所。

魂火文学馆
 
全罗北道(南原市) ,
为纪念韩国代表性大河长篇小说《魂火》的创作者崔明姬作家,投入约47亿韩元于2004年10月建立了魂火文学馆。大河长篇小说《魂火》以1930年代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全罗北道南原没落的两班贵族阶级以及日帝控制下急速变化的时代故事。整个建筑分为魂火文学馆与管理‧教育支援馆两部分,其内部展示了小说里各种场景的模型,包括作家崔明姬的亲笔书信和各种体验设施。魂火文学馆的所在地鲁峰村周边建有宗家、晴湖水库、迎月苑、露积峰、书道站等小说中提及过的场景。

安养川
 
京畿道(安养市) ,
安养川发源于义王市旺谷洞的白云山西侧,经过军浦市、安养市、光明市与首尔的衿川区、九老区、阳川区、永登浦区等,于城山大桥西侧与汉江汇流。本河川因经过安养市而命名为"安养川",在朝鲜时代时称大川·岐滩。

毘卢寺
 
庆尚北道(荣州市) ,
毘卢寺是座落于小白山毘卢峰南端山麓的山寺,为680年(文武王20年)义湘大师所兴建的新罗古剎,至今仍保有佛像、幢竿支柱等遗物,述说著此寺庙悠久的历史。毘卢寺入口左侧佇立著荣州三街洞幢竿支柱,为新罗时代兴建而成,高4.8m,两根支柱互相对望,两支柱内侧平坦,而前、后面的柱角与中心部位刻有条纹。此外还有支撑用的竿臺石与插竿用的洞口,整体结构非常縝密。 走进毘卢寺内,乌龟石雕上佇立著石碑,十分引人瞩目,此即为眞空大师普法塔碑。真空大师为新罗王孙,进入伽倻山出家为僧。937年(太祖20年)晋见高丽太祖祝贺后三国的统一后圆寂辞世,因此太祖追封真空师号,并于毘卢寺兴建普法塔碑。 此外,荣豊毘卢寺石阿弥陀与石毘卢舍那佛坐像为新罗末期9世纪后半所兴建的佛像,石毘卢舍那佛坐像从其端正的身躯、圆润的脸庞、生气勃勃的肩膀线条等可看出其描绘著实际人间的面貌。石阿弥陀佛特征亦与石毘卢舍那佛坐像类似,可知出自同一匠人之手。 毘卢寺珍藏著这般珍贵的文化遗产,除了小白山毘卢峰的壮丽景观外,也增添旅客到访的乐趣。 *主要文化财 - 荣豊毘卢寺石阿弥陀与石毘卢舍那佛坐像(宝物第996号)、三街洞石造幢竿支柱(地方有形文化财第7号)

国立女性史展示馆
 
京畿道(高阳市) ,
女性史展示馆是韩国第一座以女性历史为主题而成立的展示馆暨文化空间,2002年12月9日开馆于首尔大方洞。2014年9月1日转移至京畿道高阳市,新址运用高科技与数位媒体来做展示,将过去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做结合。 固定展示室将韩国古代至近现代历史洪流中,女性历史的发展与人物做介绍。企划展示室则提供更深层的女性史相关资料。本馆除了分析过去的女性资料,更致力于推广教育项目、开设无年龄区分的演讲课程,扩展社会平等概念及女性史的认知。

秋月山
 
全罗南道(潭阳郡) ,
*全罗南道5大名山-秋月山* 与潭阳邑距离13km的秋月山(731m)是全罗南道纪念物第4号,亦是全罗南道5大名山中之一。树林茂盛,又充满奇岩怪石,向上竖立的石壁们就像城墙一般包围整座山,仅西边有方便通行的道路。从潭阳邑看秋月山,形状好似一位躺著的和尚,从古至今一直是座名山,山上除了有药草,更长有珍贵的兰花。 秋月山下半部坡度较为平缓,老松树们紧密地排列著,每到夏天便成为最佳的避暑胜地。 *秋月山的重要看点* 在抵达上峰以前有个名叫菩提庵的山寺,从秋月山山顶往下眺望可以看见潭阳湖和整片的风景,都是旅客来到秋月山不可错过的景点。

万景台
 
江原道(东海市) ,
万景台位于东海市厅东方1km左右的东海岸边,矗立在龟尾山后山的53号城山峰上,朝鲜时代光海君5年(西元1613年)时,由金勋建造。之后在风浪的侵蚀下损毁,60年前由三陟金氏们修复。登上亭子望向东方,就能将一望无际大海上波浪拍打的样子尽收眼底。 金勋字元忠,号新堂,官拜通训大夫司仆寺佥正,是悉直郡王渭翁的第17世孙,父君梧山良弼公曾在西元1510年(中宗5年)三浦倭乱时建功。新堂公金勋品性聪颖不凡、为人办事正直。1613年(光海君5年)时返乡,居住在桐淮里(新塘村)并建造了万景台,享受风光的同时,与海鸥相伴钓鱼度日。 东边是没有边际的东海,北边长长的海岸有约10里的翠绿松林,与背后宏伟的头陀山一块儿在眼前展开,箭川江潺潺地流过高耸的悬崖下。万景台与三陟的竹西楼合为双璧,诗人墨客络绎不绝。1660年(宪宗1年)府使许穆欣赏此处后称之万景,1796年(正祖20年)府使俞汉专在此吟诗并留下了匾额。1872年(高宗9年)重建亭子,海石李敦相在亭子后面挂上万景台的匾额,公判金元植写下了上梁文,汉城府尹李南轼加上了“海上名区”的牌匾。1924年再度重建亭子,名儒学家洪政铉写下上梁文,当代名书法家玉蓝韩溢东在亭子正面挂上了万景台的匾额。现在的万景台由三陟府使公松亭宗总会后孙保存管理。

加七峯地区战争遗址
 
江原道(杨口郡) ,
加七峯地区被海岸盆地西北边的盆地所包围,外围皆是高耸的山群。这样的地理环境在韩战当时,成为难以突破的地区。北韩军在此设立了坚固的防御阵线,双方有了激烈的砲火冲突,但南韩军相较处于劣势。南韩在第5师閔耭植准将,与第27连队长兪义濬大校等人指挥下发动攻击,而北韩亦联合众多连队反击。至8月31日,在经过完整地侦查与布局,北韩军终于在南韩军强烈的攻击下后退。但之后仍发生数次砲战与肉搏战,双方始终僵持不下。最终南韩军终于完全占领此地区,与美军及外国部队共同守卫,而这里就是所谓的加七峯地区战争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