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足岩郡立公园
 
庆尚南道(固城郡) ,
床足岩郡立公园是巨大的岩石群与峭壁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谷涧,仿佛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站在公园里,就可以将闲丽水岛的美景尽收眼底。固城郡不但拥有天然石堡-床足岩,而且这里还保存有白垩纪时期恐龙的足迹,因此极有观赏价值。1983月11月10日,固城郡第20号文件,通过了开发郡立公园的决议。青少年文化宫前边是海水浴场,沙滩上遍布的鹅软石,经过常年的海水冲刷而变得圆滑光滑。岩面上清楚地留有恐龙走过的足迹,过了岩面,就可以看到层岩断崖(层层叠爹的悬崖峭壁)。而且岩壁内部东西穿通,整体看起来床腿,因此称作"床足",又仿佛是几条腿,因此也叫"双足"或"双腿"。岩窟所形成的床足岩高高低低,时宽时窄,变幻莫测。传说床石窟是仙女下凡,摆放织机,为玉皇大帝纺织锦衣的地方,而仙女汤则是仙女们沐浴的地方。直到今日,岩洞内仍然可以看到貌似织机和浴池的岩石。周围则环绕着烛台石和屏风石,景色奇幻,仿佛进入传说中的仙境一般。游客们可以乘坐往返于统营郡和蛇梁岛的游览船,乘风破浪,尽情享受蔚蓝的大海风情。床足岩一带的恐龙足迹则会给人一种远古的神秘感,这里与巴西、加拿大并成为世界三大恐龙足迹遗址。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播出以后,这里成为备受瞩目的旅行胜地。这里的恐龙足迹是雷龙、腕龙、暴龙所留下的足迹。这些恐龙足迹透漏出一种远古的神秘,被指定为天然遗址411号。

南二自然休养林
 
忠清南道(锦山郡) ,
南二自然休养林天然林和阔叶林茂盛,溪水清澈,奇岩怪石嶙峋,瀑布优美,深受家庭游客的喜爱。临近的景点有作为百济时代城址,被列为文化遗产的“柏岭圣地”、6.25时记录着战争血泪史的“六百高地战胜塔”等历史古迹。山间有通往环绕着休养林的仙冶峰峰顶(729m)的登山路,登上山顶,可以远眺到大芚山的奇岩绝壁。* 准备物 - 帐篷、简单的炊事用具

Jipdarigol自然休养林
 
江原道(春川市) ,
 Jipdarigol自然休养林位于江原道的春川和京畿道加平交汇处的烛台峰内,休养林是沿溪谷而形成的,由于这里的特色是位于上流,水质清澈,环境保存良好,因此每逢夏季,避暑的游人络绎不绝。林中的住宿设施主要有山林文化休养馆、公寓、平房等,内部的运动设施、散步路、野营场等便利设施齐全。如需使用住宿设施,建议提前在网页上预订。 

仙游洞溪谷
 
庆尚南道(山清郡) ,
仙游洞如其名,是仙女下凡游玩的地方。实际上仔细看瀑布上面巨大的盘石,可看到直径50cm,深2m酱缸模样的大型槽子,据说是仙女下凡酿酒装盛的洞口。

地藏精舍
 
忠清南道(论山市) ,
地藏精舍是1980年6月住持德山昌法法师在鸡龙山进行1,000日的祈求之后,在鲁城面禾谷里的旧寺址上礼佛开始。初期的地藏庵大雄殿约10余坪,大约是现在大雄殿供奉佛祖的上端部,之后用来重建现在的大雄殿。为了向青少年传教,而建立了讲堂,现在该建筑作为禅斋儿童之家的课后教室使用。 地藏精舍除了是祈福修行道场,也是纳骨奉安道场,修行佛道、实践佛法的地方。

白云洞溪谷
 
庆尚南道(山清郡) ,
智异山麓中南冥曹植的气息保留最多的溪谷就是白云洞溪谷。岩石上刻着的 “白云洞”、“龙门洞天”、“岭南第一泉石”、“南名先生杖之所”等字据说南冥是留下的,而且还是“登上青山,世界就像蓝色一样,人的欲望没有尽头,看着美丽的景色,却还贪图世事”(意译)诗句的文学创作地。 熊石峰位于镜湖江和德川江中间,展现给人们“江越不过山,山跨不过江”的平凡真理,鱼川溪谷和清溪溪谷的水流向镜湖江,桂林亭溪谷和白云洞溪谷的水流向德川江。沿着溪谷来到山清郡丹城面白云里涧村,刻有“白云洞”的奇岩绝壁和刻有“龙门洞天”的宽夹心岩便映入眼帘。这里还有名为“多知沼”的地方,据说在里面沐浴的话就会不自觉地知道一些事情。宽26米,长30米,周边都是石头,夏季是不错的避暑胜地。 另外还有高4米多的白云浦和5个小瀑布、潭水等,因此也在叫做五潭瀑布的地方有刻有“岭南第一天石”字样的登天台,水势汹涌,好似真的可以乘着溪流的浪花登上天空。

竹溪九曲
 
庆尚北道(荣州市) ,
「竹溪九曲」为位于庆尚北道荣州市顺兴面裵店里小白山的溪谷,拥有由九个曲谷所形成的绝美风景。此地名的由来背景为高丽忠肃王时期的文臣─安轴所写的「竹溪别曲」而来,另外,著名的退溪李滉也为此地的美景所倾倒,并写下了讚颂的文章。

寿驼寺
 
江原道(洪川郡) ,
孔雀山海拔887米,登上山顶能一眼俯瞰到整个洪川德景色,山势犹如孔雀开屏一样非常秀丽。另外远眺洪川郡时,就犹如巨人向天卧倒在一旁的感觉。春天的踟蹰,秋季的丹枫都十分漂亮,而位于这里的古刹寿驼寺是由新罗33代善德王7年的元晓法师所创建,大寂光殿、八作廊檐以及1364年所完成的铜钟、3层石塔都是镇寺之宝,另外该寺还有已登登记到国家宝物第745号的《月印释谱》。

泰安寺
 
全罗南道(谷城郡) ,
泰安寺坐落在桐里山山脚下,兴建于新罗庆德王元年(公元742年)。高丽太祖时期,慧彻大师曾经在这里讲经,并将这里扩建成拥有132间舍房的大型寺庙,使这里成为桐里山派的中心所在。寺庙内保存有慧彻大师舍利塔(273号文物), 廣慈禅子塔(274号文物)等四处珍贵文物。位于桐里山的凌波阁(82号地方文物),地处险峻的山谷内,实为一大绝境。6.25战争时期,凌波阁不幸倒塌,后经重新修缮,保存至今。距离寺庙入口1.8公里处,是清凉的溪涧和茂密的林荫。秋天这里枫叶如火,景色更加婀娜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