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津江<br >탐진강
 
全罗南道(长兴郡) ,
耽津江是从全罗南到有治面与长东面起源的全南三大江(荣山江、蟾津江、耽津江)之一,全南三大江总长56㎞,流域经过夫山面还有长兴邑的中心部位。耽津江原本被称做汭阳江,后来因为是耽罗岛的人们,最先在此停船登陆,故后又改称为耽津江。 耽津江到目前为止都尚未受到任何污染,江水就如同白玉一般晶莹,与岸上的茂密森林与江畔的奇岩怪石融合成一片天然美景。以前在此欣赏每条江流的美景,议论著时局的人们,也因为这片风景而停下了脚步。

江华隐岩自然博物馆
 
仁川(江华郡) ,
江华隐岩自然博物馆是展示世界各国的稀有贝类、昆虫(蝴蝶)类、鸟类、动物类、化石类等和活的爬虫类及各种宠物的地方。

韩方主题公园
 
庆尚南道(南海郡) ,
位于蔚山广域市内的韩方专门机关(草乐堂)是有名的韩方主题公园,这里以韩方为主题的韩方游,是名副其实的健康旅游活动。 在传统韩屋宽阔的庭院里,嗅草药之清香,闻医者之点诲, 游客在此可远离城市的喧嚣,休养生息,调养身体,治疗疾病。 传统韩方健康游,对于一直用西药的外国人来说,是比较新奇的旅游形式,在2天1夜的旅游过程中,有韩方专家问诊、敷黄土膏、洗药草浴及各种采用适量韩方药材制作的餐饭饮食等活动,饭后品一下韩方药材制作的茶,元气也会渐渐恢复,身体健康自然不再话下了。 此外,在游览庆州的同时,体验三天两夜的韩方游,是不错的享受,因到访实行预约制,所以至少提前3,4天电话咨询(除星期一,星期二外)预约较好。

堤川韩方博览会公园
 
忠清北道(堤川市) ,
堤川韩方博览会公园是一处以韩方为主题,集教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空间,旨在增进大众对韩方文化的认知,弘扬传统医药学的文化价值。园内设有韩方生命科学馆、发酵博物馆、药草贩卖展示场、韩牛广场等多种设施,是一处了解和体验韩方世界的好去处。  

甲寺(갑사)
 
忠清南道(公州市) ,
* 天地人间首屈一指的寺庙-甲寺 * 甲寺是位于老松与櫸树森林茂密的鸡龙山西北方山脚的寺庙,距离公州市19km处,距离东鹤寺徒步约3小时左右。就像春麻谷、秋甲寺这样暗示的话一般,甲寺的秋天枫红是无比美丽的。三国时代初期,百济久尔辛王元年(420年),从高句丽前来的阿道和尚创建了这座寺庙。历史上的甲寺又被称为鸡龙甲寺、甲寺、甲士寺、鸡龙寺等,曾为统一新罗时代华严宗十大寺庙之一的名寺。 甲寺取自于‘天地人间首屈一指’的甲等之意,其名称如此流传下来。正如其名,有如头一个寺庙般,朝鲜世宗6年(1423)的寺庙改组合併中被屏除在外,算是很早定下名字的寺庙。世祖时,因王室的庇护拿到了‘月印释谱’的木刻匾额。1597年壬辰倭乱烧毁,宣祖37年(1604)开始重建大雄殿与振海堂,直到今日。寺庙周围有龙门瀑布、水晶峰、天真宝塔、君子臺等秀丽名胜,特别是南边溪谷中的9曲特为绝景。 * 大雄殿 道指定有形文化财第108号。此建筑为甲寺的本殿,于丁酉再乱时烧毁,宣祖37年(1604)重建、高宗12年(1875)补修后才成为现今的样貌。原本的位置在现今大寂殿的附近,重建时移至现在的位置建造。 * 甲寺讲堂 道指定文化财第95号。为僧侣们讲解佛经之处,建筑物上悬掛著鷄龙甲寺的匾额,整体架构为没有繁复技巧的雄伟感朝鲜建筑形式。 * 甲寺功牛塔 这座塔位于过了流经大雄殿到大寂殿间小溪后的溪谷边山麓上,传说是从原本甲寺的附属庵子移到现在的位置。塔由3层的塔身与基坛部所构成,塔身第1层刻著建立塔的内容,2、3层则是塔名,皆以阴刻方式雕刻。塔建立的过程从塔身上刻著的铭文判断,是为了讚扬重建时期的功绩而建。铭文内容如下:‘卧塔起立,人道偶合﹔三兮乙乙,厥功居田(重新扶起倒下的塔,是人道偶然的配合﹔三次的努力再努力,其功之最)’。 * 甲寺浮屠 此浮屠(供奉僧侣舍利或遗骨的墓塔)为宝物第257号,原来位于甲寺后山,而后移到现今位置。不仅是新罗时代的代表样式,雕刻技巧更是卓越,为研究新罗末期与高丽初期浮屠样式的重要资料。 * 甲寺铜钟 为宝物第478号,此钟位于过了甲寺解脱门后右手边的新建四角屋顶钟阁内。钟体上有铭文,建造于朝鲜宣祖17年(1584),可从此得知甲寺的寺名在当时叫做甲士寺。钟高127cm、口半径为91.5cm,日制时期因献纳的名目充公上缴,解放后才归还,是与整个韩国民族一同受难的梵钟。于1584年(朝鲜宣祖17年)建造的钟,大致上维持著从新罗以来的传统梵钟样式,也同时有著不用甬筒就敲打发出声音等朝鲜时代的特征。龙钮(绑著钟的弔环)上刻著写实的龙纹、肩部有9个轮廓(突起的装饰),以及莲花形式的撞座(敲响钟的部分)等皆是新罗以来韩国梵钟的传统要素。撞座间雕刻著地藏菩萨,钟体上有标示著製造时期的铭文,除了是能够解韩国钟变迁的重要资料外,上头标示著的'甲士寺'也能看出当时与现在不同的寺名。 * 甲寺铁幢竿及支柱 宝物第256号的甲寺铁幢竿与支柱是是架设寺庙的铁竿与柱子。幢竿是庙前竖立的旗竿,标示著佛祖或菩萨的威信与功德,是为了悬掛赶走邪恶东西旗帜-幢的旗竿,而幢竿支柱则是为了在左右支撑著幢竿的支撑柱子。甲寺铁幢竿是由半径50cm的铁桶24个连贯而成,高约15m。但1893年时,其中4个铁桶断裂,因此变得比原本还矮。此铁幢竿与支柱的建造时期,可从甲寺是新罗义湘大师所创的华严宗第10代寺庙之一,与基坛侧面刻著的眼象雕刻来推测是新罗时代的物品。完整无缺保存下来的甲寺铁幢竿支柱,是研究幢竿型态的珍贵资料。   [文化财资讯] 甲寺铁幢竿及支柱(宝物256号) 甲寺浮屠(宝物257号) 甲寺三身佛掛佛帧(国宝298号) 甲寺铜钟(宝物478号) 宣祖2年刊月印释谱板本(宝物582号) 甲寺石造药师如来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财50号) 甲寺石造菩萨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财51号) 甲寺史蹟碑(忠南有形文化财52号) 甲寺讲堂(忠南有形文化财95号) 甲寺大雄殿(忠南有形文化财105号) 甲寺大寂殿(忠南有形文化财106号) 甲寺表忠院(地方文化财52号) 甲寺三圣阁(地方文化财53号) 甲寺八相殿(地方文化财53号) 甲寺天真宝塔(地方文化财68号)

釜山渔村民俗馆
 
釜山广域市(北区) ,
2007年2月23日开馆的釜山渔村民俗馆,是釜山海洋自然史博物馆的分馆。馆内展示主题为「由河川进入大海的渔村文化之旅」,分成洛东江渔村民俗室与釜山渔村民俗室,以釜山的母亲河──洛东江为基础,展出祖先的生活、各时代釜山渔村的捕鱼活动、传统捕鱼方式、文化遗址、渔村民俗等相关资料。

碑岩寺비암사
 
忠清南道() ,
* 2000年的历史古刹, 碑岩寺 *   碑岩寺位于离京釜线全义站10公里的地方。因为没有详细记录,所以不能知道正确的建造年间。根据传说,说它是在2000余年前中国汉宣帝所创建的三韩古刹,但这种说法被历史学家给否定,专家从碑严寺的极乐宝殿和三层石塔来推断它是高丽中期时建立的。碑岩寺极乐宝殿的制作手法十分巧妙华丽,并于1657孝宗8年时复修过。  极乐殿前有一座三层石塔,上面的四面群像非常有名。石像上”癸酉铭全氏阿弥陀佛三尊石像“被登记为国宝106号,”己丑铭阿弥陀如來诸佛菩薩石像“和”弥勒菩萨半迦石像“分别被指定为国宝367号和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