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异山国立公园
 
庆尚南道(咸阳郡) ,
1967年12月29日被指定为韩国第一个国立公园的智异山国立公园横跨3道(庆尚南道、全罗南道、全罗北道)、1市、4郡、15邑•面,面积高达483.022㎢,是22个国立公园中面积最大的山岳型国立公园。智异山庆南地区有双溪寺、大院寺、内院寺、法溪寺、七佛寺、实相寺等古刹,瀑布、溪谷等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咸阳地区的七仙溪谷、韩信溪谷尤为著名。

大静乡校
 
济州道(西归浦市)
  1408年(太宗8年),为了供奉贤儒的牌位和地方人民的教育,教化,在大静县城内创建了大静乡校。1652年(孝宗3年),迁移到现在的位置,1835年(宪宗1年)为止,三次重修了大成殿,并于1772年(永宗48年)重建了明伦堂。现存的建筑中,有东斋•西斋•神三门•正门•大成门和各有5间的大成殿•明伦堂。大成殿中供奉着5圣,宋朝四贤,韩国18贤等的牌位。朝鲜时代的大静乡校,是从国家领取土地和典籍•奴婢,由教官教授学生,甲午改革后,根据新学制的实施,不再有教育功能,只在春秋两季奉行释奠,在初一•十五进行焚香。大静乡校于1971年8月被指定为济州岛有形文化遗产第4号,1948年4月开设并育婴文明学院。其收藏典籍有≪大静乡校节目≫等18种37卷,儒教经典的集注类成为主流。目前由济州岛乡校财团负责运营。

江村站
 
江原道(春川市)
江村站是1939年京春线开通时开始营业的,1989年因隧道工程而搬迁。2010年12月21日搬到新的地铁站。

马山站
 
庆尚南道(昌原市) ,
首尔,釜山(釜田站),顺天(木浦)方向的火车停靠马山站,2010年12月15日起,利用KTX,无需换乘即可直达首尔站。  

龙化海边
 
江原道(三陟市)
龙化海水浴场位于三陟市区往蔚珍方向约24km处,一旁有龙化川流入大海,后方则有茂密的松林。呈半月型的美丽海岸线向左右延伸,结合两旁的奇岩怪石,形成壮观的景色。 每到海水浴场开放时间,各种设施与民宿、生鱼片店、摊贩齐聚,相当便利。海水浴场水深1~1.5m,沙滩长约1km,虽然规模较小,但比起其他人来人往的海水浴场显得更为寧静,吸引许多喜好渔村悠闲气氛的游客前来造访。由于深入渔村,海水浴场风平浪静,没有明显的涨退潮,相当适合小朋友们在此奔跑嬉戏。又因海边有溪水流入大海,在海边嬉戏之餘,还能一併享受淡水浴的乐趣。

锦江候鸟眺望台
 
全罗北道(群山市) ,
位于群山市锦江Hagudok地区的锦江候鸟眺望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锦江湖为背景,是鸟类的乐园,是群山市民的和全世界人们的财富,作为国民生态观光地被保护起来,是一处绿色生态公园。锦江候鸟网带是每年到此栖息的数十万候鸟提交的自然生态报告,这里地理位置好,交通条件优越,人们很容易就可找到。这里还展示着各种昆虫/鱼类/动物等标本,以候鸟眺望塔为代表,周围环境和户外候鸟生态公园是以人类和大自然共存为主题建成的良好的教育场所,它超越了简单的标本展示馆的作用,也可活用为教育空间,是一家人出游的好去处。

地角观光地
 
全罗南道(海南郡) ,
位于大海与蓝天交汇处的地角是白头大干南侧向南延伸的地方,它既是白头大干埋于韩半岛海水之中的终点,又可谓是韩半岛诞生的起点。地角是一处充满灵气的地方,据说这里是天门的打开之处,众多的先人和艺术家们都会在此举行神圣的仪式。在地角村中,传闻只要站在地角处,面对大海和蓝天许下心愿,定会心想事成。也正是得于此传说,地角深受韩国国内游客的喜爱,因为它象征着希望的开始,亦是国土巡礼的始发地。此外,地角还是韩国海洋文化的中心枢纽和传播的必经之路。

破虏湖
 
江原道(华川郡) ,
破虏湖是因1994年为填堵北韩江峡谷建造的华川大坝而形成的人工湖泊。是有着可以容纳10亿吨水的大规模湖泊。并且,在湖泊上流有和平大坝。湖泊环绕日山、月峰山,因此周边的景色非常美丽。周围茂密的树林和溪谷相互协调,现在被指定为观光地正在开发。另外,无公害的水中因栖息着鲤鱼,鲫鱼,鲇鱼,石桂鱼等淡水鱼作为钓鱼地倍受欢迎,全国的钓鱼民蜂拥而至。 破虏湖的名字是6.25战争时期的1951年5月,在与中国军10,25,27连队和海军1连队的官兵们激战的最后时刻,随着水葬中国军鼓声的响起,华川的蓄水池也被称为消灭外敌的湖泊。因此,故李承晚大统领命名此湖为破虏湖,亲笔挥毫。

庆州感恩寺址
 
庆尚北道(庆州市) ,
感恩寺是新罗第30代王文武大王完成三国统一大业后,为了借助佛祖的庇佑赶走日本海盗的侵袭而开始修建,但文武王在寺庙还没建成时就已驾崩。他的儿子神文王依据遗言,在即位的第二年将该寺庙修建而成。文武王临死前留有遗言,希望自己死后化为海中之龙,继续保卫祖国,神文王依其父亲所言,将文武王葬于大王陵,并将为其父而建的寺庙称为感恩寺。目前的寺庙是在1792年通过两年考察研究,依据当时建筑物的风格模仿而建的。并且还在金堂之下发现了象征文武王成为海龙的特殊构造及东侧通路的痕迹。寺中高耸的两座三层石塔建于统一新罗时代,为可分割成数十个部分的组装式结构,高13.4米,是新罗三层石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圣留窟
 
庆尚北道(蔚珍郡) ,
圣留窟是一条长达472米的天然石窟,被指定为155号天然遗产。圣留窟原名仙游窟,意为神仙云游的地方。壬辰倭乱(公元1592-98年间,两次对日战争)时期,窟前的圣留寺惨遭破坏而化为灰烬,寺内的佛像被转移到石窟内,石窟因此改名为圣留窟。圣留窟内有12个天然广场,5个荷花池和各种钟乳石和石笋,非常值得观赏。广场中最大的一个宽18米,长25米, 高18米。洞窟内平均温度15-17℃,一年四季变化不大。